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55|回复: 10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5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5 a: r/ W/ ~( @& D8 G2 }) Z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

4 K6 w8 K# [$ a) H8 f

提起崇外大街只要要您是北京人或来过北京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今天的崇外大街得名于崇文门。崇文门是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原称文明门,明正统四年改称“崇文门”。历史上由于这一地区位于北京内城之南的东半部,北靠皇城,西接天街,东临运河,交通方便,适宜居住,所以逐渐形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以后先后建有正东、崇北、崇南三坊。崇文门又称“税门”,是因为这里曾设有税收管理部门,负责前三门外市场税收。明朝政府疏通了通惠河,漕船可以自通州经运河直抵北京城东南隅的大通桥下。这样一来,临近运河码头的崇文门外地区遂逐渐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过去的崇外大街就是指崇文门脸向南到蒜市口,后来城市改造打通了南路崇外大街就此延伸到今天的红桥。过去崇文大街林林总总的有不少老字号和商铺,明清时期,崇外地区的中药业已具声誉,清嘉庆年间,药界曾在崇文门外兴隆街成立药行会馆,到光绪年间遂就会馆地址改组为药行商会,后来又开始依新意改为国产药品同业公会。要说在崇文大街最有名的买卖铺户当属中药行迄今已有500多年和400多年历史的万全堂千芝堂。万全堂、千芝堂就坐落在崇文门外大街一个在靠北边路西,一个在靠南边路东,中间就是花市大街西口,这两大药铺以他们其名有德寿堂药店,在珠市口东大街;驰名中外的同仁堂国药最早的一家制药作坊也座落在崇文门外打磨厂;故有“先有万全堂后有同仁堂”之说法。可以说,作为北京城药材集散地的花市、打磨厂一带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代表了老北京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史。

万全堂药店位于崇文门外大街北口路西,是一家开于明代的老字号药店。近年因扩建崇外大街,原店铺拆除,迁至天坛路营业。万全堂讲信誉、讲货真价实,药材地道,质量优良,所以在京城数百家药铺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堂中有一幅有名的抱柱联,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副对联,一直到解放以后还挂在药铺的堂中。所谓“修合”,指古代大夫配制药剂的过程,过去外人看来似乎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减一分无关生死,不伤大局,好像说的过去。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指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做事情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做的一切,上天会知道。
中药材不仅讲货真,而且还要“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味则气味不全”。同一味药,产地不同,采时不一,功效不同。万全堂除每年到河北安国(祁州)、辽宁营口、河南禹州等大药市采买外,还广用北京“地产鲜药”,如北郊山区的黄芩、赤芍、防风、桔梗、五灵脂及城内所出之益母草、蒲公英、车前子、地丁草等。并一直保持前店后厂,现时加工。为防止抓药失误,铺柜内专设“扎柜”,对每味药逐一检查,准确无误后,才印上字号戳记,交给顾客。
    万全堂的“龟龄集”、“牛黄清心”等名药誉满天下, “龟龄集”于民国初年,就在国货展览会和巴拿马赛会上拿过奖。民国期间,万全堂有京城名医杨绳武题写的对联: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足见其五百年悠久的历史,所以有人说,是先有万全堂,后有同仁堂。 



