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同和居创办的历史是这样的,早年间清室的一位皇亲,为了能在宫外边有个吃喝玩乐的方便地界儿,于是就找了“志同道合”的几个人,一起开办了同和居。起初生意一般,店儿的名气也不大。有那么一天,一位住在西四缸瓦市的掌管财政的王爷偶到小馆吃饭,店主们热情殷勤地伺奉着这位爷,令掌勺大厨子精心烹制了几个拿手好菜,颇得这位王爷的欢心,王爷餐后大加赞赏,也就是因为此事,小馆儿生意便有了转机。为了招揽生意,小馆以客为友,使宾客们有一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于是取“同怀和悦”之意,把小馆儿定名为“同和居”。后来光景到了民国初年,广和居掌柜牟文卿请到了曾经在御膳房帮厨袁祥福,袁师傅凭借着“三不沾”(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等原来宫廷中的名菜使得小馆儿的名气更大。在1939年广和居停业,大部分厨师来到同和居,令同和居生意火红,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旧京城著名“八大居”饭馆之首。经营的莱点更丰富多彩,最盛时期能做四五百种菜。 - L% d$ g! m. Q0 c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V: w! i4 r v+ [. i( A0 W同和居现在悬挂的牌匾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亲手提笔而成。史料上记载,同和居建店初期,宫廷里的一些达官贵人经常来小店儿,以此做为吃喝玩乐的场所。民国时期,一些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聚会,吟诗论画。在鲁迅博物馆所查到的资料记载,鲁迅先生也曾多次光顾同和居会见好友和同事。1912年暑末的一天鲁迅先生同许寿裳、钱稻荪从什刹海归来,路过这里,在店里吃午饭。当天鲁迅先生在其日记记到:“午饭于西四牌楼同和居,甚于口。”极力称赞了同和居的菜肴。1932年鲁迅再次到北平,探母病,其间在同和居和老朋友聚会,原未名社成员台静农、李霁野也专程从天津赶来与鲁迅先生见面。他们邀请鲁迅先生在同和居共饮。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光顾同和居之后,留下了“墨宝”,但是在文革中不慎丢失,成为了同和居一件憾事。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曾两次光临同和居品尝“三不粘” 等名菜,海部首相尤为喜爱“三不沾”。国际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也曾光临本店品尝“贵妃鸡”等名品菜肴。澳门行政长官何厚华来京特地光临本店。他们都称赞同和居的菜肴和服务,都与同和居的厨师长及服务人员合影留念。同和居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名气真的很旺...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G/ C' z t0 K6 @+ E- ], {% K: d蛇皮样式的菜谱 简单的点了几个菜 主要的目的是平常三不沾滴 - s: X3 G0 a- I2 [! A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Z3 k2 O# G+ a( M) R R: l
出去吃出镜率最高的大拌菜...酸梅汤不是很凉 可能是考虑到顾客喝太凉的不好的原因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G* X3 t: b1 ^1 r; F, O
宫保三黄鸡,菜谱上有宫保鸡丁这菜,但是从图片上看并没有这道菜来的好,所以就点了这道,吃起来感觉还不错,有点儿像峨眉酒家的意思...
. I/ M5 `5 y8 Q, s6 S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p2 M' h/ h: N3 m% S& m8 x糟熘鱼片是以香槽酒调味烹制的北京菜中经典的一道 以 鲜 滑 嫩香著称之前在其他的馆子也吃过这道菜,总体感觉同和居的这道糟熘鱼片做的比较出彩,夹起一块放在口中,清淡下带着滑嫩,入口化的感觉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O2 }! [9 C, i. f0 X1 S6 u* ?
主角登场 同和居的经典镇店菜“三不沾” 颜色金黄 当时上来的时候看着着实好看三片樱桃在片围上点缀之前在电视上看见过对同和居的大师傅炒制“三不沾”的过程 这是一个吃功夫的活儿 鸡蛋 淀粉 白糖原料很简单在锅里的时候大师傅就开始不停的搅、炒...不停的...火候依然是最重要的 时间长了老了时间短了又不成型... 0 @7 ~) s' A- M+ E0 Z- l J9 W9 u" b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1 y8 }5 O# ?% S0 X
吃的时候就像传说中都一样 绵软 细腻 甜美 有淡淡的白糖和鸡蛋的清香味儿 在嘴里很容易“消化” 果然是不沾盘 不沾勺 不沾牙 “三不沾”女孩子肯定喜欢吃(个人觉得哈)老人也肯定很欢迎因为真的吃起来很容易(刚上的时候 服务员是要帮着给分下不过我们决定自己来就可以了服务员回身和另外的一位服务员小声说了一句“有一个不让分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估计是给重要的领导人上菜 上习惯了呵呵呵呵 服务很热情不错) " {' Q+ O- ` C. x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Y1 {3 R. n, L) ]3 V3 r烤馒头在京城中有名的烤馒头是丰泽园...不过感觉烤馒头这个主食,在食材和吃起来的感觉很难有大的区别,不过要判断一个烤馒头的好坏我感觉还是得看大师傅烤制过程中对于火候的掌握,做到大馒头的外皮酥脆又不失面的筋道...
) `% c2 L- |" S6 O) q; J7 T# J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w1 N" e" g9 _我很喜欢屋顶灯池的设计 大气古雅...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W3 _ L, B6 x( G前台右边是厨房出入口 在门上贴着一张印有后厨开放的A4纸 不过我不有大胆尝试进入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w7 [9 M, }0 V. G# t我觉得锦旗也算个亮点吧 “人民群众最满意的饭店”一开始我以为是北京的旅游部门或是商务部门颁发的不过拍照放大之后一看是福建某县的旅游部门...呵呵呵呵
传说中老字号同和居的“三不沾”
/ B$ b% X! ]0 b# Q z
牌牌很多...名店还真是荣誉满墙...不过吸引我的是“早餐经营规范店” 什么时候试试同和居的早餐呵呵呵呵 总体下来,大店菜品肯定无庸置疑 不过价格还是微高...品味可以吃饱嘛还是不如卤煮炒肝包子了... 
! k* B4 F6 a& Z+ ]; G6 i% Q ' e: K( v S: f; ?0 ~' y( ?
备注:早年间同和居位于西四南大街北口。后来迁至现在的地址三里河月坛南街,营业面积达五百平方米,镇店名菜有“三不沾”“扒鲍鱼龙须”“烩生鸡丝”“葱烧海参”“贵妃鸡”“清蒸潘鱼”“蝴蝶大虾”等等 3 V& Z9 Q4 \" z+ b! ?( T
" x% D6 f+ L. D6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2 17:35: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