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 R0 }8 `. R/ u2 o, u
九、元霄之夜举国狂欢
, }6 Q% s8 h, t% [4 c* V) a4 U明代《酌中志》作者刘若愚说,明代的元霄,“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团者”,听起来与现在的元霄相同。刘若愚还说,明代过年吃的饺子,称为“水点心”。
' \+ m8 B) z. M- T0 \- t, F7 L明代北京的灯市集中在灯市口,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日,有十天灯市,白天卖花灯和百货,夜晚则万灯竞放。在此期间,灯市口临街的酒楼都爆满,每日租金高达数百串铜钱。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述,那时的花灯有烧料夹画灯、五彩纱灯、麦杆通草做的百花鸟兽虫鱼灯、羊角灯、纸灯,还有用绸缎制成,外面再浇水冻冰而成的冰灯。
7 T w- ]7 o. @. k/ F* h清代因禁止在内城开办游乐场所,灯市转移至南城,以正阳门外西河沿、打磨厂、廊房头条、大栅栏、琉璃厂等处为盛。街头还有舞龙灯、扭秧歌、盘杠子、跑竹马、扮大头和尚等百戏杂技表演。平时不能出头露面的妇女在灯节夜晚也结伴逛街观灯,她们逢桥必过,称为“走百病”,还要去正阳门摸门钉,说是能生男孩子。
4 W% \6 L$ r& R* @! v" u" z小孩们一边逛灯,一边唱着儿歌:“杨柳青,放空钟(空竹)。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 7 G; ~# u, ? j( h& w
十、民间、皇家过年都放花炮 ; Z, m4 Z8 b$ ^7 e8 d) @
过年期间,最好玩的游戏就是放花炮。清代民俗著作《帝京岁时纪胜》等书说,那时花炮的种类繁多,有双响震天雷、升高三级浪、炮打襄阳城等大炮仗,也有地老鼠、竹节花、小黄烟、水浇莲等小烟花。那时北京有首童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曾有人误解为姑娘要的是头上戴的花,其实女孩要的是放起来不那么吓人的烟花。清代花炮小贩曾这样吆喝:“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7 X& |' U; J2 d5 j4 e
皇家燃放烟花,另是一番气象。他们把大批烟花安装在高大的棚架上,称为“鳌山”,燃放时不但能形成亭台楼阁、人物花卉,还能展现成套的戏文。 ( v! F' }- [0 s4 z( Y! o2 R
! t v+ X3 P% B+ d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 k1 a1 z! l% h! z. N* f% t
2 g+ b7 Y% E: o9 |, Y; t5 e提醒各位,正阳门的门钉可是不能随便乱摸呀
牛年来到,囤积花炮,室内挂灯,室外不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