   千芝堂与崇外大街的渊源极深没人能割断。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和五花八门的小商贩曾造就了崇外地区的繁荣,千芝堂的兴衰荣辱同样扎根崇文门附近的平民百姓之中。干芝堂多年来一直与小作坊比邻相亲,无论患者穷富,来到千芝堂必能得到救助。千芝堂那是一座传统的三间门面开间两层小楼,铺内“前店后厂”的格局与其他药铺无异,但小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前牌匾上的“千芝堂”三字则是吴霭亭亲笔书写。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曾赞叹,千芝堂的建筑格局与梁上精致的彩画对研究明清古代建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999年6月,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为千芝堂撰记时提到:“秉持经营并重义利,立业为善与人,进药求真,崇信为本。”崇外的一些老人至今还记得,多年来每到酷暑,千芝堂总会在铺外搭建凉棚,免费为过往的百姓提供解暑的汤水。每到初一、十五,药店还减半药价,且童叟无欺。千芝堂药品优质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千芝堂一直是自己采购药材,自设加工作坊炮制丸散膏丹。无论是汤剂饮片还是中成药,都要经过药师们繁复的工序,运用古方或民间验方完成。千芝堂后柜有药工20多人,专门负责炮制。前柜10人则负责卖成药抓方剂。由于千芝堂以中草药饮片品种齐全享誉京城,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甚至香港、台湾等地的病人慕名而来。尤其是善治疑难杂症的著名中医孔嗣伯所开的方子,由于药味多,程序复杂,且常有短缺货或细料药,经常只有千芝堂能胜任抓药。20世纪80年代,千芝堂药店成为北京药材公司供应中央领导和使馆外宾中药的专供点,198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中央领导的中药处方都由千芝堂调剂。1992年,崇外大街改造,尽管曾被列为“崇文区文物暂保单位”,千芝堂那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楼还是在推土机的隆隆声中轰然倒地。为了保留老字号的招牌,万全堂、千芝堂为了上边一些人的利益被迫离开它“生活”了几百年的崇外大街,另寻他处谋生。与之前的辉煌岁月相比,万全堂、千芝堂的状况可谓一落千丈。特别是千芝堂那座精美的小楼拆了让人痛心不已,老北京的精美建筑就在所谓城市改造的招牌下如同垃圾一样的推倒了,当时崇文区一些当政的败家子们只要个人能得到好处、实惠拆什么都成,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奔走呼吁无法挡住千芝堂被拆的厄运。现如今人们只能通过老照片,影视剧里留下的珍贵镜头品味老北京的万全堂、千芝堂的风貌了。(电影《青春之歌》《停战以后》都有崇外大街和千芝堂的镜头。)这么有名的两个药店,受到老百姓喜爱和信任的国药店在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熙来攘往崇外大街矗立着现代商厦的“黄金宝地”上可以有洋快餐店、歌舞厅,却没有万全堂、千芝堂的立锥之地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

万全堂,千芝堂崇外大街上的老药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初中时候去千芝堂抓过中药。当时就对那小楼印象很深。
发表于 2010-1-25 0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不经意间看到菜市口的鹤年堂药店也“展翅”飞马路对面去了。原地方拆了。都没地方呆了。

@ }# h) y( h; q# I$ y( P

也许还是叫文明门好些。

发表于 2010-1-25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的领导 竟是一帮奴隶  不禁想起《宋家皇朝》里宋庆龄的那句台词 

发表于 2010-1-25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经常路过,现在整条街都已面目全非了。
发表于 2010-1-25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怀念的地方,小时候去那儿抓过药。
发表于 2010-1-25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芝堂现在搬哪去了?是不是没了.它可是崇文区保文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芝堂老匾
发表于 2010-1-29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来看看老片~~~~
发表于 2011-8-17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万全堂创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余年,是北京开业最早的药铺之一,与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并称京城四大药铺。当年万全堂店内挂着一幅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淮名士杨绳武为万全堂重饰开业写的对联,上联是“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下联为“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
      崇文区档案馆资料记载,北京万全堂药铺创设于明永乐年间,比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同仁堂乐家老铺还早200多年。又据《北京同仁堂史》,清初乐家开设同仁堂药铺的同时,或更早些还开设了万全堂药铺。

% }) r8 {( M3 A8 f8 O

  万全堂原址位于崇文门外大街西侧,是在巾帽胡同东口南高高的台阶上。20世纪90年代,崇外大街扩建,万全堂迁址。天坛体育场往南不远,马路东,一座居民楼底层,天坛东路64号。1993年崇外大街扩建,在总店原址建了新世界商场,搬到了分店,客流少多了……

7 o |0 ?1 I0 @$ Y: x

 

发表于 2011-8-17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芝堂药店开业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创始人已无考。药店起名千芝堂,是取铺中藏有千万枝灵芝之意。20世纪80年代,千芝堂药店成为北京药材公司供应中央领导和使馆外宾中药的专供点,198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中央领导的中药处方都由千芝堂调剂。1992年,崇外大街拓展改造,千芝堂转到前门大街200号挂牌营业,1999年6月迁回,租用金伦大厦,2004年4月租期满,千芝堂停业。从此,开业已250余年的老字号千芝堂在京城消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15:19 , Processed in 1.14531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