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庄按图索骥 玲珑塔凭河倒影(博文)
* Y5 N) W: p2 @* W# J- ?* S 5 A0 m* h3 E, V, g- k5 ` t
诗曰:临河拥绿势居高,层塔无极近九霄。 " S! ~5 R( x7 A+ w3 o, l4 c( ~
火后丛林无片殿,一幢孤影燕结巢。
$ n. i' c5 @8 k; u& Y" i——《八里庄看塔》 : B1 K5 D7 r2 \. N' I. C# M/ o5 P9 c
ANG="EN-US"> 3 N( A" A6 m7 I! ^* D
六月十三日,缁衣人从毕业书市出来,时间还很早,阳光虽毒烈但也有薄云,不如前几日炽热。起了早迢迢地来到市里,不忍就此回去,缁决定去看永安万寿塔,就是慈寿寺塔(相册)。这正是连日来缁脑海中的计划。 # ~. Z% M: M! Y" S" x! \
慈寿寺塔因华美精致,又被老百姓称为玲珑塔,与北京西站以东的辽代天宁寺塔(游记)是姊妹塔。它是明万历四年仿照后者兴建的,规模略微小于后者,高ANG="EN-US">50米左右,而两者外貌极其相似。塔坐落于西三环附近八里庄地面,玲珑公园内,从地图上看并不难寻。
3 f+ [/ p' }* }. {. e+ @缁自花园桥南下公交,再看一遍地图,抿尽了最后一口水,便撂开步子沿玲珑路投西直走。不过三两站的路程,便至一桥,桥下波光粼粼、清漪涟涟,从南到北一副浩浩荡荡的气象,是难得的一派好水。原来,这是京密引水渠的一段,叫做昆玉河,连接着玉渊潭和昆明湖两大水系。河西有一片高地,郁郁葱葱的绿色映在水波里,上下鲜明,给人沁入心脾的清凉感受。无疑这便是玲珑公园了,缁瞥见了那突兀而起的崇高而宛美的身影,心下震动。 - F# P& d. c# F8 K: B5 H0 N; k- T
ANG="EN-US"> , y4 ^; D$ k! u, M6 U
从北门进入园子,树木繁茂,枝叶交接,使园内堪成荫凉静谧的世外境界,让人几要忘记刚从喧嚣的闹市走来。中心有一潭浅水,几个孩童正在水中嬉戏;潭东是全花岗岩材质的往来亭,一座粗糙简单的仿古亭子,两面柱子上镌着对联。向南再穿过一片树林,隔着一条长长的干涸的水池,远远地就能看到古塔的全景:高高的塔基,隐约可辨的精美雕像,层层叠叠似无穷尽的密檐,尖尖的塔刹,优美宽厚的轮廓。 ) w8 @ J0 b9 t2 @
缁衣人缓缓接近塔,雄伟的气象逐渐转变为精致的神韵。虽然泥塑的天王和菩萨已经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甚至露出了木头的骨架,可是细砖雕都还保存很好。看那朵朵瑞云、条条飞龙、瓣瓣莲花,如此细腻,精巧,缁觉得他的眼睛不够用了。塔被一圈铁栏杆包围着,不能接近细察,翻越与否,起初缁还犹豫不决,可当看到须弥座上的力士之后,便没有顾虑了。冲这,不好好看看也说不过去。 9 q" X; m, ?# T/ q% a. @- `% h
ANG="EN-US">
. k: l7 B6 c# ~5 V0 ~# k- [慈寿寺塔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令修建的,这位出身贫贱的皇太后曾经在京城内外兴起过一股建寺立塔的热潮,一面赢取宣佛扬教的美名,一面标榜“功德”,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有这样一个说法,李太后是九莲菩萨转世。去阜成门八里的京郊慈寿寺,就是李氏主张建造的寺庙中极倾注人、物、技术力量的一座,寺内的永安万寿塔规模、浮饰仿照天宁寺塔,而装饰细致程度甚至超过天宁寺塔,无怪乎当时的宰相张居正要反对。经过光绪朝的一场大火,虽然寺庙成为了焦土,但是这座塔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走过了四百多年的风雨苦旅,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北京宝贵的历史遗物。 ; I1 c6 G& U/ Q- a1 f9 `: i" q) q2 W# ^
