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发过一个源于拙编《图说北京民俗文化》中涉及对胡同名称来源的帖子
3 [8 _0 a6 q) I: l* T8 o) R: l. ?3 h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1&Id=44237
4 j" u" @" d& Q4 l- ] ( Q/ ~) A" ]) w8 r' A3 _( Y& Q7 N
由于帖中文字受该书体例所限,只能简要叙说,而很多真正自己的认识不可能言明 5 a1 `- \, I8 H5 z+ a
由于有些朋友对图书编辑专业的不够了解,从而误认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 , l7 b8 E+ P% A9 c/ |" p/ K
其实,图书是传播知识的途径,并不一定使其成为自己所有观点的宣言书
9 G9 o* n0 s+ ?% c1 _; T& J. c并且普及性读物深入过深,读者也不会买帐
& ~: @7 H0 j8 C0 x' W因此,才借助论坛,将一些个人的浅见发出,与诸位交流,求得各方指正 1 d; t4 G6 Y& a' \
/ D9 [* `. T' c/ R" X
题目所以叫做《从“巷”、“衖”的写法与读音论胡同并非源于蒙语,与当今的文化缺失》
4 O+ ~* o9 \! r0 G6 j+ w主要论及两方面问题: % M2 ~, n/ _! m4 _8 `7 ~& x, c$ K
其一,从“巷”、“衖”两个字的写法与读音论胡同并非源于蒙语 % l1 d( z e9 J9 L. n4 U
其二,是什么造成今天的某些学者,因为他们自己的文化缺失造成其研究方向的偏差
! H+ v+ z/ j; q3 X/ a _' }1 o& `" t( N. J
先说胡同的名称 6 D' p2 Y5 _+ w; p, G7 M
前文中对胡同一词的来源只是寥寥数语:
9 V4 S+ m; j7 p“衖通”则源于方言“弄堂”,即小巷之意。古时“巷”、“衖”不分,读作“虹”,后来又出现南音“弄”(音long 四声),或可写作“衖堂”。在同时代的书籍中,也被写作“胡洞”。这些名词均是指后来出现的“胡同”一词。
3 n/ N: J, Y2 q1 X) `) E, ?$ x并没有去驳斥无聊的“蒙语说”
- B, |* b. ?# u! G
" v- a: \' A k! j! e3 [3 B9 v为什么说古人早就将胡同叫做“衖通”呢,其实从“巷”和“衖”的写法,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 X) [( ^9 [+ L6 w* e0 e/ K/ ?' t
我们知道“巷”和“衖”属于形声字,“巷”和“衖”皆从“共”得声, $ k! v# ?' N- u
今天用拼音注音,叫做声母、韵母了
# f8 X$ w) m) Y9 f+ N懂得文字学和“六书”造字原理的人都知道,那时是用一些普遍的字来表音,作为一个形声字发音的标示 8 q2 ~1 _8 ], k, `+ N# J o
* r U) q! V) }% c6 L u' }* d
“巷”字“共”在上,是其声部,下面的“巳”是其形部,表示道路的属性
6 {' t4 t- H) U0 v“衖”字“共”居中,是其声部,两边的“行”是其形部,表示道路的属性 0 W( c" {" T( z! Z" a
/ P, C0 F2 l" t! H5 L5 V为什么下面的“巳”是其形部,表示道路呢
8 B- ~1 _. h1 h0 m- B看看“巷”字的原始写法 0 Q4 l: N5 Q% k3 }1 B5 z
 6 \5 B6 w4 ~+ H3 [5 v
7 o( I( h0 \% P. {+ |% t可见,原来今天的“巳”还是一个简写,文字学称“省文”,真正的原型是“邑” ) h; L/ J" w$ m1 v3 m0 B
如此“巳”、“邑”表示建筑、道路的属性就明晰了
. S) V0 _% A( }# ~6 X- t- P5 g( @0 e # `& s3 _0 T$ M6 l$ I: ?) Z; Q1 ^
“衖”是个后造的字,篆字时代还没有出现,但从“共”得声并没有变 * u' m7 X% l2 ?2 k4 W3 F" {
 6 N- n+ n; t8 K a$ M8 o2 l. }) f4 q
0 Q6 ]$ U+ j2 B* {5 R) D' t
说明这两个字的古音都是“共”声部,以H、ONG为发音元素 K; p8 z9 W7 H) D$ Y2 k
按照今天话说,就是H是声母,ONG是韵母,念“虹” ; q0 o" J8 L4 ]6 z
8 N q8 y$ X1 s; O0 ~1 l语言现象到今天都会有残留,不可能令人摸不着边际,比如粤语中,这个字就还念“虹”的音
8 k9 |9 m+ r! m* |; J6 d煤矿里的“巷道”,保留了他的声母H的特性
$ g L; e L$ e. {1 b! m* H
7 S. T: u5 r' J! v' Z: I但随着语言的变化,北音出现了“象”的读音,慢慢的今天就没人知道它的原始读音了,并且开始视而不见 $ n2 a: i: e0 L1 p6 ]. H
但真正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并没有忘记,他们知道胡同街巷,自古就是以H为声的,所以演变成今天的胡同
9 m$ l! T3 o/ m+ y+ B: Y. n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 F" A+ I# {& T8 S ' M" d: e8 ^ {0 ]2 E2 s
即便是后造出来的“衖”字,还是保留了原始的读音标准
2 g- M) m- R) Y. L( w7 G4 ~如果那些人因为“衖”字是个后造的字不承认的话
- |! ^) b6 n- _那“巷”字客是彻头彻尾的古字,从篆字时代就定型了其读音的
7 h3 o9 g6 S; f" Y而今天的人,是其不见,应说出胡同是缘自蒙语,真是可笑之极了 9 k5 B/ l Z1 ^: o+ L; s
# R0 r' d, O6 J) Q* C & F- [ C; g" _2 ]
再说是什么造成今天的某些学者出现其研究方向的偏差
( {4 x( p) r9 ]9 n, T5 V3 B" V这是我们解放后的语言文字工作造成的恶果 $ c, L/ y; R& S5 b+ S* u' I0 @" v) y
我们自己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不仅从地面上消除自己的历史,还从文化上自我割断和灭绝
& k, u9 P6 }( X' U+ h2 u于是今天的研究者,看不懂古籍,读不懂文字
, q- J& ^- p) s但他们会很高明的发现很多,有学问的人永远也发现不了的新鲜学说 4 Y; v( B: g1 G# U
/ d' u: t8 {2 S( o: N
今天,翻开我们的现代汉语字典, , U. a) l/ f" \
“巷”、“衖”已经删除了对其古音的注释,都念做XIANG了
( L0 d/ y5 R# p1 [3 |$ a
5 {. i" {) D% Z d! F T+ X" l结论就是,从“巷”字的写法和读音可知 ; z0 k" T T0 {" e# x! s8 h" R
小巷、胡同的读音,自古就是如此
) j3 v) ~, G6 {3 d
6 f# M3 E0 x! W- {% g& B* L4 W通过文字的写法、读音上千年的历史证明 0 |, N; E7 [% P
胡同一词的来源和他妈元代蒙古话有鸟关系 1 Z- G0 g2 ~' ]3 l1 K7 r9 x)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