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5 B+ O$ ~$ J, A
) a5 ~7 j' K' ^- s# `+ Z* N
1 W0 k( Z, O6 j7 s7 P8 O: \& T 上次的怀柔旺泉峪长城之行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首先,在我走过的长城中,除去维修过的长城景区,这段长城不仅是最原汁原味的,而且施工的质量非常高,即使有些残毁,也多半是自然损毁,鲜无人为的原因。其次,我是第一次在敌楼中看到了修建长城的施工碑。然而唯一遗憾的是,在旺泉峪长城的东段,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北京段长城的一个标志点---北京结。北京结海拔将近1000米,有一棵松树傲立在长城上。本来想一口气冲上北京结,因为时间已晚,估计从旺泉峪一上一下,可能需要2-3个小时,现在冬天天黑的很早,只能做罢,心里想下次一定要登上北京结。
; ~! B! h2 N1 X+ r4 I& }% X; S 8 I9 V/ W% O J8 q: @6 i
这次我又和上次长城之旅的同伴谢老师上路了。因为上次我们已经完成了旺泉峪长城的探路工作,所以北京结之行的前半段路速度明显加快,依此是熟悉的券门登上长城,经过上次遗存施工碑的“玉石楼”,前方还有一个完整的3*5的敌楼,从建制和保存程度看完全不逊色之前的“玉石楼”
% h. ]2 d R* J8 q, } - J7 u9 ^/ D( ^ ], W
看,洁白的基座,两条长长伸出的“雨水沿”味道十足:
登临长城"北京结"
6 K, q+ [, A( i% `# ] ' L+ ~/ u9 M$ I7 L4 J7 S) ^
) M s- c. |, U
" v9 {% V8 `1 d长城外侧的山头上还有一个“了望台” ) x! G) N- t. k
登临长城"北京结"
, F- g: f; o+ z( c; ]
9 a* n# L4 Z) z4 p
这个敌楼上部还保留了“楼橹“一面墙
登临长城"北京结"
! I, n. e7 o. @3 J
* s# T4 d1 V# S3 t" `; Q3 A y& d! i8 U# y# p
继续往前,是一个类似“立交桥“的长城结点,右侧是我来的路,左侧的长城伸向东南
4 Y& z/ w; G) ^: Y( I: U方向一段数百米就自然消失了,这段称为“耷拉边”,起到了二此防御的作用。正对的 2 w( G( c) M4 P2 t( U, F
台阶是通往北京结方向。门洞高大整体,赞叹古人的聪明智慧。
/ |) x" W1 w7 c) M6 a. I+ w# l- g
登临长城"北京结"
, R8 K; F( q2 _
L0 }& x/ Y7 L
7 j9 B4 \' L' F+ @& L8 W! K
过了“立交桥”一路下降,不过敌楼和墙体已经损坏的比较严重了。
) Z0 H1 p( w5 [ L" ?
登临长城"北京结"
登临长城"北京结"
9 K4 [* H' _" v3 \, ^
" o% ^! O3 u0 _9 W % g4 b' L3 y& G+ @
现在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山顶上的“北京结”和那棵标致性的“松树”
登临长城"北京结"
登临长城"北京结"
7 h$ D9 Y; a( a8 A" y, {
' z* x1 c T# a+ ~5 ?# `( {! ]这一段长城有些路段坍塌严重,但我们一直完整的在长城上行走。
登临长城"北京结"
登临长城"北京结"
6 \; V) i6 s; k% v 9 `& d+ x) ]/ o# t
. t; ]+ E6 w2 B" _+ E8 O: V长城垛口上的一只小山雀
登临长城"北京结"
! y$ |. y! y$ E2 [8 ?# K9 t
9 _% n6 E) `( k* t* r 7 M8 y& F6 j6 Q3 G5 ^
一鼓作气,冲上了“北京结”,这个劵门外,就是北去的“外长城”,长城下降到底后蜿蜒爬向“九眼楼”方向, % c% q# r' g9 }
那里在明朝已经属于“宣府镇”管辖,称为“外长城”。券门再往东去就是大名鼎鼎的“箭扣长城段”
登临长城"北京结"
: q) |& p: G! s$ ?! I% Z0 L
8 M; N: j6 d7 M- F9 ^' |. j
5 D' m+ V* o, k3 i) d6 ]0 O9 Q
登临长城"北京结"
. L# b3 w8 e: a& I2 Z5 e9 v F! F* s3 Z# q6 y
) k% |: Q6 p$ W: d2 z5 V2 \9 W3 k
6 O; m0 u2 Y3 q! t松树下留影,“旺泉峪---北京结”之行顺利完成
登临长城"北京结"
6 q9 K7 p' o& Z0 ^5 C" U" O
# p! d; L' z. K5 H0 v" Z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