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I( h$ H j; k. m (三)仙人脱衣 . t! O. T5 e& r s8 u& [+ \1 m' }
' ^6 {$ C& w/ M: s' S2 }. _/ B
今天聊的这段,是拿活人做道具。具体说,是和一起作艺的小孩子共同表演。 2 u9 D- M5 f( o C4 i! k3 s4 ~
" q3 h7 c! T2 Y) L: Q 街头变戏法的卖艺人,通常都安排个小孩儿帮忙打锣。为什么呢?有这么一些原因:一是情节的需要,街头卖艺需要聚拢人气,开场要先“圆黏子”(行话:即聚拢观众)。变戏法的要敲锣,敲锣就需要个帮忙的,或者找个学徒小伙计,要不就是自己的孩子。(那个年头孩子可不像现在这么娇气,说句文明词,叫“粗放式饲养”)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上地”(地摊卖艺)是理所当然。二是变戏法需要的节奏、气口,都需要响器助威。起码有了这口锣,省得净凭艺人用肉嗓子干喊。老爷子的话:“就这样,嚼这一天话,还累得心里肺的干痛呢”。另外,小孩儿人小讨人喜欢,打钱(向客人要钱)客人能多给。跟着跑跑腿,看个堆儿什么的,两人好作伴。有的时候,有小孩帮衬着还能抓点噱头: 2 O1 w; o9 I. [% R% Q
# E( d4 X9 [! V& S8 Z) `' p- N
一答一对的词是这样的: / G$ C) I3 x: r% g0 F
: I% U# S& {! B' f3 a
问:这孩子几岁了? / }6 s' y$ r) i0 X0 q( y
答:三岁。
$ ~8 j |& |; A% i. X* a 问:长多高呀?
8 n- z# B' f1 ^& o1 a+ M4 X, f 答:三尺。 0 X8 E% r9 z; u& t- x
问:差不多。吃多少饭呀? " T6 U" q+ F) E2 V' ~
答:三斤。 & i6 g/ d" k8 M5 ]* X
问:够能吃的!拉多少屎呀? 6 b y' u6 Z0 E# N. u
答:三斤。 7 m. G u0 B: w& U6 R$ u/ m
问:好嘛,吃多少拉多少呀!
7 n# } K# {: x
9 {! z; B* f7 c2 k8 V 这是糟践自己孩子的一个包袱,惹大伙一笑,就达到了目的。至于伤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就不管了----温饱后才能知荣辱,现在先顾嘴吧! * I: _, T& g1 \" ]
Y/ M7 _9 x$ I! M( Y$ s0 u7 l. F 这个“仙人脱衣”说来实在简单,但是演起来挺招人的,也挺能耗时间,老爷子曾经手把手教会过我。近几十年,地面上圈场子演戏法的已经绝迹,我还真没见着有谁演过。 * g% ]$ X" x) p1 {" I4 B
/ j0 }: Z6 ~% A& c( C
演这个节目需要一根一尺长的小棍(擀面杖就行)和两条一边长的绳子。两根绳子取中间搭在棍上,找两个观众帮忙,把剩下的四个绳子头分成两股系一个扣。然后,把能穿在绳子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件一件往绳子上穿,什么茶杯、水壶,有什么穿什么,越大、越蠢、越出洋相越好。穿一个物件系一个扣。最后形成一个大嘟噜。绳子头从小孩的脖领子里穿进去,一边一头,从袖口里穿出来,两头一拉,小孩成了个大十字,脊梁后头背着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最后由师傅用布盖住小孩,神乎其神的“吹口仙气”,先拉开擀面杖,在布底下,一件一件从小孩脖领子上边,把这些东西解下来。
, v. A5 L; J$ Q. o2 X0 q' ]- x( I D' _ ; l6 d6 V% x. Z
那位说了,这扣不是从底下系的吗,上边也是死扣呀!其实就是这么点悬念,谜底一捅就破。门子就在刚开始系扣那一瞬间,你以为把两根绳子头系了死扣,其实,拿棍子的师傅,手里轻轻一倒,你系的扣实际是两根绳子各占一边。只要抽掉了擀面杖,上边就成了活扣。下边怎么系上的,上边就怎么解的开,不费吹灰之力。 ; B% o- T2 w* k! n: {1 `7 k O" X
3 a' F$ Q z+ e6 m- Y5 T: h& s 看明白了?自己试试,这份手艺就有传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