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m. ?5 A/ Q- [3 k, S- e; | 8 L4 F$ ?1 J0 C/ V5 |& b5 r
{3 M! L( p# ?+ e1 g5 C
3 b. A' a$ D2 b; V" u8 ?% v
+ \, E8 v. ]2 V6 S3 M' Y& P& y, R' [
赖声川教授主题讲座简讯
时间:2009年5月8日(周五)晚19:00—21:00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人物:台湾资深戏剧人赖声川教授,资深制作人袁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各路媒体记者(《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 广大观众(包含本人)。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北京表演工作坊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赖声川:创意.戏剧.人生》
本次活动其含义有,一是为2009年北京大学文化创意“未来领袖”创业大赛系列讲座。 二是美学散步文化沙龙的相关活动。 三是赖声川教授编导的经典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再度登陆北京大学做一个铺垫宣传。
得到本次活动的通知,十分偶然。出于对相声以及所谓“相声剧”的关心,所以在接到通知后,临时决定去看看。在到达现场的时候,媒体、观众已经满了。所谓的空坐都被各种物品占上了(占座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媒体席上也有不相关的人员占据着。很多人没有座席只能席地而坐或者站着听赖教授的讲座。本人也有幸成为站票的一员(本次活动不发票,不售票,更不卖挂票。呵呵)
开始是赖教授介绍自己的艺术经历,有些以前通过不同渠道已经略有了解。包括戏剧,“相声剧”,他的创意,即兴集体创作方式以及他编导的几部重点戏剧以及电影。作为一个戏剧家,创意专家,以及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人,赖教授的演讲给人许多启发。其间,他还多次提到和他合作过的优秀演员李力群、李国修,金士杰,冯翊纲、宋少卿等的故事(好象没听到倪敏然的名字。呵呵)非常详尽。总之,赖教授的讲演很有新意,并且非常有深度。
下面是交流时间,赖教授对于观众以及媒体的提问,娓娓到来,回答也非常详尽。 本人由于时间所限把问题压缩了,是这样的:
戏剧方面的问题:您是否看过孟京辉导演的先锋戏剧,以及比较受大众欢迎的“开心麻花系列”戏剧。您如何评价这些作品? 赖教授由于工作原因,非常敬业,所以对这些戏剧少有了解。但他与孟京辉导演曾经有过合作,在艺术上是有过交流的。
相声、相声剧方面的问题:对于当前相声的尴尬局面,您有什么建议?相声剧何时能像您的《暗恋桃花源》一样走进北京大学? 赖教授回答,对于内地的相声还缺乏一定了解,所以不便回答。对于相声剧进北京大学的问题,需要有关方面邀请,才能按照有程序进行。
虽然,对于相声以及相声剧的问题,赖声川教授没有回答太多。但他对于相声的理解使我很受启发:“那就是相声作为一门艺术,在遇到困境的时候,需要自我改进,变化,以适应市场和观众对于这门艺术的要求。”(大意如此)这使我联想到中国相声百年来的发展之路,无论是1950年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歌颂型相声,在到近些年来的恢复传统,重归小剧场以及包括宝岛台湾自魏龙豪、吴兆南两位前辈之后,台湾相声一度断档,没有人去说,这才出现了赖教授为代表的“相声剧”、以及包括冯翊纲、宋少卿等台湾相声的有声力量。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业余学习相声的爱好者,赖教授的话使我感慨良多。。。。。。另,赖教授的讲话中,我记忆最深的几个词是“公益”,“创造力”,“集体即兴创作”。。。。。。
附录:
赖声川教授个人简介: 男,剧作家、导演。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台北国立艺术学院前院长,教授。擅长以强烈的创意吸引观众涌入剧场,带给剧场以新生命,以其独特的集体即兴创作方式推动了台湾现代戏剧的发展,并“总能拨到无数观众的心弦”。其二十七部原创剧场编导作品包括《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如影随行》等。
(原创报道,谢绝其他人抄袭转载,如发现有雷同,请相关人士文责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