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拍记活动终能成行,真是一波三折,自7月8日与南城先生初探模式口后,便一直和掌柜叨唠走一趟的事,一来里九外七城内胡同已经走过多次,虽然还有很多细节未能品到,无奈网友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强烈要求具有鲜明特色街区为活动内容,二是第一季度版主会,也有提议将文化考察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展到京郊范围,恢复老北京网的优良传统。无奈事事多磨,拍记活动排的满满的,杜顺堂活动后,掌柜又携夫人度蜜月,神仙也拦不住。可把他们盼回来了,与模式口中医院院长约了三次,打了电话无数,终于敲定时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晚上天气预报“下午到夜间,中雨转大雨”,考虑到京郊交通、市政设施不完善,为网友安全起见,掌柜也有意取消、推迟此次活动。我经过激烈思想斗争,觉得贵国天气预报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且已和院长约好,再行反复,降低我老北京网信誉,而且再发公告取消,已然来不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综合各项因素,决定万一明天预报准了,再临时取消不迟。
2 \9 l2 g: p) n) o
| n$ I" ]) A1 L. B6 b 由于活动当天上午还要带班,便早早的到单位安排了工作,刚想溜号去接陆老师,前任局长居然散步到了我这里,对于这个提拔重用我的老领导,我怎么的也得沏壶上好的铁观音招待,我却是如坐针毡,又无法脱身打电话,幸亏严助理及时来到,和领导攀谈起来,我赶紧溜出来委托野鹤去接陆老师,电话打完回屋,领导已经走了,一会电话打来“我叫XX送我走了,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看看你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做生意”,万岁,赶快又给野鹤电话,还是我去接。
6 u* V' L$ m, x/ f% @5 N - M) j' u8 } `9 b9 G ^' W; u
辗转莲石路、丰台北路、丽泽桥接上陆老师,八角地铁接上城根儿老爷子,再赶到金安桥337路总站,掌柜已经率众网友等候多时,寒暄几句后,大家便赶往模式口大街,到此,我的心才稍微安顿了些,不知道为什么,我如此的执着于此次活动,心中总感觉到一种召唤,感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我。
0 s4 }2 [* h! t$ ~) t j: z & Z& T3 `& F, t3 I9 w
闲篇扯了一大堆,也该步入正题了。模式口,原名磨石口,现该地区田义墓内的石碑,上面有“磨石口”字样,说明以前此地却是叫做磨石口,经过考证,是一九二三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此次小车版主的帖子内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引用小车的照片:
/ U. B7 |' ]6 }' d! G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 b& W; Y3 w1 t, d
/ G6 B( }+ [) M8 i. m" U
Q; ~' q1 n7 P T$ K; A2 }' _. C3 J 模式口地区现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之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金顶山路与京门公路之间,为京西古道。在模式口大街,传统村落的风貌保存较好,现存2处以上过街楼遗址,并有承恩寺、田义墓、法海寺等文保单位。目前,这里是石景山区主要住宅区之一,人口相对密集,也是首都钢铁公司(首钢)的职工居民区。 0 j# `" Q* ]$ x' ] H- S1 V
; n( d- R4 E$ q; f: A& o- i
我们队伍从大街西口进入,“初极狭”,仅容小型轿车错车,且没有太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复行数十步,逐渐开朗,沿街的古老门面,门楼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 o/ _/ E9 g1 B4 }( o: s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4 f- Q, Q" H, e/ I1 f3 ]! e& f
% u- i2 _) E" | x2 O. z) W4 p模式口大街91号的“平安”门簪,保存还算完好: $ X: V: m! p3 v0 @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m, F2 d) x; ?$ d7 Z: c$ k
4 P$ V# q! F8 U) J; v2 Q8 j7 r3 B; W : ~; n! d! U! X) a ^* }$ B
