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P" {1 \( a9 C2 k! @
(看着冰场上的冰鞋、冰车,听着孩子们的欢笑,想起了小时候木板儿冰鞋的快乐)
6 C' R. e. M5 W: s 快乐,木板儿冰鞋 0 @6 s, H' R- F
小刀样儿的风吹在脸上丝丝的痛,就是晴空日朗,也会感到清清的、冷冷的;白雪下满大地,树白了、地白了、屋顶也白了,虽说不上冰天雪地,也是屋檐下挂着冰柱儿、窗户上结着冰花,冷冷的、静静的。北京的冬天原本是寒冷的。 / |, g; h+ v- y" f! J% e
雪化了,流成水,结成冰。胆小的孩子,走在上面,扭扭的、慢慢的;胆大的孩子,撒了欢儿,专找冰多的,冰道长的,跑几步,一出溜儿,看谁跑得稳,看谁出溜儿的远。冷凝的空气,被银铃样的笑声冲击的暖暖的、荡漾着。 7 ~: e0 u8 ~8 P2 l- G3 I
滑冰场上,穿着冰鞋的人们,在音乐声的相伴下,轻如飞燕,穿梭往来,引得打冰出溜儿的孩子们一阵阵喝彩;不小心的一跤,孩子们给他一个善意的哄笑。看着、说着、笑着、小脑瓜儿转着,好主意就来了:自个儿做双冰鞋吧!
[/ p5 T7 J# U2 T' j6 f* L 二哥和宝哥是院儿里的孩子头儿,想要冰鞋的就自个儿找木板儿来,这俩哥给做。照脚大小用铅笔画下来,用锯、锉怎么的就把方头弄成圆头了,把捅煤眼儿的通条在火炉里烧红,在木板的一面儿烫两道沟——深了不行、浅了不行,粗了不行、细了也不行,用俩哥的话,这是“技术活儿”。找来豆条儿(粗铁丝),截成合适长短,卡在烫好的沟里,豆条儿一半嵌在木板里,一半露在木板面儿上,卡得紧紧地,抽都抽不动,然后把两头儿多出来的,用老虎钳弯曲,牢牢的把在木板两端。齐活儿了,自个儿去找车内胎胶皮、帆布、绳子------吧,什么都行,钉在木板儿上——绑脚用的。这就有冰鞋了,木板儿的。 % H% d0 |. @5 ~
管它是什么的呢,上冰滑!也学着人家的样子,左一脚右一脚,两脚并齐,掌握重心。没有冰刀的潇洒,却也溜溜地向前,闹不好还是一个屁蹲儿,胀红了脸,甩出一串串欢乐的笑声。不嫌它丑陋,也不嫌它笨拙,就嫌它慢,于是,找来两根棍子,于是,飞快起来,弯着腿,直着腰,画着圈,你追我赶,笑啊,冲啊,快乐,木板儿冰鞋! " h# ?/ W$ s$ v9 o. g4 i
风柔和了,寒冷逃走了,在冰上送走了冬天,迎来了和煦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