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籍人士华新民:11年的古城守卫战 拥有中法混血血统的华新民对北京古城的眷恋,是非常纯粹的。她说,不保护历史,如何才能走向未来? 7月17日晚8时,夜色四起,暑气未消。北京工人体育馆北门的咖啡馆灯光明亮,从落地的大玻璃窗向外看去,大街上纳凉的人群都成了隐匿了表情的黑色剪影。 华新民从这些木讷的剪影中浮现出来,有着鲜活的生动。她穿着旧式的豆绿色上衣,黑色曳地长裙,蓬松的披肩长发被两只旧式的黑色塑料发夹别在脑后,唯一的饰品也是一根样式古旧,看不出时尚感的项链。华新民这身招牌式的装扮,和她递过来的湖蓝色名片上她对自己的定位“民间古城保护者”,似乎有着某种暗合与呼应。 抗争 “我很痛苦。”华新民在咖啡馆一隅的椅子上坐下,直截了当地说。 自1997年起,轰鸣的推土机和断壁残垣就使华新民把自己从一个专职母亲的角色蜕变成为一名古城保护者。 但是,8年过去了,华新民再也没有想到,她曾经一次次地为了别人即将被摧毁的宅院而奋不顾身地挡在推土机前,却没有挡住推土机对自己家园的践踏与破坏。 “他们爬上了我家的房顶。8年来,我第一次以房主人的身份站在这种场合。我忽然之间比任何时候都更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拆’:每砸碎一块砖每揪断一根木头都像直接砸在心上,感到的是一种剧烈的痛楚和窒息。”华新民有些激动地说。 2005年2月,华新民以“一位法国妇女向社会各界诉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和北京市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题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发表文章,文章中称,“这里是我的祖宅,是我父亲的产权,我们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发的‘房地产所有证’。现在此宅刚刚被毁成了废墟(红星胡同53号和55号),没有人征求过我们的同意。” 据华新民介绍,与华家祖宅毗邻的东堂子胡同里,有一家人姓史,他们和她都在北京市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站上发现:东堂子胡同和红星胡同的部分土地,即包括众多祖产主土地产权的土地,竟被有关部门擅自出让给了富华国际集团去做房地产商业开发,继而又被富华国际集团抵押给银行! “我父亲和我家邻居们的财产,就这样先被出让,再被抵押,继而又被摧毁。”华新民用手托住额头,时不时用舌尖舔一下有些干燥的嘴唇,眼神疲惫,言辞间虽常有激愤之辞,但语词的逻辑却清晰缜密,并仍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度。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衔说男枰痈叩降头治?个层次,除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人还有对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对一个人流离失所的人来说,故土家园在不期然中被人为毁灭,华新民感到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失去了爱和归属,失去了安全;“成片胡同的消失已经令我成了一个没有家的孤儿,现在就更是这样了”,“没有人向我们做过一个字的合乎法律的解释”,连理睬都没有,华新民感到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我不可能接受这个命运,任何人也没有权利把这个命运强加给我们。”华新民执拗却坚定地说。 古城保护 “到处都在拆或者‘迁建’,‘迁建’也同样是个可怕的词,是‘拆’的代名词。”华新民有些急切地说,“时间不多了,老城快被拆完了。除了我家那一带的胡同,还有反映着宣南文化精华的米市胡同等那一大片,还有西单西斜街东口的扎公府,还有东城麻线胡同3号院,是那么漂亮的一个私家花园,都正在遭到拆除啊!” 虽然有着四分之三的法国血统,但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华新民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深的眷恋,她认为这些建筑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的文化符号。 在华新民眼中,雍容大度的四合院,曲折幽深的胡同,就像慈祥的老祖母端坐在那里,让人心安定,平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