大街的主要建筑,除使用传统合瓦屋面外,还大量使用石板瓦作为辅助,类似于内城胡同的“棋盘心”屋面,内城的做法,用“青灰背”与合瓦结合使用,多为经济实惠考虑,但根儿叔、盘子到有不同看法,因为城内使用石板瓦,算上运费,造价倒比合瓦贵,但因此地临近门头沟,过去可就地取材,实为既经济,又实惠的做法。
: k' ?9 t2 R3 ~* F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 o; U! h1 c" [8 d 8 M& `( q6 j. Q+ v; k: V, @- R1 b
. e5 D- s* m: r' z 模式口大街建筑的另一特色,是门楼象眼位置不做雕刻,而施彩画,传统象眼砖雕在建造门楼时,用青灰磨平,待其未干,施以各种图案,不同于门楣位置的用整块青砖硬雕的砖雕。而这一地区,多见的却是山水、人物的图画,因年代久远,如今只剩下寥寥的墨迹和底色了,不知道原来彩画辉映的盛景是怎样:
# q/ N- Q! n: {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7 T' J( d$ z- L6 j宁可食无肉,可不居无竹: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0 l/ n3 I K7 K9 Y' N % t$ C; e' F3 B0 V! W# `
正往前走着,在路北的高台之上,大家正聚拢在一起,顺着门道向内望去,是一座雕刻精美的影壁,方砖斜砌,有人物,“卍”字,“福”、“寿”相间,意为“万福万寿”四角用“渔樵耕读”做装饰,可惜的是,部分砖雕已经不完整,但整体形象还是十分传神:
# S- ^( j2 {- w6 l+ h$ _1 o/ T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Q$ K. R' n1 _/ F% u
4 E; v7 d4 z7 ?; J2 ? 院内的二道门也区别于城内,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垂花门,而保存相对完好的卧狮,城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9 c' i% Z) P+ ?6 y0 `0 i
: {0 q" D" Q( V) u2 G
3 O! ^, V* _0 T c2 ^1 T 86号的建筑更是不拘传统,倒坐房屋面用合瓦与筒瓦结合,三开间的比例也不是均分,更为珍贵的是保留了一处写有买卖内容的墙面,说明了此地过去的用途,记录了重要的历史。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1 r8 h; q6 F1 T2 L86号精心烧制的瓦当、滴水: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8 h" i# ~/ x! ^# e: t# A
8 G- V1 X* e0 n4 L' [
9 Y! U7 E' o. y9 Q82号,前院主人养的流浪猫:
A' `: K6 P2 Q0 M0 e" v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c( g( M+ u2 z' j% J6 C " S9 \8 }) n9 L$ p6 n
82号后院,宅门为蛮子门形制,门楼内部有正搭斜交卍字纹倒挂楣子,虽然开在东南,但坐西朝东,听燕京索忆说,这里过去是一位颇有财富的地主家,现其后人仍居于此,大家再去,千万不要说着过去住的是财主,要说商人,因为现在的主人不爱听: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6 U* H) |3 D2 @2 `
5 w9 ^, u% o3 Z0 Z) l
门簪,有一个拍虚了,只好露出其他三个,正好,另一个由大家去猜好了: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k8 X1 x7 r- @* ^ 5 J6 Y v. F5 U
/ d" N2 Z" A$ c& t ]7 x: S 位于大街中部某建筑的檐板装饰,做工挺细,保存挺好,只是这颜色涂的太夸张了,到不如经过岁月流逝,露出其本来的木色: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v& t3 D- {; H0 R- M& q
* b% q4 S6 @3 |& _" Y j
位于71号倒坐房与门楼蝎子尾中间的盘长纹砖雕: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9 X8 x; b, w5 d
+ G t: X4 c# ]7 i$ z% a/ Q4 h - L" T, w, N, U7 d2 X
进门的跨山影壁: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I. \0 {/ ^8 b* d X3 Y% ]) u, H/ s
看得出主人对它的喜爱!对联、水缸、植物,无不是主人有意或无意的装饰,更加烘托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保存的这么好,感谢历代住在这里的人们!
