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20|回复: 52

回眸西黄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30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我今天

1 V7 O9 U9 ^$ B% u% F

介绍的主要是西黄寺。

7 k+ L5 m: b$ ^4 d! ?1 t8 K$ Y

 

/ z0 p: {# d1 |8 p


  清初,清廷为了融洽与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顺治八年(1651)派恰噶和喜饶喇嘛去西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与顺治皇帝会晤,遂命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喇嘛驻锡。顺治九年(1652)西黄寺建成。是年,五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僧俗官员侍从三千多人,历时九个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因格鲁派僧人着黄色僧袍、戴黄帽,所以该派又称黄教,黄寺因之得名。

; |1 ]& B6 W9 h* H

 

# M" Q% I% o& m% O) m S/ A- H

     顺治十年(1653),达赖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六世班禅巴丹益西(1738-1780)率领三大寺堪布及僧职人员百余人,由驻藏大臣、僧俗官员两千余人护送,从后藏扎什伦布寺起程,前来北京觐见乾隆皇帝,并为乾隆七十大寿祝贺。班禅参加了万寿节的朝贺,亲自诵《无量寿经》,施无量寿佛大灌顶仪式,然后在皇太子等人的陪同下于九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从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开始,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派官员和喇嘛来北京朝贡,他们照例都在西黄寺居住。从蒙古各部来京朝贺的佛教徒也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

- }- I+ {% P* p$ z! y' ^! @. Y

 

$ d( {! D- q6 s' H! k/ Q; I

      乾隆四十五年7月22曰,六世班禅喇嘛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帝,祝贺乾隆皇帝寿诞,旋即进京,驻西黄寺。12月2日,六世班禅因染天花在西黄寺圆寂,震惊朝野。乾隆皇帝辍朝一日,命北京所有佛寺诵经49天,为班禅超度,并用赤金铸六世班禅像一尊,供于西黄寺大殿,另用赤金7000两营造一座金塔,将六世班禅肉身移至塔内。1781年春,清政府派理藩院尚书,护送六世班禅骨身舍利金龛运回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6 n6 J+ _; k* N) s- W: m D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纪念六世班禅,在西黄寺的兴建清净化城塔院,将六世班禅的衣履和经咒葬在塔内,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即“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过天王殿,会看到同一般寺庙不同,比较奇特的格局

& A# g. }- G% s* r8 o% q! t+ f

 

2 F8 d7 H& v& V# Y; z- h

迎面是一道四柱三开间三楼的垂花门;分割开了另一道院落

5 G4 t8 I" t; D

 

0 I0 z4 p+ }& P8 M

纵观京城此等格局的寺庙仅此一例,即便这种垂花门也是不多

* X/ t2 F, L* _6 X0 T

 

$ i2 l- {4 X) _. Q' ^) ~* A

 

2 q3 n- B/ j* f9 ]

5 m0 U4 F {* `! t

 

1 N0 d7 ?. ]% Z) c) z) E; c

下图是1930年左右小莫拍摄的西黄寺垂花门

6 X! O$ {/ H4 d9 a

 

& R% n! @3 O2 X8 j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大殿两侧绕过,一条神路直通宝塔。左右各有一个碑亭;

" E r8 E: b2 N/ B

 

9 d0 N4 a" {. Y# M

碑亭造型偏瘦高,

- \0 A6 \* p& q+ U6 j" X

 

1 Y6 o: ^) N2 b* Y

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栱三踩,下檐五踩,四面柱间隔以朱漆木栏,台基四面各出垂踏跺五级。亭内各竖石碑一座:东碑螭首龟蚨,为乾隆四十七年御笔《清净化城塔记》,碑阳满汉文,碑阴蒙藏文;西碑方首石座为乾隆庚子年(四十五年)仲冬月御笔《写寿班禅圣僧并赞》,附满蒙藏三种译文,碑阳刻玉兰花,下面有一幅线刻的《祈寿长椿图》,都是乾隆皇帝在六世班禅病重视时亲手描绘和撰写的。

, n2 q4 {( Y+ a) Q$ o" O1 q% c% ]

 

9 D" x. L& n" ?) |1 a

 