之所以说慈寿寺塔细致超过天宁寺塔,是因为它大量地营造祥云、飞龙、力士雕像,场面刻画之繁复令人眼花缭乱。举例来说,慈寿寺塔的平座出斗雕出了云板形状,比天宁寺塔显得华丽许多;转角处斗拱下雕出了蟠龙柱,透露出皇家的气派。
: w6 a: W3 i& _; d3 ]为精彩的力士造像吸引,缁衣人终于从南面越过围栏,来到塔脚下。塔下有两层八角形砖砌平台,更突出宝塔的崇高。这些力士位于的第二层须弥座上,每面八尊,只不过南面正中的两尊为协侍;力士之间内嵌佛像,相比之下佛像的刻画稍显逊色,保存得也不好。 ) X# j$ F# ]9 Q: o% r9 f" X
ANG="EN-US">
/ g( G9 l2 W2 S6 k6 x这数十尊力士像: & T( |7 n( G R( w& c4 ~; u
姿态各异,有的手按宝剑昂然挺立,有的张臂弓步如临大敌,有的两拳紧握气势汹汹,有的双手上举似承千钧; ' E# e2 t9 ]$ ]4 W& c: [) I
服饰有别,有的铠甲齐整威风凛凛,有的峨冠庄严雍容华贵,有的袒胸敞襟肌肉凸现,有的衣带缭绕飘然脱俗;
% W' @1 ~. W7 t0 D神态纷呈,有的瞠目张口怒气十足,有的平视远方气定神闲,有的朗声威吓气势夺人,有的凝眉侧首若有所思。
4 v, V* H' i( P3 G& ?3 ^ANG="EN-US">
" e) C* N1 D3 P9 i2 c+ Y- Y见到如此生动的砖雕精品,缁自然情不能已,喜出过望。他不满足于仰观遐望,于是爬上平台更近距离欣赏,脖子弯得疼痛也舍不得少看一眼。越是惊喜于现存砖雕的巧夺天工,就越是惋惜古迹残损的可嗟可叹。轻轻触碰手边的古砖,饶它这般坚硬,仍旧免不了岁月的侵蚀和偷盗者的刀撬斧凿。数百年下来,当年的风采早已风流云散,留下残缺的美丽仅供后人凭吊追忆。
; f* l& C" W6 R0 S塔的左右,各有一座珍贵的石碑,比一般石碑宽阔,右侧的正面刻鱼篮观音像,背面刻关公周仓像,左侧的正面刻紫竹观音像,背面难以看出雕刻印记。两座石碑均有“大明万历丁亥年造”字句,人物刻画传神,并且可以看出历史上这些刻像曾被反复印拓。
- B1 o7 O" Q0 ]两腿走酸了,站累了,缁衣人在塔阴择地而坐,一边休息,一边对着宝塔巨大的身姿出神……
; S! m/ h7 M/ f0 FANG="EN-US"> " _5 i1 H: H+ p, B9 X
跨出围栏,在离开慈寿寺塔的路上,缁步步回头,依依不舍。渐行渐远,眼中宝塔的影像越发挺拔,雄浑,虽然它的高度、体型远不及附近的现代化楼房,更不及远处刺入云霄的中央电视台,但是它却显得特别的拔地而起,它的美丽比那些高度、体型的胜者更能打动人心。它是静默的,也是有生命的的。 ' F" m# |! Q# I( z# B
昆玉河上,一艘游艇自南疾驶而来,雪白的浪花打碎了慈寿寺塔的倒影……船去波平,塔影依旧完美。
: O* Z' `+ }3 h7 [ , `4 s2 b! l! {( W, I
6 X! v# l5 w( P) t7 `9 I ~ o!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