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原文如此分段:
( q" e1 O# _( U- z6 k& \& A! k/ N& w1 Q# C" e" p4 Q# q
大学生东东枪(笔名)近两年前的一篇文章(今天仍然适用)
) T2 S1 o+ i2 x$ ]2 O( O+ J! a. D6 q& c) I1 S
& }9 w0 t( N* T: w: v. S. b, L5 A" N; n
, M* `4 I. Y) J* H) [& X 我不是北京人,但是到2003年的九月,我已经在北京待了三年了。我喜欢 北京,喜欢北京的红墙碧瓦,也喜欢北京无数漂亮的门楼,硬朗清秀的四合院,一如我喜欢京剧,喜欢相声,喜欢曲艺。我喜欢去东西琉璃厂看那 些真真假假的古董,去荣宝斋看看字画;我喜欢去大栅栏附近的茶楼里听 相声听鼓曲看京戏;我喜欢找个下午去国子监绿树成荫的街边走走;我喜欢在地安门附近的小胡同里闲逛,去那些深藏在胡同里的剧场看话剧,或者干脆就是去在到处可见的名人故居门外看看那些带这些神秘久远的风尘气又如大家闺秀般静守原地的青砖门楼。
9 \: F6 c H; m6 b& N1 q0 ~ 当然,我也喜欢紫禁城的红墙,喜欢午门东面护城河边的安静,但我相信,除了那个赭红色的北京城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青灰色的北京城的,而这个青灰色的北京城并比那个红墙碧瓦的北京城逊色。我也相信,同我一样用这种方式爱着这个城市的人很多。也许只是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已。
7 F! ^* O0 k) }# I3 ^ 但我觉得,我们的这种爱是无比正当的,也是绝对不容藐视的。同样,那些房子里的居民们,那些老人,孩子。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这也是无比正当的,不容亵渎的。
' k) i m: Y; d 四合院被野蛮拆除的具体原因我们不清楚,这里边谁是知情的,谁是不知情的,我们也不清楚,这件事情网罗住了多少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我们也不清楚。我们不清楚的太多了。我们清楚的只是雕梁画栋的建筑成了废墟,而其中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在自己的家中挨打! , x# m% S1 G7 I$ M
几百年时间精心营造出来的城市,不能在几十年之内就被我们如此盲目的捣毁了。我们不该做这样的事情,也不该容忍这样的事情,否则,我们的后代不会原谅我们的。
7 L- ]- N# _( i- a 我们可以先不谈什么文化传承,谈什么首都风貌,谈什么二零零八谈什么历史名城谈什么中华民族,我只想说,我今年二十一岁,我只希望我的儿子在二十年后还能如我一样拉着女朋友的手在青灰色的胡同里走走。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异想天开的奢望。 / d. S; n; F: m. I! P
自然,我也见过北京如今的小胡同里众多老四合院居民拥挤不堪的居住现状,我也在前门外的小胡同里走过若干次,就算仅仅用常识判断也能知道北京的众多平房居住区确实需要拆迁修整,但是,这个过程为什么不能理性一点?科学一点?严肃一点?能不能不要这么盲目?不要这么野蛮?毕竟这还是天子脚下的京城、首都。毕竟这还是声称要让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的城市。毕竟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
. G: T4 _% {: k9 _* q8 L# G8 w 几个小时之前,我把我看到的那些文章转贴在了西祠胡同的几个版面上,帖子的题目叫做:“东东枪一问天下志士仁人:面对如此行径,我们不应该做点什么么?!”
/ _. g6 L7 t0 J" u. Q& J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不用回答的。我们自然应该做点什么。那接下来呢。
$ M' y- R/ y8 _' | 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如此行径,我们到底应该做点什么?! / o2 }' z L; @( q: O5 S
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做这样的发问。连北京市委书记市长的揭牌都不管不顾了,连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宿舍都拆了,连梁启超的孙子都被挡在大门外了。何况我们!何况我这个小小的大学本科生。
( C$ q1 ?8 Z9 G9 Q0 Q 也许真的没有人能做这样的发问,正如没有人敢于并乐于向那些拆除四合院的凶手发问。因为谁都知道这样的发问到底能有什么意义。我也知道。
& S, F* X# b% {/ i) g J6 i: d 但是就算一个发问的人也没有,问题还是在的。
+ C1 v+ C+ L) U8 C2 R* D, p 所以,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切实的想一下,对于这样的野蛮行径,我们到底应该做点什么?
2 Y. h" ?$ K* N: l1 ] 其实,我觉得还是有些事情可以去做也值得去做的。 , I( M+ G8 A& ?6 v+ t
不是有人搞了万人签名去反对京沪铁路使用日本技术么?难道那些无辜地美丽着的四合院就不值得我们这样做么?