/ m9 c' A: B2 g0 l W

 

4 ]$ F; \' n' Y7 C9 \3 @


4 j7 o5 f% t( C2 n6 W) k

1924年左右的碑亭

+ f5 t5 }2 k& @( B

 

! O& I" |+ U; N' `" [& u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垂花门,高大的月台之上另有五开间歇山顶大殿一座。

. c# {! N8 |( ~. [

 

: o+ q1 E% Q |) H9 o- `

台阶中有一块体积庞大且雕工精美的五龙丹陛石。

+ O d/ ~* L p1 X" A

 

* d6 e4 P, Z3 d# b

曾经被毁的东黄寺大殿前也有一块精美的丹陛石,

+ q6 d6 @; ?& Z

 

- I3 U; O, X9 f% F/ g: h+ K

这里的是东黄寺移过来的,还是当年也有一块,

' e) s2 F% `: @7 h

 

$ E; H/ @/ i& D! g# z- \! D% ]! |

因没有找到相应的照片和资料还不好论证。

5 t8 h# n. U3 A$ t, L) }) R, ]" B2 m' `

 

4 ]7 f* \9 q' t. ]6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黄寺,同于普通寺庙建有三开间歇山山门和八字墙;

* N+ P; c+ Q d' ?6 J/ ~

 

8 }0 n2 z! n2 R: ?

内又旗杆和钟鼓楼;但这些建筑都被毁,现存都是近些年复建的建筑。

I; G) w m7 P; g

 

$ L( |- {6 {: }- b* ], h d8 {! K/ F

再向内是天王殿,三开间歇山顶,前后有廊规格较高,雀替和彩绘都

, D1 O# z) G4 \* Z

 

" L7 B$ g- t/ |

有比较浓厚的藏传佛教风格。

/ J, P i! R9 `& n

 

8 ]8 U j3 I0 V! j; Y6 T

 

$ I; ~: Y% ]. L) w1 k: U" H

7 H6 H2 V: P" O+ f7 l" p

 

5 ?, Y; p7 O( s! k6 I4 P) ?% B

下图为1946年间的黄寺天王殿,当时殿前修筑了作战工事。

3 o4 Y1 \" l# G& d: [8 e( e( r

 

& {* {& G* t6 o+ J$ I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清静化城塔”建在三米多高的汉白玉石金刚宝座上。塔台平面呈亚字型,四角均向内收二折,四周围以白石栏杆。塔台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座四柱三楼通体为汉白玉雕成的仿木结构建筑的牌坊,南面正向的牌坊题额为“慧因最上”、“妙祥真空”;北面居后的题额为“圆觉观音”、“华严海会”。楼顶为庑殿式,楼下拖斗栱,额枋浮雕龙凤和藏文经咒;二边楼柱面上浮雕缠枝八宝,正楼阳面刻清高宗书楹联,石柱和 ( o$ G8 N) b0 m7 G7 `4 [8 }8 f

  抱框为整石雕成,柱脚用浮雕莲瓣串珠夹柱石,中间锢以铁箍。

+ i6 x3 o3 i& o

  塔四角各有一座八角形经幢式塔,高七米,各分五层,每层供有八座佛像,带有密檐式塔的形式并有乾隆四十九年的纪年。塔四周都雕刻有阴文经咒分别为《楞严大哈达喇呢咒》《般若波罗密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哈达喇呢神章妙句》《佛说药师如来本原经》。

( ^, |% @$ }: \1 V: Y' I/ c7 }; A

  主塔高十六米,由顶部、塔身及塔基组合而成,为西藏风格的覆钵式塔,在八角束腰的塔基上,八角形的须弥座承托塔身。须弥座以莲花、卷草、云彩、蝙蝠等为纹饰,雕工极精美。腰部雕刻有佛教“八相成道”的故事,画面虽不大,但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是极精美的艺术品。八个拐角各浮雕一尊蒙、藏形象的力士像,个个跣足赤背,筋肉暴涨,似用力承托状,生动的表现出力士们孔武有力的形象。其上又有一层雕满流云和小坐佛的须弥座,座上正南面雕刻佛龛,龛内浮雕三世佛坐像,以亚字形折角塔座为过渡,承托着覆钵式塔身。塔身周围雕刻八位立式菩萨像,正面有佛龛,浮雕三世佛,塔身以上为折角小座承托莲花座、相轮和宝瓶组成的塔刹。铜制鎏金双层莲花、相轮、宝瓶盖顶,顶端是个金光灿灿的金葫芦,内藏佛经,两侧飘垂云纹垂带,好似宝冠的帽翅,阳光照射下,宝塔金顶光灿夺目。

