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此贴最早的意图是想寻找"回回营"的内部建筑踪迹,可除了仅在《Islam in China》一书中找寻到部分中国清真教的历史,书中并没有回回营外部建筑的图片.在个人此后的寻找中也暂未有更多的成果发现.所以考虑临时还是将在此书中找到的图像资源截取下来,给相应的关注人士提供继续寻找的线索. 6 s ?7 @4 ^: e7 ?
: ?4 Y0 A. }) n# `) ~, i2 _ 昨晚时间仓促,来不及找些介绍性的文字.今天有点时间,补充些介绍. 5 a% L- `/ ?6 Q9 O3 w- s! }8 o
Marshall Broomhall 中文名字为海思波,是一名英国传教士.1891年,他第一次在河南和安徽交界处访问了一座清真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真寺如此整洁,而且没有任何偶像,与通常的中国庙宇形成鲜明对比.1910年,他出版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一个被忽视的问题》(Islam in China:a Neglected Problem)一书,成为西方学界迄今为止进行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必读书.一个证据是,这本书于1987年在英国再版.该书曾经由图乐新翻译,宁夏社会科学院1992年油印.但该译本对地名、术语等的把握不好,学者们在引用、参考时尤其要慎重.
/ B2 A2 r. N2 X+ ?% i7 B" ^ 9 Y$ o) _) ~5 K0 q. m5 N+ R# s( k
《Islam in China》该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回顾",主要包括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早期来华的穆斯林、汉文和阿文碑刻、广州的宛葛斯墓、清末云南和西北回民起义以及"回回"的含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现状",主要包括对一处清真寺的访问、人口估算、社会和宗教状况、 如何向中国穆斯林传福音等方面的内容.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是西方人所写的第一部有关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重要著作.
, A3 y1 ^! u3 Y9 Y8 R. }2 K& T# h ( e2 g1 X" J g5 |' H

0 y- r* G3 e6 I' N
' T& Q# L; ~1 w* n: w% [ 此为广州地区的穆斯林墓地.是最早来到中国宣传伊斯兰教,属于穆罕默德时期的某位人物. 4 l% t) ]1 \. L- ?
! P. C8 z8 k( r ` ' g+ I3 Y3 P# F
- y# s$ R# _3 x% x
此书清晰版本中无下页,这页是从其他不同时期出版的作品中补充得来.上面那幅很容易看出是回回营清真寺的门口处.下图位置有待查询.可惜的是这页暂没找到清晰图. : U1 w. x- j; m" p
7 V0 T2 U: q9 G: j/ q$ C 
, o/ ^, P$ L$ U2 A
7 O$ t3 _8 M( x) X9 \2 m  % [ K7 V8 B( p
4 ~4 _6 s9 D3 L- |# N: q
这是西安化觉寺天宝元年的《创建清真寺碑》和阿拉伯文碑.
$ H- X0 I; N& A# Y9 Q
) o3 d! L! ^% O. |) t0 S- ]* j  2 ]+ H. C7 Q' V* l
7 ~% L) }, V3 Z- i# t7 O
大学习巷清真寺洪武圣旨碑
, Q, s9 g) w0 r2 N9 l; u4 N
4 k( G" B0 g, ^, X- @' \! a8 S: e$ E. g $ ~' ^# }3 H7 R8 X; f; H
北京回回营普宁寺乾隆圣旨碑 拓片 碑文
. W* ]% `5 |& l0 w 8 t# v6 s# Z% \+ G" P
下图中的石碑即为原回回营内的乾隆御题碑,文中根据作者的文字可以确实,作者本人确实有去过回回营清真寺,他的碑帖拓文是现存最早的.有对回回营大殿感兴趣的网友可能会继续失望,此书中并无外部宫殿建筑的照片.当然不排除在作者其他作品中可能会出现.感兴趣的人可以按照作者这一线索去查找.
5 a4 ?4 j- p8 V$ G+ K0 g4 }$ ~2 y 对于碑帖还有其他文字的拓文可以去相册中查看.在这里只引用汉文版.
& v2 S: J+ _: z6 {+ `# `& i" t1 U
+ x1 S5 i8 j& X6 e/ x 
; r5 h1 U& V( U9 {9 \/ r
0 L2 i) N; J9 J5 Q* R3 O0 F1 b# o  , [, A p& K6 z$ m/ _6 A8 h
2 G" E6 E, x$ ^$ o7 ?& X 仍是广州的回教墓地 & [& s V0 i6 A+ S+ f
4 T6 h" _) x6 [
 4 a5 X$ n: ~9 C9 L. ^3 y
7 V' U/ }! |* M5 f
D: c" _ H. \5 |/ N, A" H! U& F 
: O# @) `5 c. k+ Q- C
1 z B# C, d! I* Y 
" h9 U' R# C9 y) x3 j3 C" I - C/ r; \1 I- V2 n
下面这幅经比照,可以明确为牛街清真寺.其中楼下的网友还提到其中一位重要人物.
" r2 x8 n5 I8 x ) ~; q' @2 v% [; o& a

' U9 j' f. s k) ]1 F1 w 9 Z; _' {8 K' u- e
 , r9 ?6 w! y4 c3 g
# n0 l/ f8 c$ X
下面这幅是有偏见性质的,是作者及此书存在缺陷的一点.
2 Z* l0 h0 a, I9 F" o4 J% T 《一位中国穆斯林的洗礼》在河南郑州附近,一位79岁的"中国穆斯林"站在一个水坑里接受洗礼,旁边的围观者是一群西装革履的洋人.这里体现了作者赤裸裸的西方政治立场和基督教传教士的心态.他明确指出,此著作是为了向中国穆斯林传教而写作的.此外,书中的很多资料有明显的讹误,对穆斯林的记述也有很明显的歧视、歪曲之处.中国穆斯林很难接受这样一本描写他们的书,但事实是,这本书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穆斯林的入门读物. ' ^2 N5 t, O. C8 t" H) ]& W
但不管怎样,此书有一定的参考和学术价值,待我制作好PDF再提供下载.
f4 b3 |- z+ E2 V L
% A2 r. M% F0 N0 ~; V% |3 @1 H ' }6 a8 D8 C- }& I, c( g* G/ `2 ?
另外,部分未转引的图片可参考此相册专辑: 2 L0 H, y. V# w6 \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obaodangan/sets/72157617478702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