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么一个破纸片,觉得有点意思,发上来给大家看看。谁有更多了解欢迎补充。
* v# d5 S5 y" r' F+ R4 Z
2 r \, \- e3 d2 x 粉子胡同在西单北大街。此合同在当时除了在房地产交易所登记为230号字据外,还有铺保,四间南房一个月租金伏地小米二百三十市斤。(伏地小米就是本地小米,伏地是北京土话,如今已经没人这么说了)这并不是说要承租人支付小米,而是一种货币保值的手段。合同明确约定:租金是按照交租当日《人民日报》上小米的当日零售价以人民币支付。1949年前后,因为内战刚结束,货币很不稳定,一般的交易结算单位都用实物计算。请教了老人,说51年小米大概1000块旧币一斤(约等于新币一毛钱一斤)那么合到现在23块钱一个月。 2 K1 R( h2 J/ A+ q/ d
这份合同说明当时即使在西单这样的繁华地段,房屋租金也不算太贵。当然,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收入也低。 & q) p& L5 I8 @4 z& k, x8 c s' B
时代变迁,现如今也不知鲍淑敏的宅院:粉子胡同十六号还在不在人间了。承租人陈汝谅,四和永磁庄,他的经理李玉珊后来的命运怎么样,这些淹没在历史中的北京人生活片段。不知还能不能了解到了。
* Y+ r8 O8 Q2 I, f- }4 C2 u0 G 2 m9 K0 O8 u4 k
" I* l) w5 D/ o4 g- u, ]
7 o. M1 A) c, A, J' d3 |
民国地图粉子胡同位置
9 h/ `. ?! d6 h7 `) [2 }$ W# y
 , @; Q: w' d' p- E
' R0 I, S2 y2 ~0 q9 N! \
5 s- }, M- P$ v4 G1 q: I

9 @0 [+ [& a. G8 v% F2 B `' P5 k 2 c0 Q' M; ] S# y, U7 g& E
合同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花税票,说明是经过合法登记的。
- n2 N$ e0 Q% z4 b% x2 v
) j3 B& v N" }' U8 @9 ^6 c: r2 B ) @6 v+ q" t' o. q6 s7 L5 k% v
合同毛笔写成字迹不佳,列有7项条款。 # w6 j4 Q* G q1 Q& e


 , H6 X7 a* ^$ M. f1 d1 S: n
9 Y0 k2 x% r" s
: a2 a0 |0 { Y/ l8 q虽然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契尾还有中华民国的记年栏 " b6 O. D) O; x* ]- M }/ t; t

* Y; H2 @3 c3 S1 N%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