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6|回复: 14

10月26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图文画册《消失的胡同》[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0-23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8年10月26日14时(周日)

4 D4 r6 M0 L$ a: u

地点:西单图书大厦一层东厅

. c ]4 s7 ~9 ~

主办单位:西单图书大厦、学苑出版社

3 p, r! Q+ N9 R/ z! c

活动内容:画家况晗,作者陆元,现场签售画册《消失的胡同》

, L0 c' Z& T+ r- W. ~. F

 

( o8 ^# O% s: [

《消失的的胡同》作画:况晗,撰文:陆元(老北京网网友)

- Q ]$ P$ S; x! y' {

历史,是依时间顺序记录的人物活动和事件因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行踪,是精神传承的轨迹。历史需要载体,这载体是甲骨,是竹简,是碑碣,是书卷,也是古老的胡同。北京的胡同,见识过刘秉忠、郭守敬们的睿智,挥洒过文天祥、于谦们的诗篇,浸透过袁崇焕、谭嗣同们的热血,激荡过陈独秀、鲁迅们的呐喊。走过这么多胡同,一个想法倏然滑过心际:这些老房子历经几许风雨,遭逢多少祸福,而今仍然矗立在寻常巷陌之间,斜阳草树之际,仍在任凭人们居住,使用,游览和评说。有谁想过它们累吗?它们苦吗?若是有一天它们不堪重负,轰然倒下,会有人为它们惋惜吗?请关注胡同。

- F W' c$ H2 T2 I, A

部分章节提要:

" B8 K' G+ N: }' x4 _

韦小宝应邀南豆芽胡同群雄赴夜宴(1,南豆芽胡同)

# _4 ~* q2 g% g8 n" O: i

纪晓岚父亲管粮仓曾见硕鼠大如猫(4,仓南二巷)

* [* C9 a/ z2 i! n |. Q" o

顶银胡同众书生贡院赶考戴银顶(9,顶银胡同)

! H9 E9 F6 T2 r% ^4 C

汪家胡同汪由敦早朝解释煮鸡蛋(14,东四十三条)

; B8 L/ m2 O- Q

戊戌维新法华寺里谭嗣同夜访袁世凯(18,报房胡同)

`( G! W: M) @5 h! D8 a

君臣同乐菖蒲河沿明宣宗撒网炖鲜鱼(26,菖蒲河沿)

9 O: c9 d# b w) k% t

状元丞相文天祥牢房挥洒正气歌(42,文丞相胡同)

f, s0 f6 a7 q y- [

降清败将洪承畴府门曾有铁狮子(44,南锣鼓巷)

1 j7 E7 [, m+ N) t6 @: L

小桥流水畔银锭观山风拂柳(53,银锭桥)

) i" |7 W d/ d, A& t' }1 n

鱼眠鸟宿时谯楼更鼓夜鸣钟(54,前海东沿)

l, y; q" b# L2 P+ `; u

朝天宫惨遭怪火遗址空余东廊下(63,东廊下胡同)

+ ]: Y8 N: W$ ]1 c- _

万安寺突遇惊雷兴衰历尽留白塔(64,白塔寺东夹道)

) @# W& V0 Z9 U' Q+ o5 E" _& g9 x

七下西洋三保太监挂职内官监(71,恭俭胡同)

( S" \+ r. X" D1 [0 N/ ?- [1 v

横征暴敛酷吏收税掠取插鬓钱(75,花市上三条)

# y3 p; E6 \% d# o y6 d

值夜班文书走运意外得官河泊所(82,河泊厂西巷)

$ s; i3 `; K9 S' z

题大匾王铎书法号称胜过王羲之(85,小江胡同)

, p' z' X" W9 ^1 j

陕西巷里逢英雄沈阳流落小凤仙(89,陕西巷)

) r+ M; Y- l; r: O

金殿对策撤三藩状元曾住韩家潭(90,韩家胡同)

3 b) _8 F7 Q0 \

晋江会馆林海音城南忆旧事(95,南柳巷)

& |# h* M5 v4 \9 S3 s

孙公故园长生殿演剧惹麻烦(96,前孙公园胡同)

( l* V) }+ C* K8 M4 K8 H6 ]

补树屋前听呐喊,藤花馆外日影斜(102,南半截胡同)

