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q$ ?8 t- W% Q6 z 以下是转贴: / X: i! P& ~+ Y
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病逝于2001年5月21日。她的骨灰盒一直摆放在家里。孩子们有个想法,何不将她的骨灰盒和老舍先生的骨灰盒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合葬在一起。这个想法和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负责人交流了一下,他们表示理解。老舍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是1978年6月3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的。以后其骨灰盒一直安放在革命公墓“一室”。前去祭奠要憑家属证,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
, j8 _4 n% q. }: w: G# A 当时,还提出了两个想法:一、由家属自行设计一个别致的墓地,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精致、小巧、朴素,有个性、有寓意,搞好了可以起个带头作用,让以后的名人陵墓都渐渐向艺术陵墓发展;二、一切费用,包括土地费,由家属出。实际,调查研究自八十年代初就已开始了,参观了许多国外著名文人的墓地,照了相,参考了不少书籍,还几乎找遍了北京境内的文人墓地。征得市领导部门的同意,这个计划得到了正式批准。开始启动。 $ D" A% ~6 A# y3 P; `
那是2005年。由设计到施工,经过连续十五次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现场直接参与,终于,在当年8月23日陵墓正式落成,并举行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小型揭幕仪式。
! D4 z" [0 Y) K4 g7 I7 B/ u' I 这个陵墓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东部一区,在由北面数起的第四行的最东头,占地九平米。这一行原是五十年代的已故文人墓地,有蓝公武、彭泽民、柳亚子、梁希、还有越南的黄文欢。其北边是谭平山。 & `: U( U9 p- v
墓地的北侧和东侧用白汉玉石块筑两扇矮墙,呈九十度角,有1点2米高,厚30厘米。北边的墙上刻着老舍先生和胡絜青先生的名字,用各自的签名笔体,还有他们生年卒月。东边的墙上用一朶胡絜青先生画的大菊花的浅浮雕做袝底,其上再刻上一句老舍先生的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墙上所有的字都用绿漆描绘,以期醒目。
1 |7 @+ ?! x6 U8 l( ~# L B. g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入会誓词》,里面有这样的话:“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实作到了。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了,这是新的机械化部队。我这名小卒居然也被收容,也能随着出师必捷的部队去作战,腰间至少也有几个手榴弹呀!我没有特长,只希望把这几个手榴弹砸碎些暴敌的头颅。生死有什么关系呢,尽了一名小卒的职责就够了!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这段誓词或许最能代表老舍先生的人生观、生死观。 1 P* M# b A$ f
在矮墙内,在地面上,用厚7厘米的墨绿色的花岗岩抛光石板舖地,在其左下角请雕塑家孙家钵教授雕一面老舍先生的浮雕铜质侧面头像,直接镶贴在石上,然后,以头像为圆心,浅浅地在石头表面刻上一圈一圈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宛如漪澜。墨绿花岗岩下面是墓穴。 2 u& N" X! k- S( I; C
老舍先生不幸去逝后是没有被允许保留骨灰的。在他的骨灰盒里代替骨灰的是他的一副眼镜、一支钢笔、一支毛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的他的血衣殘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