3 E8 h: U4 d* |0 K- A7 ?7 }

  五塔前后各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仿木结构汉白玉石牌坊,额枋间浮雕龙凤纹饰和藏语佛咒,还雕有佛教八宝。穿过石牌坊,在塔台的阶梯两侧各蹲立一尊汉白玉的辟邪,身上找有翅膀,昂首吐舌,形象古怪可爱。

" }! q5 b, y2 ]! f) ]6 o

  这座塔整体形制仿印度佛陀迦耶寺塔的布局,属金刚宝座式塔,但主塔的结构和形制则是我国西藏喇嘛塔的样式,而主塔四隅的经幢式样的小塔、塔台前后的仿木结构石牌坊、台阶两侧的石雕辟邪以及佛教题材的浮雕和装饰性文样的,又是我国汉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传统手法。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使清净化城塔具有独特的风貌,成为清代金刚宝座佛塔建筑中的精华。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东南方角度看塔

8 I: K, ?6 l r8 L7 ^ ~0 _

 

; n8 k0 _* ?2 x( d6 A


) _* A9 J* m2 u" i4 y

1946年相近的角度观看,会发现原来的塔刹是漆金的,金灿灿的十分夺目;不知何时金漆都已脱落

1 o4 i. _: l t( y

只剩下青铜底色。四周的矮墙也不是五彩琉璃的,只是普通砖遍刷白漆。登塔的台阶上还装了

) a5 G1 Y& i$ a. _+ G8 G/ x% y% P

个欧式铁门。

$ \/ v* V7 T: u6 X

 

- O) c7 j2 L$ |1 d: j. }" Z" R

 

6 ?" o, u2 x8 }: W


0 q+ N: Y. A/ x

下一张时间不确定,大概1910年左右吧;四周的矮墙都被毁,登塔台阶上建了简陋带檐的门。

+ q" w* h( i1 |8 I

 

$ y. h1 g8 p) u1 H( H! Z+ j

 

" T: n) s% P; f2 d- Q


7 c6 \0 b+ F0 c7 U; ]' t7 p

最后一张最早,大概1900年左右,整个塔保存都完好,但矮墙残破,牌坊右侧有许多碎砖。

: `! `2 O2 ?- R0 q" F9 S

 


发表于 2008-12-30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新老照片的对比真不错,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08-12-30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黄寺现在让进么?07年底我趁西黄寺施工,说服保安溜进去拍了几张金刚宝座塔,保安说等装修完了会开放,不过后来似乎没开放,现在不知道咋样了?

发表于 2008-12-30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eccalus在2008-12-30 19:16:00的发言:
8 f' d8 z8 S9 k3 s! V- V, c

西黄寺现在让进么?07年底我趁西黄寺施工,说服保安溜进去拍了几张金刚宝座塔,保安说等装修完了会开放,不过后来似乎没开放,现在不知道咋样了?

# r( Z3 {5 } V0 ]! V

哈哈!我也是那会混进去,我去都不用说服保安!

发表于 2008-12-30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对可爱的辟邪1900年就有啦?那不是民国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幸的告诉老五,在1860年比托拍的黄寺塔上就有那个东西

5 h0 r4 U$ l. x" }

 

, q O7 }- ]6 n- T2 S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让人不好判断的照片,大家来帮忙看看到底是哪座庙

& z2 g" X1 a* W- n0 H3 w9 b

 

* ~: e) x$ i; r# O$ j. i

 


发表于 2008-12-30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12-30 22:13:00的发言:
3 `- K2 u9 j9 L& K" z/ s

一张让人不好判断的照片,大家来帮忙看看到底是哪座庙

. w: v4 ~5 |) }' v& Z

 

8 j* E' d8 v8 {* T. s5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of course ill show my tongue(lion statue, jade fountain).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W n5 k% x9 A

 

) v2 C. d; _, S$ J4 f

先确定是北京?

