" d4 O6 f) ~. X: {
, v6 N$ j2 \ a5 S& L, Z0 d
6 N/ d! U, [6 i
. k. }9 G6 Z' j9 j; B- J
z) X3 w/ X* |9 O# z$ E 2009年的年末,我们关注的社会活动和重大的工程有了积极的变化和进展,这些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或者投入使用标志了中国经济基础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重大工程就有武广高速铁路的通车,投入正式运行的武广高铁项目应用世界上的最先进的高铁技术,行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40公里以上,从广州到武汉的运行时间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武广高速铁路的速度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之下,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乘客形容乘坐武广高铁就像乘坐飞机一样,随着武广高铁的通车,可以认为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而铁路运输的现代化在中国经济和国民生活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是应当把中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者评选为2009年中国经济的年度人物,之所以没有这样的结果发生是因为每年一度在央视举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变成了年度企业家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评选。 ! i; A* ?( H* b
8 D- N8 T) ^8 m1 t4 H8 u! l
% |. s K q$ @6 d. k 2009年武广高铁项目的建成通车让我们想起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恢复国家领导人地位之后首次出访日本,在日本行程的安排中,邓小平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次“日本新干线”之旅,当时的日本已经进入到“高铁时代”,而非常落后的中国则还处在开“绿皮车厢”的蒸汽机时代,邓小平早已酝酿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在新干线上则是真真切切地体会了现代化的速度,他当时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发表了很多的感言,坚定了在他的晚年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决心。很遗憾的是邓小平既没有看到香港的回归,也没有乘坐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新干线”,现在邓小平的这些遗愿都实现了,这充分说明只要中国人不陷入政治的纷争和纠缠不清的“窝里斗”,还是有充分的智慧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业绩,从邓小平去世到2009年的12年的时间,刚好是澳门回归中国12周年的纪念日,中国人在这12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成绩让世界震惊,回顾起来也让我们惊叹不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这一时期只有中国的变化最大。
6 q) u& x* @9 b8 T4 A; j! B9 t
4 z& d' `. }* [/ w! a+ {7 y 除了武广高铁项目以外,浙江舟山的跨海大桥也在2009年的年末通车了,浙江已经建设了两座超大级别的跨海大桥,这些“硬文化”设施的建设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而最近的“软文化”实力的讨论已经达到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高度,我们的看法是中国人进行了数千年“软实力”文化探索,至今也看不出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过去我们曾经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结果呢?中国的思想觉悟不仅没有得到提升,政治意识形态的纷争和争权夺利的“窝里斗”让中国人吃尽了苦头。在2009年的年末,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了,这一工期为5年的大桥超过了浙江的两座跨海大桥,将成为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有了新的发展。大陆投入4万亿,实行“救市计划”,地方政府也投入了配套的资金,拉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建设,2009年中国经济止住了下行的趋势,回到了增长的轨道,但是“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不能主要地依赖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关键地是要提高国内民众的需求,在这一方面,政府还是口头喊得多,实际的行动少。 ! |( f" e! [8 z: `
5 c5 r7 z# U# w) x, @5 p
2009年的年末,我们关注的房地产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随着中央政府专门针对楼市出台的“组合拳”,中国楼市出现了政策的“拐点”,直到目前为止,持续了近一年的“热得发烫”、“高烧不退”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降温”、“退烧”的迹象,但是还不能由此判断中国的楼市出现了价格下降的“拐点”,个别城市和个别的楼盘出现了房价的下跌,但是这还不是一种普遍的趋势,不是一种“拐点”的到来。如果我们同意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属于一种“政策市”,那么目前的“政策拐点”会不会演变成一种“市场拐点”,还有待于我们下一步的观察。目前楼市“看涨派”和“看跌派”的“针锋相对”的争辩还远远没有结束,看涨的楼市专家认为资产没有泡沫,房价上涨是经济的基本面决定的;而看跌的楼市专家则认为房屋资产有泡沫,支撑房价上涨的政策因素逐步消除了,目前的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远远高于国际的标准水平,房价泡沫的破灭是迟早的事情。
3 h4 M! e/ \6 o, n; r 2 K2 X6 `' E7 T
2009年的年末,大陆和台湾举行了第四次“陈江会”,陈云林在台湾的行程遭遇了一些麻烦,台湾的民主政治和派系斗争可以“当饭吃”,非常的复杂,马英九是格外的小心,最终是没有会见大陆来的磋商代表——陈云林,第四次“陈江会”达成了几个协议,但是没有达成两岸全面经贸合作的“爱可发”协议。2009年的年末,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两个阵营”,哥本哈根峰会变成了不同集团,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的斗争,所有的国家代表都知道“高碳经济”是“痛苦经济”,但是所有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愿意为“低碳经济”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哥本哈根峰会达成了一个协议的文本,但是协议的文本没有“国际法”的约束,温室气体减排的“联合国目标”还难以实现。
7 C4 x: s r- C" A* f- c % o2 f7 N7 ?3 r/ u
2009年的年末,照例是评选经济的年度人物的时期,持续了数个月之久的经济年度人物最终选出,但是无论是《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美联储主席伯克南,还是大陆评选的十个经济年度人物都没有引起读者和观众的“高度关注”,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到底给普通的民众带来了多少的收入,这也是一个有相当争议的话题。另外经济学和经济人物的评选有很强的“主观性”,一百个评委就有一百个标准,比如:让胡润来评选中国经济的年度人物,王传福就会名列榜首,而让央视和北京大学来评选的话,同样是造车的李书福就当选了2009年度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等。这样的“主观性”,我们已经在2009年中国房地产的大辩论中看到的太多太多。 8 f! i: T# |! Q* C8 k& Y) G3 T. B
/ h0 h) ?4 l- l. h _7 }
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发生了“过山车”现象,房屋的价格和交易量创下了历史的新高,大大消弱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2009年世界政治舞台出现了新的面孔,而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实现了“阴天转多云”的可喜变化。2009年,我们自己也有遗憾,大多数想到的、思考到的问题都没有变成文字,没有变成行动。圣诞节之后又是元旦节,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让自己休息一下,但愿明年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 S$ v) t, r; o. f
: e0 M* L0 \. N% r
3 S4 m; ?6 M8 K! ^. \& m
8 y5 t+ `7 ^* G) i$ | 0 `0 e4 s, D% l8 Q- h: Z8 V
& L9 p( O, j v: Z4 |; X. ?
2 X1 i; A% {1 }3 B
* u, i9 G: N- Y 4 w# v; H6 n0 v+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