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发三副照片,因周六出去,暂时先发一副) 9 ?6 ~# R$ ?# s0 z3 ^2 O
如今的北京高楼林立。楼并没什么新鲜的。相较之旧京,传统意义的楼房并不多。国朝定鼎,众多院落被拆毁或面目全非,不过因楼的建筑面积比较大,比较难拆,而相对平房较为实用,留存下来的倒也还有些。不过还是有不少的四合院内的楼房永远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7 Q9 f$ m t0 f4 Q ! o- @7 c' X4 e8 E
这副50年代的照片标注为张之洞别墅内的遥集楼。遥集楼原是畿辅先哲祠内的建筑。畿辅先哲祠在宣武门外下斜街40号,为张之洞创建,每年仲春、仲秋两祭京畿先哲。1935年,燕冀中学迁入畿辅先哲祠。建国后育华中学男学部、嵩云中学并入燕冀中学,成为北京十四中学。上世纪80年代,十四中改造,将原畿辅先哲祠建筑拆移到平谷金海湖。下斜街的遥集楼存世到80年代想来应有不少照片存世。欢迎大家补充丰富资料。
4 W0 g% v# v% v. } z8 C+ `! {9 S4 H - D' U4 s2 h; d F i( p
那些消失和幸存的四合院细节之四四合院内的楼
0 O1 w! F& d/ C4 f8 O2 A
顺便存一些关于遥集楼的资料。
& Y! W% ]5 }8 A$ T# _( | . Y7 d& D1 L( B) `+ Q2 e2 M( `) d9 f
清人张元默的诗.
辛酉九月十九展重阳日从郑斋夫子登陶然亭感赋二律即次夫子重九登遥集楼韵
一角西山送晚凉,霜风飒飒倚斜阳。时逢阳九秋笳怨,节近冬初夜漏长。 子美放歌非纵酒,义山惆怅是清狂。华云缑鹤论诗品,意绪萧閒接混茫。
鹅鹳纵横角与张,中原龙战筮玄黄。西京文物思丰镐。东海舆图失乐浪。 黯澹鞠华留晚节,丛残芦荻散幽香。黍离行迈王风降,迹熄无诗孰补亡。
! u$ u$ u* m0 Y3 t/ W / f+ \8 z3 }0 M" K) w
朱自清散文《看花》节录
" z, c J" V* d; c& Z) f5 ]; r2 x ]" @ ! a0 z# x- a! C" Z6 X2 Q+ u; C) ]
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
6 E p K0 q) ~- p) H" }
2 D: }' a7 i& O$ ]# ]畿辅先哲祠崇祀先哲牌位 ) ?: |4 D1 p% i* Q& t7 f
b, u: J% n& }6 A# H) h-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