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73|回复: 100

北京话怎么能听出是城区,远郊,还是城郊结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9-30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贴子里看到,地道的北京人,听你说话连北京城郊,还是城区都能分出来

' n$ |/ G& D( b7 ~* G9 g

真是汗颜~~~~~~~

& I* Z8 ]( a7 x3 x

这怎么分啊?连北京各个区都有他们自己说话的特点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9-30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个一般的区别,

“晾衣服挂衣服那个,起支撑衣服作用的,三角形的玩意叫什么?”

这个称呼是很明显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说啊 ,甭卖关子啊
发表于 2005-9-30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听话得听音儿呀.哥们.........得听呀.打字没有用呀..

我QQ是26958137可以跟我聊呀..我是郊区的老北京......................................................

[em08]
发表于 2005-9-30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玲子在2005-9-30 9:27:00的发言: j h% l$ Q! b( n4 g2 n" D " t* H) w2 X6 b, A/ b+ @ s9 K/ [1 E

在贴子里看到,地道的北京人,听你说话连北京城郊,还是城区都能分出来

3 p8 @8 c- Q% [5 r1 Z* O, H

真是汗颜~~~~~~~

; U0 }4 A2 |/ `- D j2 {; r, m# e/ h

这怎么分啊?连北京各个区都有他们自己说话的特点吗?

% I0 O1 q" Z i/ x' ]" v! W [, E

: }3 J; b& j4 v( L5 i2 Z

我觉得怀柔那边的话音就比较有特点。可能是周围怀柔人比较多。北京把式说的没错,其实也不是语言上有什么太多不同,主要还是声音上有区别。

4 K$ m2 W2 o- y' r, j8 c

现在人员流动性太大了,再加上普通话的普及,没有原来那么明显了。我的学校没有外地人,同学都是来自北京各个区县。注意听还是能听出来的。

发表于 2005-9-30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海淀郊区住,不同的乡说话都不一样。有海淀的朋友可以跟我聊聊。。。

我家和昌平区只隔一条河。说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有意思极了

发表于 2005-10-2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听就听出来了~
发表于 2005-10-3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12530205.sina.com.cn/play.php?id=601504000000000710&rid=1&type=1

$ D: J4 g: P2 Bhttp://12530205.sina.com.cn/more.php?list=5

发表于 2005-10-4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除了内外城和部分地方,其他地方的都有口音. 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就不用说了.顺义昌平通县大兴房山门头沟相对好一点儿. 海淀朝阳石景山儿丰台的部分地区和老城的口音差不多,但是大多也不太一样. 不过密云有个地儿口音是纯正的京片子~

发表于 2005-10-10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郊区和北京市里的说话一听就听出来

我觉得 大兴 通县 内边人说话口音特重

发表于 2005-10-13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听音还可以听词,许多词用的都不一样。

比如,在丰台区有地方可以说“早清儿”,但是有地方的人就不说,比如有些西城区的。

还有除了说“抠门”表示吝啬,还有地方的人说“qu二声”。

每个地方都有所谓的“土语”,交流广了就不存在了,不是绝对的。

发表于 2005-10-15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北京旧城周边的许多郊区都是八旗没落子弟及后裔。比如带 旗 字一些地方,蓝旗营什么的,是以前八旗军的驻扎地。

其实从历史来看,正经北京人,都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契丹,满,蒙,回等。

发表于 2005-10-15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下布武在2005-10-4 21:25:44的发言: ( E J& f" f6 }% f: J# m 1 q7 F. v, ]. P' J' t+ b

. 不过密云有个地儿口音是纯正的京片子~

! G2 ]. b4 J3 ^: x

这是哪啊,我特别特别想知道,我平时挺研究文化,特别是北京文化这些东西的,能告诉我吗,谢了啊

发表于 2005-10-26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娃娃在2005-10-10 0:09:18的发言: ' i7 i7 N6 [' ]2 f( z) Y2 X, }/ y, @

郊区和北京市里的说话一听就听出来

% A* e$ r( [2 a! G5 G

我觉得 大兴 通县 内边人说话口音特重

* x0 ~" }6 O3 O( c4 u" U 8 K8 e; T# L! T& r7 N% P 那延庆,平谷的就不是北京话了
发表于 2005-10-26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口音一般说的是南城的崇文宣武和北城的东城西城
发表于 2005-11-27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昌平通县什么的,听不出来

我们班以前有昌平通县的,我一直没发现是北京的

发表于 2005-12-4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口音了!!以前远郊的都属于河北省!
发表于 2005-12-17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4城区的胡同儿里特多啊。
发表于 2005-12-17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儿里的老北京土话特多啊, 我就有这个感觉,只有去了那个地方才有老北京的感觉。
发表于 2005-12-22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娃娃,其实我们通县人口音不重,有山的地方才有口音,北京顺义,通县,大兴人说话还比较接近城里的
发表于 2006-2-10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区域在口音上有些细微的区别

交通不方便(隔山隔水)容易出现口音差别,老北京"四九城儿"里,基本相同, 东郊至通县,西郊的海淀一带因为驻扎大量八旗士兵和家属,口音和城里差别不大. 可是往南不用到丰台大兴,往北到昌平就有明显口音了.至于怀柔顺义延庆密云更是差别明显.表现在词汇的读音和使用上.
发表于 2006-2-10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区别,某些字儿,城里发音几乎没有咬舌头的,而城外就得咬。
发表于 2006-2-11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也许解放后出生的北京人不信,早年间,早晚天天还关四、九城门的时候,真的城里跟城外的人说话口音就有区别了!离城五里外的人说话区别就很大了!
发表于 2006-2-13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得听音,光写是看不出来的
发表于 2006-2-17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以听出九城不同的音,永定门那儿和西直门不同;宣武门附近到菜市口和崇文门花市不同,得胜门--后海与安定门--小黄庄也不同。这须体会不单语音不同,说话神态,作派也不同。
发表于 2006-2-18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有的都有点听不太懂!城乡差异啊..
发表于 2006-2-18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工体一愤青在2005-10-26 17:34:19的发言: ( P! Z# b! Z. A/ E' }3 `- O+ r' ~> 5 K( }: e7 |4 C3 l | y# f$ w+ a1 Q# j1 o' p% A" _8 ]7 @+ B \那延庆,平谷的就不是北京话了
. |( H& y, c) d1 @/ e) E5 s: @, V

都包括了 怀柔 大兴 通县 平谷 延庆 门头沟... ' @6 E5 [$ R. K' |/ k

真的有口音

发表于 2006-2-18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ogolei在2005-12-22 12:21:30的发言: ' X; o- }5 y: k9 f. e娃娃,其实我们通县人口音不重,有山的地方才有口音,北京顺义,通县,大兴人说话还比较接近城里的
) a( u0 y2 h+ [! {3 w7 U" [

S" |5 G5 y0 Z6 e; n2 g

接近不等于没有,反正我听的出来=.=

3 J- q5 A. W0 u( `

没别的意思啊

发表于 2006-2-20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似乎拆迁有好大一部分都到通县了,据说那里有真正的老北京话。
发表于 2006-2-21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南城人说话的味儿较比的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03:51 , Processed in 1.55558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