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q% M0 s- b7 r$ Y6 }0 I8 l
) ^3 V9 B4 F* W 近读【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引起儿时记忆。有些事与白云观志记载小有出入,记下以待达人。ffice ffice" />
% |/ Y3 d1 r$ o6 p/ @* ?& p! R 骑驴、坐冰床儿
/ y( g" A% S4 j8 C/ n. |1 i【白云观志】谈到。由阜成门、复兴门、菜市口等处骑驴到白云观。其实应还有一线,冬天从西直门坐冰床儿到白云观。骑驴路上土大,冬天冻手冻脚,冰床儿则不然,冰床儿上铺的很厚,有棉被,所以,冬天还是坐冰床儿的较多。
) b T- Y, T: t) p0 Y 放斋堂 大馒头 5 ~. b/ M, w% p$ F: X
【白云观志】 逢观内重大喜庆日如 方丈、监院升座,甚至祖师诞辰均开放大斋堂,即允许道、佛出家人及居士随本观道众一同过斋堂,每人一碗白米饭,一碗罗汉菜(面筋、香菇、木耳、豆腐、粉条、玉兰片一起煮),同时还能领到一个用一斤面蒸的大馒头。据笔者所闻,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到白米饭,罗汉菜、白馒头也是出家人可领。据说就有奸狡之徒,用白布在灰、褐大褂儿前襟镶边儿,冒领大馒头之事。 % B: U1 C# j; _
鹅灶 - H# f7 S, U! p: u: G2 r( h
记得白云观有鹅灶,曲颈向天作为烟筒,灶硕大塑成鹅形。【白云观志】未记,不知是不是笔者记错了。
* j+ `6 ?. s$ S 窝风桥 瓷碗儿山
- u# [ r' h: f; x$ j; h0 }( I7 X庙宇、庵、观、宫室甚至陵墓,凡有条件,大多会在前面建桥一座(不管有水无水)。有关风水建制,不足为奇,白云观之桥是用以窝风。据【白云观志】记载:北国多风,而白云悠悠怕风吹散,如建风池以窝风,风被窝藏则白云安然。 ) s/ H3 I1 L! [# ]5 H
又记:观后墙外土丘下有景物,名“瓷碗儿山”,系用陶瓷碗碟碎片精工砌垒而成。高约三米,状似笋形山峰,故又名:小灵山。起因,为道士们以为陶瓷碎片尖利,任意扔弃在地上,必定会刺伤人畜之足蹄,固本善念,集中后墙土丘下。后有智者创议,将瓷片加以清洗,整理,精工垒砌成山峰状。
# w# G" i Z' k4 j' _笔者儿时所闻“瓷碗儿山”,其实与窝风桥是一样的功用,民间叫“窝风桥、挡风山”都是因风而设。据说,白云观附近有佛教庙宇一座,名曰“清风寺”(笔者尚未找到,所以只能是“据说”了)。好事者诗曰:清风吹散白云,智者闻知才造了这两样对付清风的镇物。
% m0 Q$ J, O! B7 c 烧老道
$ v% ~2 M$ Q- r: \白云观烧老道一案发生在1946年冬。当时北京“光复”不久,此案一出,各报纸大肆宣扬,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后经法院公审,最后把天津道协的负责人调来北京任职。
( Z: ^8 I" h/ ^/ l1 @3 M s7 F1 R2 M写到此,又重查了此案中两个主要人物的资
' v- u% ^2 X9 N* I 1 被烧死的白云观监院安世霖
/ d; z8 k+ m, m" Z* Q 2 此事的主谋挂锡于白云观的道士杜信灵
+ d. W* N* ]; A0 N, z" B看了两人的资料后,我决定不写了,而是把两人的资料上传,请各位自己判断了。 & l7 [, n( s" w7 t
又:此事繁复纷杂,很长,记得在《北京文史资料》里看到过。有兴趣者可找来一观。
- A& K( v5 G4 x6 ~安世霖(被烧死者)
6 y# {2 E1 }! K7 q% E1 q【历略】 原籍河北房山,生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出家于宛平黑龙关龙王庙,度师王兴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任白云观监院。1946年冬,被以杜信灵为首的歹徒于深夜火焚于白云观之四御殿院中。
4 n- C6 l* L* ]. b" u摘自《新编北京白云观志》 ) C* t7 ]+ d' M0 V. `" `
杜信灵(主谋,公元1907年—1982年) , c: t( p, W8 j" w* z4 [$ j
字紫云,山西文水人,1937年来京,挂锡于白云观,解放前因带头处死一不守道规,卖身附逆,肆意挥霍道观资财的上层道士,而遭当局关押。解放后,经甄别被人民政府释放。杜信灵本人因不宜再在白云观供职,遂往关帝庙主持院务。杜道长通晓医道,尤擅针灸,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长期义务为当地贫民行医。因之,在当地人民群众中颇有口碑。1960年他参加人民卫生事业,成为广内医院一名内科医师。文革期间,因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受到冲击。道院也被北京床单厂占用。文革后,政府为其落实了政策,办了退休手续,并把“前三门”20楼40x、40x号两套楼房分给他,作为安度晚年的寓所。1982年老人在其寓所病逝。
( Y# x. i' ?9 b# U' I摘自:《广内街志》 , B* J# c& i, W& X9 v
* M; i! U9 f% h8 E' \% r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3 [/ t2 a! m T- L
' H- ^( }0 D8 J+ e+ {
棂星门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1 B" K. J) r7 p# l* M2 d
/ c: E" |! i8 {4 {0 O$ q
山门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a# x' R; k6 l$ G5 o, y6 _ ; Z, m* j: B/ Z- \ O5 t
窝风桥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S7 h( H2 K3 K/ Z# u
4 T9 `# p2 c& N 四御殿 三清阁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B9 S$ @1 o& Y" s2 m
& b$ H |+ V/ e D# ]8 | 四御殿前的院子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0 Z5 n, Q5 I3 X' v* E) `1 v, S! Z
* l( J; P) A: V/ f, y3 ] 瓷碗儿山的大概位置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P) y. m; |1 D3 H" |! r/ g
' P3 D" @ D$ M7 q; n# [( x' o( k 对外诊所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3 D |( h3 ^) ]4 E) y & T: o0 @6 ]+ Q3 t
内经图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 c' d2 w7 V c7 P( G0 m! P1 S
# w3 W3 _% U5 C$ q; y5 Y; i# t
云集园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4 }1 \. S5 E6 N x; d1 O
& [ p- i; c* ? 三教寺移来的佛像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 O$ h# Q/ h, v, P# Q+ q- s
/ z* F/ s% d3 |" E% G. Y1 s
监院
和白云观有关的杂忆
: K! p0 T3 J" r" s& J3 m; k
四御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