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快雪堂
/ N& D( n0 O+ j$ W5 G 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初建,当时仅有澄观堂和浴兰轩两进院落。后由于乾隆皇帝得到浙赣总督献来的历代法书石刻数十方,龙心大悦,在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又增建了后面一进院落,贮存石刻法书。因法书首列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遂命名为“快雪堂”。全殿由金丝楠木建造而成,足见乾隆对快雪时晴帖的钟爱。
) j: }. i9 l; k
" v% s; b$ a' c+ P门口 $ D6 m9 O* z3 o, }9 y/ W/ j+ k
北海快雪堂
n R" _5 O) m7 j" b5 m 4 o: S7 M. U! f) I8 v0 p5 e9 l+ O4 l
大门
北海快雪堂
, G! ?# e( n" G; S: Z$ C: q7 \ M3 n6 ~
# e7 S/ D' N. x1 h1 k8 W
第一进院落——澄观堂
北海快雪堂
* z* q" g& ?' W5 r1 }+ r3 |+ A& m+ ^
4 k% A& ?4 x& G# t第二件院落——浴兰轩
北海快雪堂
( `- E. |3 q+ A) P; f. k W5 U
6 M- M# f3 l$ I0 a5 V1 Z- {; S第三进院落——快雪堂
, G0 W, [( @( M, f 主殿“快雪堂”,位于快雪堂第三进院落,是我国稀有的楠木大殿。乾隆幻灯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前两个字“快雪”亲自为此题写殿名。 & ~0 T) b! a" @! E, Y4 M
其东西两廊内壁上镶嵌的石刻,就是著名的“快雪堂石刻”。据专家考证,“快雪堂石刻”的艺术价值要高于北海阅古楼的“三希堂石刻”。
! t5 F9 l+ k/ e/ k7 x2 l$ I 楠木是一种高档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
3 b# b2 A- {0 A& R( A, _( ^ 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
0 W- l, G. N' u( K9 M 整个主殿,肃穆淡雅,没有刷过油漆,呈现出原木本色。由于楠木生长期很长,木质细密,不易遭到虫蚁的蛀蚀和风雨浸泡,使整个快雪堂主殿历经多年风雨沧桑依然坚实不倒。
/ k* b% m2 \0 P+ {1 r; o
北海快雪堂
" }; E! |. O/ k) w
北海快雪堂
. p' p3 M' f9 X a% b" `
& O1 }% P$ ?) M
快雪堂园内墙壁两侧挂藏晋代至元代20位书法家的墨迹80余篇,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共计81篇
北海快雪堂
% B; u: @2 }' N, ~, l5 c
/ x- e8 \5 D: ]# f8 V J; `8 Y% R) E2 {* @
“云起”太湖石:北京十大奇石之一 9 |$ [% D, N5 w% X9 A* u0 B- |
快雪堂第三进院落里,除了快雪堂主殿和镶有石刻的东西回廊,最显眼的要算迎面矗立着的两块高大而奇特的太湖石,小的一块高约4米,大的一块高约5米,一块玲珑,一块剔透,充分具备了太湖石的“瘦、漏、透、皱”的特点,不愧为太湖石的石中之宝。乾隆见此石后,非常惊喜,亲笔题写了“云起”二字镌刻在石的南面中部,并特作了一首《云起风歌》,在歌中他将此石比做翻腾涌起的浮云,故后人称之为云起之石。此石还被评为北京十大奇石之一。
0 H: Z, M+ v! ] N$ S- s5 o
北海快雪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