. T2 ^5 J4 ]$ A( O) r 但是,坦白的说,这已经超出我的决断能力之外了。我的阅历和能力决定了我只能故作镇定的在此提出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则需要更多更多同我一般不忍心看到这样野蛮粗暴的行为继续下去的同仁们。
) m) ?" K/ D% I1 K, t q" e 我很遗憾,遗憾我没有再更早的时候得知这种行为正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里,我所处的国度内发生,遗憾我当时只顾着捧着相机去拍摄那些漂亮的建筑而没有关心他们的命运以及与此相关的我们的命运,甚至,我非常遗憾我没有在这一期南方周末刚刚印行的8月7日就看到这些文章,因为我不知道在这三四天的时间里又有多少院落被拆除摧毁。 0 V+ J' K- k$ v& _; i
所以,我觉得这种遗憾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的遗憾,我们大家的遗憾,所有北京人,中国人的遗憾。
+ u) ^4 f' {2 [' j* L$ Y, t 所以,我万分真诚的呼吁所有与我一样对如此众多本该成为博物馆的建筑遭此劫难的朋友们,所有与我一样不满于这种野蛮盲目的行为的朋友们。
$ {: {) {. T4 x" v 让我们群策群力,用适当的行动来制止这种行为,哪怕不能挡住一寸寸前进的推土机,哪怕不能留住所有的四合院,哪怕我们所作的只是亮出我们对于此事的态度,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 8 R/ L5 X1 t8 K
至少,我们可以让一些人知道他们所实施着的行为与现代社会是何等的不和谐。
4 }. g {1 z J; M# F( V+ |0 K% x 至少,我们可以让一些人知道他们已经犯下了滔天的罪恶。
& l2 w! T, C ]/ Z. d' {" ]% f( r; u' C 至少,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他们应该何等的珍视与热爱他们所居住
9 u1 L" P+ V6 }- B' s的这个城市。
* R s( O2 q# g8 b/ { 那些建筑是不会说话的,那些几百年来历尽沧桑砖石图姆是不会说话的,那些植根于胡同之间院落之内的花草树木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我们是会的。 ' X# `& O% {2 s: g% H( t* X
我曾经有幸在我所在的大学聆听过梁从诫先生的一场讲座。讲的是环保。 6 g1 W- U2 C5 n5 d$ g6 S4 F7 o! S
那天陪同去的还有梁先生的夫人。讲座开始时,梁先生放开夫人的手,缓步,优雅非常地走上讲台,独自站在讲台上,像一个孤独的斗士。 ) c9 ?+ S0 y3 ~
我 知道,这样孤独的斗士还有很多,比如在我的家乡天津为众多的老房子留影作传的冯骥才先生,比如为四合院奔波呼号的华新民女士。
, Q, o5 w/ g; M- S5 y/ @ 于是,我觉得,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的行动真的毫无效果,至少我们可以让这些孤独的斗士不再那么孤独。 1 V" \1 C& u3 ]
8 [& y& C3 W) Z8 k 所以,如果有任何关于保护胡同和四合院以及其他古建筑的官方或民间组织,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 N- v- ]8 A3 s& L9 ^' k
所以,如果有任何关于保护胡同和四合院以及其他古建筑的任何形式的正当活动,我愿意参与其中。
) E( {! W" q( T# a' o% M. ~ 所以,如果有任何人有想法且有愿望在近期做出一些实际的行动以阻止或减轻当前对四合院的破坏。请与我联系。我愿意全力以赴投身其中。 6 m( K* G7 W, q1 j2 u
所以,如果有任何人想寻求关于开展以上保护行动的合作,请与我联系,我愿意献出我的绵薄之力。
. D( H1 a- ^8 y8 W- Q$ Q 我刚才说过,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学本科生,学的也不是与古建筑有关的学科。力量,经验,都有限的很。远远不足以担起阻止破坏四合院及相关文化遗产的重任。但是,我觉得,做一名马前卒还是可以的。 3 I, `! ]" u/ N# C: ]. I
再次恳请各位仁人志士关注对北京四合院的破坏行为。恳请各位能人高士出谋划策,积极采取行动,阻止这种破坏的进一步恶化。
1 B% ~3 T/ K+ h5 J/ |* ]7 p
* u; X {* G/ o7 `. _% s % r) O s; f" e/ a9 Y
/ ~ @6 o& I) ]- ^3 M0 B* E 东东枪 & x+ h& H( k% Z: W. q" ?, A
2003年8月12日凌晨 草就
, u5 N$ Q/ c3 a1 i% f ( Q$ l3 h; p* t6 u
8 b3 n3 m6 W+ W8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5:04: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