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 X6 t" f' m' y7 v $ `$ c- N9 p5 c- u& J
 . x5 J8 {5 B6 C2 c
5 D: g) h1 b# n, ?2 n. }
1,那个花墙,1999年,50周年大庆粉饰刷灰色之前,一直是浅黄色的,与昔日新华门配套。因此我的文字一直称其为“花墙”,不说灰墙。 # G" R8 g' I; Y
2,督办京都市政公所,位置相当于上图。首任督办,是营造学社创办人朱启钤。后来改为公务局,总工程师是华新民的祖父华南圭。 ( _5 ]: O4 ~' M
3,民国初期,市政有4项新政: & H6 \6 v4 U5 n+ P
一,修路以后,为了防止路旁商家侵占路面,路旁竖立标志石,称为“半截碑”。
& x- ]) ~) V' A( W% T" e# U, r8 V二,路旁种树。 * I) J" G' X& W0 ^5 j, {/ L
三,路旁设水缸,清水泼街。很多民国街景老照片里都有水缸。 $ F; a& k$ `% }5 _
四,修筑沥青道路。
0 l5 j% |0 [9 R0 n6 Y a以上4项,合称“截树缸道”,被不满统治的老北京人篡改为“劫数刚到”。
3 }+ M2 z- @# l看见了您图片里的“半截碑”。有趣啊。 ! A- Y* z. g% H6 ^
北京人的嘴, 8 T, J) {* j% L
某定人的腿。真能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