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小弟刚来,就挨了批评,说我重复发贴,还有就是照片不清。重复发贴,是因为新来,不知道都有哪些宝贝,照片不清,是因为相机一般。好象这里没有明蜀定王次妃墓的照片,我就来发一遍。
; |+ h. z* {+ Z+ I# _/ o" O( O 9 t9 Q' s' S% [; j
明蜀定王次妃墓: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成洛大道南侧,正觉山庄的东侧不远,成都大学正门的对面。 ) L, r" d4 D+ H$ f M P# G4 L
蜀定王次妃墓与明蜀王陵相距不远,但是却被划为两个景区加以管理。我在参观完僖王陵之后,就出来了。开车向东,看到了一个破旧的牌坊,写着明蜀王陵,我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指明僖王陵,可能是另一个入口,没当回事。但是回到宾馆,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发现还有一个明蜀定王次妃墓,就在这附近。我于是猜测就是这里。第二天,开车回到这里再次考察。定王次妃墓在僖王陵东侧,开车沿成洛大道向东,经过明僖王陵后继续向前,约百米,就可以看到路的右侧一个破牌坊,可以将车开上去。是一条土路,走约300米,路边是军队的营盘,有篮球场,边上写着“禁止停车”。就在军队的旁边,有一个红墙围起的仿古院落。进入院子,正中与门相对有一个锁着门的小房子,里面想必就是地宫。边上有茶座。四川人爱喝茶 、聊天、打牌的生活习惯得以体现。地宫入口的门边上写着“看墓每人2元”。我交了两元,管理人员(其实就是在此附近生活农民,兼职打理茶馆,顺便照顾文物)没有给我门票。打开了门,我进入了地宫参观。 * I C1 v1 \6 Z. ^5 J

4 n0 ?. Y: g8 b% p % e( q( v) d4 ? n9 H6 K6 B0 w& j
 + K- ~+ F7 h) A) l2 i" V! Q
重点文物保护牌
2 R& d0 v( G7 w- ]$ x/ z2 {
9 w# S! \8 V! t+ [0 L/ } e # ]) S6 Y3 L U2 K. i

5 Q* @ F& ^, Z2 w: p
; X0 O. Z2 X9 z! i* |1 ?0 k, U 蜀定王次妃墓,地面建筑已经没有了。地宫共有三道石门。入口是一个八字墙,进入第一道石门后,有一个石碑,是墓志。左右各有两个壁龛。第二道石门后中间是供桌,两边各有三个壁龛,壁龛上似乎曾有壁画,但现在只有脱落的颜色。供桌正面背面都有精美的雕刻,门框的内外侧及院落的顶部也有美丽的文饰。第三道石门后是棺床,棺床上有五个地井,与阴间相通。棺床两侧也有壁龛。 : x* w; d: [# u: {- j

7 Y, Y2 t* m. \% L
$ l6 r% ~; h: h, | # S/ s$ M7 U' d
* g! M6 ?2 S* s6 k5 W
 0 P8 f5 R1 [( Z/ `3 h
8 i, S$ `4 V& [8 V2 E0 z1 A" ]
 8 h- y7 y9 D+ p; T% @" E
! @( R: a l0 d: }; e0 m
定王次妃墓是从潘家沟村十二组迁来的,占地六亩左右。原墓占地为明制二十二亩,依墓主次妃身份应为十亩。墓的规格俞制,是因为这个姓王的次妃的儿子即蜀惠王,惠王给母亲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定王死后十一年给母亲敕封,二是在母亲去世后打破常规定制给母亲建了一座宏大的墓。 8 F- U8 Y+ F, T7 P( H
据《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一书,蜀定王次妃王氏卒于弘治七年九月,葬于弘治九年十二月。“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50、东西宽约60米,占地约22亩。北高南低,分为三级平台,有供坝、棂星门、房屋等遗迹。”玄宫为“砖石结构,券顶,有封门墙、八字墙、墓门、前室、中室、后室、棺室组成,通长17.52米、高5.12米。圹志碑在前室东北角。” , i8 B% E, E; _3 M2 a0 g# p
相关资料:《成都考古发现1999》
/ I- t( w/ c, [1 J; \$ n$ i 经纬度:N3ANG="en">0ANG="en">°38'50.52”,E1ANG="en">04ANG="en">°11'28.ANG="en">60ANG="en">”
; V- s+ ~( I$ b3 M 门票:2元(进入地宫的费用,不进地宫就免费,我在网上见到有人兜售定王次妃墓的门票,或许现在管理部门取消了这个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