10月26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图文画册《消失的胡同》

10月26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图文画册《消失的胡同》

10月26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图文画册《消失的胡同》

10月26日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图文画册《消失的胡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0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讲座要取消吗?
发表于 2008-10-23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参加婚礼故不能到场,提前预祝签售成功!
发表于 2008-10-23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陪香港来的HK逛北京,故不能到场,提前预祝签售成功!
发表于 2008-10-24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二位老师珠联璧合的佳作签售成功!
发表于 2008-10-24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掌柜在2008-10-23 23:04:00的发言:
因参加婚礼故不能到场,提前预祝签售成功!
; |$ C& f+ j8 {

头像不错啊,哥

发表于 2008-10-24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课,祝您签售成功!
发表于 2008-10-25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正好要去买书,顺路去捧场!
发表于 2008-10-25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参加婚礼,不能面见2位,深表遗憾。这里本是我的本家,好事必成双,签售肯定成功!!
发表于 2008-10-25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陆老师签售成功!!!!
发表于 2008-10-25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
发表于 2008-10-24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我的主场,上班,抽空去看看。几点啊?
发表于 2008-10-24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去北京林大
发表于 2008-10-25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二位老师捧场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谢所有关注签售的朋友,摘发《沙栏胡同说栅栏》

答谢回帖支持签售以及所有关注签售的网友,摘发一篇书稿,以表敬意:  / O. @5 a7 F+ i

《沙栏胡同说栅栏》(此文原载《消失的胡同》)

& P/ {/ v' l+ l T8 P ]! F9 H. x/ m

沙栏胡同,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牛街东侧。明代属白纸坊管界,清代属外城西城辖区。

+ _. s* z0 v9 P* ?9 O

沙栏胡同在明代是金朝古庙大圣安寺后边的一条小巷,明代名称不详,清初称为小栅栏胡同,《京师坊巷志稿》记述为“栅栏胡同,或作沙拉”,清末至今称为沙栏胡同。有人认为,“栅栏”、“沙拉”、“沙栏”都是元代蒙古语“沙剌”的谐音,而蒙古语“沙剌”意为珊瑚,因此沙栏胡同系因曾有珊瑚珠宝店铺而得名。此说亦不无道理,因为沙栏胡同一带多年来是回族聚居区,经营珠宝自古是回族的传统生意,附近的牛街六条旧称“穆家胡同”,就曾住有开设玉器店铺的穆家回民。不过沙栏胡同在元代是大都城顺承门外的南郊,元人曾有诗句说“顺承门外斜阳里,荞麦花开似故乡”,珊瑚珠宝店铺能否开设在“荞麦花开”的地方,似成疑问。而且沙栏胡同在清初曾称“小栅栏胡同”,到了距离元代更远的清末时期,反而要依蒙古语“沙剌”的谐音改称为“沙拉胡同”和“沙栏胡同”,也于情理不合。考虑到明清时期北京胡同确有大量的栅栏,也有过不少叫作“栅栏”的胡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正阳门外的“大栅栏胡同”,那么沙栏胡同在清初曾称“小栅栏胡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 G3 f& R; C" k7 u2 |. U

《明史·职官志》记述,明代将北京城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城区,称为“五城”,设置了5个兵马指挥司,称为“五城兵马司”,负责“指挥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明弘治年间,为加强京城治安管理,在街道胡同广设栅栏,夜晚关闭城门之后,也要关闭栅栏,盘查行人,禁止随意出入。

) Q' I0 Y3 \/ {0 H9 i

清代在北京沿用了栅栏制度,并且设置了更多的栅栏。清代将内城和外城各自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城区,即“内城五城”和“外城五城”。《清史稿·职官志》记述,都察院下设“巡视五城御史,满汉各一人,掌绥靖地方,厘剔奸弊”,又设五城兵马司,“掌巡缉盗贼,平治道路,稽检囚徒、火禁”。皇城和内城的栅栏由九门提督部下的步军营看守,外城的栅栏由五城兵马司看守。《光绪顺天府志·兵制》记述,皇城之内划分为8个防区,由步军营八旗满洲步军防守,共设116座栅栏,每座栅栏配置3名步军看守。内城按八旗辖区也划分为8个防区,每个防区又分为3片,分别由住在本防区的满洲、蒙古、汉军步军防守,内城8个防区共有栅栏1190座,每座栅栏配置3名步军看守。北京内城9座城门,每座城门都有两条登城马道,每条马道也设有栅栏,由步军看守。此外九门提督部下的巡捕营在北京郊外还设有440座栅栏。

2 K5 T! p6 r. T: B" _

现在沙栏胡同和北边的春风胡同已被拆除,建成了牛街春风住宅小区。胡同里古旧的宅门和胡同口曾经有过的栅栏,皆已成过往云烟,随风散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5:32 , Processed in 1.21680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