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 L) e8 Q0 i0 X% d
$ d! M' c& R2 E8 n( E0 b
/ k6 `' e b$ F: L3 n1 b7 d" f1 J102,原号192,南半截胡同(此文原载《消失的胡同》) * U T) |3 f8 i( x0 H/ {
南半截胡同,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大街西侧。明代属宣南坊管界,清代胡同东侧属外城北城辖区,胡同西侧属外城西城辖区。 8 l8 l4 P! ]7 a1 z$ p
南半截胡同与北半截胡同原本是同一条胡同,但中部不是直接贯通,而是两个“半截”会合处有东西向的错位,明代合称半截胡同,清代分称北半截胡同和南半截胡同。菜市口一带在清代设有许多供外省举子进京会试居住的会馆,也有许多汉人官员和文人雅士的宅第,南半截胡同就居住过许多名人。
0 n# n# w/ y1 A: e《光绪顺天府志》记述,南半截胡同旧有七间楼,相传为明代严嵩别墅,北半截胡同旧有听雨楼,是严嵩之子严世蕃别墅。清初高官王熙在南半截胡同七间楼一带营建了跨越数条胡同的宏敞富丽的怡园府邸,时人评论怡园假山奇石之妙有若天然,那是由叠石名家“山子张”叠造的。明清时期称假山为“山子”,北海琼华岛在金朝满山堆砌着从北宋故都开封运来的太湖石,形成一座庞大的假山,明代就称其为“大山子”。《红楼梦》也提到大观园风景由“山子野”设计。“山子张”名叫张然,康熙皇帝的御苑畅春园、玉泉山静明园、西苑南海瀛台的假山都是由“山子张”叠造的。 3 Y @; r- M+ [3 S! \. U
《清史稿·王熙列传》记述,王熙是北京宛平县人,父亲王崇简是明朝崇祯十六年进士,后在清朝任过尚书。王熙是清朝顺治四年进士,历任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他的两个儿子均由顺治皇帝命名。顺治皇帝死于皇宫养心殿的那天夜晚,召见王熙起草了遗诏。康熙皇帝即位后,在吴三桂起兵造反之前,王熙就曾建议裁减藩镇兵员。吴三桂造反之后,王熙又建议杀掉在北京做驸马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绝吴三桂“老贼之望”,因而获得了康熙皇帝深切的信任,受命管理密奏本章,成为首名参与军机的汉官,平定三藩之后被提升为正一品保和殿大学士。 ( [! a; ]+ d+ @, Z( T
到过南半截胡同的清代名人,还有《明史》纂修官毛奇龄、《人海记》作者查慎行、《日下旧闻》作者朱彝尊、《香祖笔记》作者王士禎、《宸垣识略》作者吴长元等诸多重量级文坛人物。王熙死后,怡园好景不长,乾隆年间知名文官汪由敦在一首咏王熙诗篇的注文里说怡园已毁废数年。嘉庆年间戴璐《藤阴杂记》说怡园“此后房屋拆卖殆尽,尚存奇石老树”,皇帝赐予的“曲江风度”匾额也被弃置于荒草之间。 ' T" H: f; r. a: P
《光绪顺天府志》记述南半截胡同有山会会馆,“山会”,指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和会稽县,山会会馆后来改称“绍兴县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在南京成立民国政府,蔡元培任教育部总长,鲁迅应约入教育部工作。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南京政府北迁至北京,鲁迅亦来到北京,在绍兴县馆居住了7年。 0 i) e& K( [1 @$ ~$ w6 a+ h
《鲁迅日记》记述,1912年5月5日下午3时半,鲁迅由天津乘火车出发,晚7时到北京,夜宿于菜市口长发店。5月6日上午入住南半截胡同“山会邑馆”(正式名称是绍兴县馆),然后乘骡车去宣武门内教育部街的教育部报到。鲁迅晚间在会馆卧床才半小时即发现臭虫三、四十只,只好睡到桌子上。5月7日夜饮于广和居饭馆,晚间更换了床板才得以入睡。5月10日首次到教育部上班,“枯坐终日,极无聊赖”。5月12日是星期日,鲁迅首次去了琉璃厂,“历观古书肆”,用5元8角钱买了一部《纂喜楼丛书》。6月,鲁迅去了西直门外万牲园(即今动物园),前门广和楼戏院,天坛,先农坛。鲁迅先后住过绍兴县馆里的藤花馆和补树书屋,在这里写作了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后来收入作品集《呐喊》。
/ g3 [9 h5 P' z) s; `# R+ c鲁迅多次在琉璃厂逛书铺,购买了大量书籍,因那时单身住在北京,还有多次去广和居用餐的记载。《燕都丛考》记述,广和居是创建于清代道光十二年的老牌饭馆,位于南半截胡同和北半截胡同之间,距绍兴县馆极近。清末住在菜市口东边米市胡同的高官潘祖荫,曾多次到广和居用餐,并为广和居传授了家乡苏州吴县的清蒸鲤鱼做法,此后成为广和居名菜,称为“潘鱼”。以翻译了《茶花女遗事》等上百部外国小说而知名的林琴南,曾住过菜市口北边的校场口芝麻街和永光寺街。林琴南每次到广和居用餐时,伙计都请他将所点的菜名写在特意准备好的荣宝斋宣纸上,然后装订成册,以资宣传。
. k! m* S9 C }& c5 n扩建菜市口大街时,北半截胡同因位置偏东,东侧房屋被拆除,仅余西侧半边胡同,南半截胡同则得以保留。
9 q, t0 S2 f6 {& Z( g3 N胡同南北各半截,潘江陆海倾才学。补树屋前听呐喊,藤花馆外日影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