发表于 2008-12-31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古建筑公司维修的??
发表于 2008-12-31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f9 J+ y4 M' e8 ~0 b

这是那里的天王殿么?

发表于 2009-1-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rbeauty在2009-1-1 18:14:00的发言:
 请教黑龙最后一张黑白照碑亭后面的是何建筑
! _: V+ }8 `5 P$ @- N9 K

这个问题问得好!

' a) f: E& u! U9 |* P. K

 

# k. g m3 d3 `* ?3 z5 v

我暂时没有标准答案,近似的有几个

: x* ], O7 _, U4 f' J5 D/ F

 

# j6 d8 ^ }; B( T. k

1.碑亭后塔四周的u型的罩楼;

9 G+ g3 b) V9 C5 c8 t% K0 h3 N. n

 

7 J0 o r; A; O! H7 `4 M4 ^8 A

2.西黄寺塔院外中路以外东西两路的其他藏式建筑。

6 _( n K# f. f/ E K* R' j5 I

 

' ~- F. n7 D! @

3.这碑亭根本不是西黄寺的。是东黄寺或其他藏式庙宇中的。

发表于 2009-1-1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黑龙最后一张黑白照碑亭后面的是何建筑
发表于 2009-1-2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开间歇山顶大殿是后来重建的吧
发表于 2009-1-2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里暗想:“真神人也!”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12-30 19:00:00的发言:
$ T, @! J( d% n

沿大殿两侧绕过,一条神路直通宝塔。左右各有一个碑亭;

. A$ T _" b% a) J/ v4 E

 

5 a% X% c& ]3 L

碑亭造型偏瘦高,

$ Q5 Z9 u1 K, ^6 P; Z1 l" q& {

 

( O6 J5 Z4 i7 m% R+ E* k

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栱三踩,下檐五踩,四面柱间隔以朱漆木栏,台基四面各出垂踏跺五级。亭内各竖石碑一座:东碑螭首龟蚨,为乾隆四十七年御笔《清净化城塔记》,碑阳满汉文,碑阴蒙藏文;西碑方首石座为乾隆庚子年(四十五年)仲冬月御笔《写寿班禅圣僧并赞》,附满蒙藏三种译文,碑阳刻玉兰花,下面有一幅线刻的《祈寿长椿图》,都是乾隆皇帝在六世班禅病重视时亲手描绘和撰写的。

% H3 c8 T3 F! Q( b2 O

 

/ q! j0 m* \. J3 a6 |8 ]4 u

 

{) W+ |7 T$ R3 I) ]( Q

 

y5 j: j6 z$ P)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963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6 D1 P `2 J2 P9 H

1924年左右的碑亭

" J* l+ s4 c5 {5 E8 f8 X* @



 

- r1 C2 k! K5 E7 ^

在西黄寺的西边,记得好像是空军的招待所,以上照片上的小楼就是,门口处常年有身着绿上衣,蓝裤子的战士执勤。招待所对门的路南,除了有一个名字叫“三建水电队”的单位外,其他四周围夏季还种水稻,俺上夜班时,会时不时得拿着手电筒,在这附近徘徊,抓“田鸡”煮着吃,加点“荤”餐,改善一下匮乏的饮食生活。

9 h, h" p. r2 {. L8 r& D) G

最重要的是,原来这里有一个带看台的篮球比赛场,俺在此看过北空部队——济南部队的篮球对抗赛,当时代表济南部队的穆铁柱,他在中国篮球界属于刚出道,只要他人一上场,顿时看台上一片“掌声雷动”,……,中场休息时,他在我前面的看台下,蹲在地上,嘴里同时吸着两支烟,还未有一分钟就吸完了,惊的我是,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里暗想:“真神人也!”此景虽然故去30多了,但是俺回想起来,还是印象i深刻,“恍如昨日”呀!