' [! v: K, F3 H: C
/ n# w8 h4 E( t6 t& E影壁细部: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h2 W0 a8 O5 G5 ]( h) _7 \
% w9 z/ C( v" ^残破不全,但处处精雕细琢的二门: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Q9 h& E' r# {* m+ @. ]* t
( V, }3 C$ v) w7 `7 |3 q6 _& h 再往东走,便来到了过街楼遗址,遗址的几个看点:原装青砖还有整齐的一部分,老式木制电线杆,楼顶的树,楼下券洞的石狮: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u* ]. @( a* j( b N
/ N. V+ B2 o# T
0 S7 o$ T% y5 D: K
借用网友琉璃牡丹的一张照片: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 v7 \5 Y# \ K; q# n % @! F2 G z( X2 _9 r) E! Q2 y
5 l8 p& w, W& t- |/ q/ E( ^# F8 X8 m
离它不远处,是另外一座过街楼遗址,可惜的是,它连一块完整的砖都没有剩下:
[原创]艰难曲折成行拍记之京西瑰宝模式口
4 [ F, S% S3 j. I! z! T6 C) c
1 h, \7 r3 m) Y
听这里的老住户说,这里曾经有过4座过街楼,但是具体位置,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来了,我从现有两座过街楼遗址来推断,二者离的很近,且靠近大街中部,从装饰、实用角度出发,另两座应该靠近大街的东、西两端,有些类似于国子监街的牌楼,“成贤街”在大街两端,“国子监”在大街中央,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断,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 |) G, T ?" P! y# t/ @ . ~$ {0 s( {1 y) c; w9 z% B
再往东走,保存完好的建筑又逐渐减少了,由于院长已经恭候多时,掌柜肚子不停的叫唤,我们便开始了本次活动的另一主题——拜访模式口中医院,相关内容,将另行开贴,在此不再多述。
6 w6 h& [' s: i7 Z! }
1 E4 V) M) K3 @$ L 模式口大街只能说匆匆的拍了一遍,从目前现状看,这里以大街为界,路北要比路南保存的好些,以现存过街楼为界,西部比东部保存要好。其他部分,拆改也十分严重,而且,可怕的是,城里胡同刷死人灰的歪风邪气,也吹到了这里,临街建筑无一例外的变成了“僵尸胡同”,且门牌号几乎剩之不多,严重影响了记录的准确性,也影响了当地的居民生活。再有,模式口大街作为北京著名的历史街区,这里虽然有承恩寺、田义墓、法海寺重要文物作为其代表,但我认为,他不该失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氛围,应该有一批有代表性的民居,作为一个整体去保护,就好象我们的北京城,不该只有故宫、北海、天坛,他还有数不清的胡同,他们相互衬托,互为依存,是不可分割的。真心的希望有关的规划部门,能认真的对大街及周边地区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建筑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挂牌保护,普及居民的文物保护知识、意识,严格控制公房、私房改造,注重日常维修。拍记公告里曾经说了,此次考察的重点在民居,也有部分网友拍摄了法海寺,但未能见到精美的明代壁画,并还有好多文物保护单位未能进入拍摄,确实遗憾,其实,飞哥个人认为,文物在原址客观存在、保存完好的价值,远远胜于他变成藏品、照片供人玩赏、向人炫耀的价值,如果北京的城墙、城门、牌楼、还有数不清的胡同四合院都保存完好,拍记就真得成了轻松的摄影活动了!如果北京的胡同有一天全部消失、变成了照片出版成书,成为人们投资的砝码,或者成了支梁片瓦聚集在了潘家园,那实在TM的是二十一世纪国人的悲哀! / ~# {# B9 }2 ^
) s# t h! s3 `5 Y6 r 虽然这次拍记发现的问题挺多,但给我的印象还是极其深刻,特点鲜明:模式口大街的建筑形式不拘一格,在保持中国传统风水、建筑理论基础上,当年的建设者、设计者不再拘泥于各种制度局限,在房屋布局、装饰样式、功能分配、选材用料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体现了古代、近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创新精神。这种保留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街区,无愧京西历史文化瑰宝之誉,值得我们好好珍惜。走过了这一遭,我忽然感受到了那种呼唤,这种呼唤不是来自于某一处宅院,或者一个精美的砖雕,而是内心深处与传统中国人辛勤劳动,勇于创新的一种共鸣。 8 \( P+ z+ y5 I6 @6 U- A
; z5 G- x7 K2 S J7 v, v: A 拙劣之作,因琐事缠身,刚刚完成,错误不少,希望各位朋友给予指正,只是希望这样一篇拍记,能起到一些微弱的宣传、普及作用,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毕竟,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哪的胡同,也是咱北京的胡同,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保护。
6 D1 ~* g* D `6 A
飞哥
/ R3 `% C6 v! E* R7 G: n$ b 2009年8月9日拍记 2 N I7 ` `, k/ g9 ^( ]$ G2 }
农历六月十九 9 e! o; \/ O0 P6 X/ A
成稿于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