发表于 2009-1-2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12-30 19:12:00的发言:
/ n7 H4 K$ l E0 A: g

由东南方角度看塔

8 ~# ~ ^' `. A

 

7 \) I' f1 t, P$ {0 B& T, m! x6 X/ Z0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96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i# T9 R l& s9 `& f* \% L

1946年相近的角度观看,会发现原来的塔刹是漆金的,金灿灿的十分夺目;不知何时金漆都已脱落

+ H" C2 @8 D( c2 T

只剩下青铜底色。四周的矮墙也不是五彩琉璃的,只是普通砖遍刷白漆。登塔的台阶上还装了

! e# s1 G2 c, `7 D# c' X

个欧式铁门。

! R: O& ~( b0 K; I `& {1 [

 

@+ C0 ^0 @% _: r- }2 A

 

# e. w% j& |# E. {8 F.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tone pillar in the forbidden cit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9 \, T9 n+ p! K6 S. |5 G

下一张时间不确定,大概1910年左右吧;四周的矮墙都被毁,登塔台阶上建了简陋带

: l8 Z# w1 H# v( b# F) Q- V# b1 \



 

2 ~% e$ I _" T- v5 [* g6 {

对此“地界儿”,俺是一“别”30多年了,现在看到还是那么亲切,1972年春节过后,我在西黄寺“界边儿”的北郊摩托车修理厂供职,每当闲暇时,或正午厂休时分,俺们经常三五成群得乃来此“闲逛”。此处那时无专人管理,大门处不开,一般走西边的小门,此门虚掩,来人一推就开。更有甚者,我们几个要好的青工,经常在塔底下打“拱猪”,一打就忘记了上班的时间,后来有厂里人举报,厂长和书记带人来此多次“围剿”我们,……现在回想“其味无穷”呀!

发表于 2009-1-2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龙”朋友的介绍!
发表于 2008-12-31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旧照片对比,图文并茂,加精.
发表于 2008-12-31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OUZI在2008-12-31 0:01:00的发言:
6 o7 G9 W' j! p0 c1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2 |0 ~& L/ L

这是那里的天王殿么?

2 i3 Z# T/ @9 p. |

是的,前面修了工事.

发表于 2008-12-31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rbeauty在2009-1-5 22:14:00的发言:
 这儿还有一张类似黄寺白塔的建筑,但周围环境应该不是黄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y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5 |3 V3 _8 G6 s% E3 i& c

这张照片不一般,希望帮助查找来源,

/ l4 b7 b7 B" K6 H3 g+ y

 

# i& j4 A3 W+ U4 g( k D& a

有朋友提到过西黄寺营建时间非常之短,怀疑大量使用现有材料;

3 U/ r0 ?2 E4 B2 t# i$ a

 

1 M, h+ x# j: E4 `; B

现西碑亭内的碑 就是实例,碑首碑身就非般配;

1 Q; N& S& L" Y

 

, j3 M& z& o# x, d' [+ ]. t& g

而此塔又与黄寺塔如此相像,必和黄寺塔营建有些渊源。

发表于 2009-1-5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rbeauty在2009-1-5 22:14:00的发言:
 这儿还有一张类似黄寺白塔的建筑,但周围环境应该不是黄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y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M. Z7 G7 x/ U- Y9 h6 ^) I

 

# B3 U+ D( f( x9 a9 X

不是北京的吧?背景还有山?承德?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昭明居士在2009-1-5 19:55:00的发言:
8 Y" f. j+ |6 P

山东文物古建 

7 ^1 O- O" V; X% ]# q" E$ V$ s

 

3 H1 u+ f+ [5 V: |3 D5 ]% W

孔庙也是他们维修的

- Z* @- Z& r! T6 s) m: D

宋老师也现身了;上次还要谢谢您

2 [' A. u- ^2 T. z

 

0 A) _9 n2 `- ~! F% E1 b# P4 G% ?

 

发表于 2009-1-5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8-12-31 0:19:00的发言:
哪个古建筑公司维修的??
, x1 Q/ G& I- q, R0 i2 j. S

山东文物古建 

S4 B: y4 \; \' }. N* A2 N, b

 

8 d+ t# t0 [8 q' D

孔庙也是他们维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07:58 , Processed in 1.21984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