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43|回复: 31

您坐过铛铛车吗?[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9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坐过铛铛车吗?可不是现在的铛铛车,是老铛铛车,小的时候就坐过那么一回铛铛车,也是最后一回,多少路记不清了,好象是从马家堡发车途经珠市口,那种感觉真好,多少年过去了,这个记忆一直没忘,虽说前门大街又开了新铛铛车,但前门大街改造后冷冷清清的象条死街,往日的繁华、辉煌已不复存在,即便是再坐那个新铛铛车也没意思了,只有在这些老照片找到点过去的回忆吧!下边的照片是在百度搜来的,为了节省老北京网硬盘空间,如与老北京网有重复,请版主删除。

+ E3 j% ~6 R$ ~7 `$ N; E+ l" y" J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 B0 [2 w i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0 8:23:17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1-9-10 8:12:00的发言:
我做过!小时候老爸经常带我从花市大街坐到天桥。还记得在花市大街拍一个学生游行的电影就有diang diang车的镜头,是不是青春之歌?
$ Z, n+ U, _0 I6 Z" S# p

看来咱哥俩岁数相当,都是50年代生人,您的记性挺好,电影《青春之歌》的片尾,谢芳饰演的林道静是扒在了铛铛车上。

发表于 2011-9-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我乘坐过。印象是司机站立开车,车厢两头都有驾驶台,不用调头,两边都可以开车。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一点都没错,是那么回事!记忆中车上装了大铜铃铛,车开起来叮铛乱响,在当时很吸引儿童,特别是城外的孩子。) i) m, A# T. N) P3 L7 u, u+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9 21:42: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9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2 \0 ]% V' ^! D7 I, M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城根老哥说的详细,我那时还小,记事儿晚,再搭上时间过了这么久,记忆已经很模糊,有说的不对之处,还望岁数大的人指正。
发表于 2011-9-10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过!小时候老爸经常带我从花市大街坐到天桥。还记得在花市大街拍一个学生游行的电影就有diang diang车的镜头,是不是青春之歌?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漆园弟子在2011-9-9 23:45:00的发言:
铛铛车,这两个字似乎不念“当当”,念成“Diang  Diang“是吗?
4 Q' J: o4 K& T

说的对,北京方言的发音是念(Diānɡ diānɡ)车。fficeffice" />

发表于 2011-9-10 0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忆中:司机好像站着开车,实际上在他背后有个活动座,只是小座较高如同站立驾驶。与火车卧铺车过道的那种相似不座时自动翻起。另脚下有个铆钉大小的机关,行驰中脚有节奏的踏岀“铛铛”以警示行人及各种车辆注意,如同后来的汽车喇叭。因发出“铛铛”声,百姓俗称“铛铛”车。记着有轨电车1965年最后一段是由 永定门经天桥终点 东 四块玉(现法华寺街一带),当时有电车修配厂就在东四块玉,听说改建成为公共电汽车博物馆,大官们都剪了彩至今也不知开放否。- t: D2 J' K6 L, `+ H5 y/ T*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0 1:52: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见识
发表于 2011-9-9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铛铛车,这两个字似乎不念“当当”,念成“Diang  Diang“是吗?
发表于 2011-9-14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现在60岁左右的北京人都坐过吧。(我今年60周岁)
发表于 2011-9-11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地方可别拆迁啊。

( o# o% B- W) n F9 ]

 

7 Z2 p$ c7 k B

它北边儿的那个两层小楼真的是。。。?

发表于 2011-9-11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在永内的马路上,别人指着马路中间儿的两条深色区域跟我说过以前有什么车来着。
发表于 2011-9-11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啤酒是有轨电车的儿子

  ~ }+ Y* X. \( H6 \) {

奇石成堆的啤酒大院

8 J# |" b J4 ]1 C6 c

啤酒大院,位于西交民巷87号,以前是双合盛五星啤酒创办人郝升堂的住宅兼啤酒批发部。郝升堂原是山东掖县的穷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闯关东去了东北,后来在海参崴打工挣到了钱,就在哈尔滨与张廷阁合作开办双合盛面粉厂,因此在哈尔滨接触到了电车和啤酒。1915年郝升堂来到北京想办电车公司,但是未获政府批准,于是就开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厂址在今广安门火车站北边的手帕口南街,因为是与张廷阁二人合作,所以厂名叫双合盛。

& ?* M3 V/ d9 v& ]

现在的西交民巷胡同西段,以前是东半壁街。我在北京市档案馆查到了1947年的户口调查表,当时郝家的住址是东半壁街甲14号,户主是郝升堂的夫人郝安氏,家庭成员有儿子郝守信,儿媳刘氏。刘氏的父亲是西鹤年堂药铺老板刘文崇,娘家住在大栅栏地区的刘家大门,就是现在的刘家胡同。

. Q! \# N3 ^; h) `

啤酒大院原来的主人是东北军将领鲍毓麟,1930年,张学良乘蒋冯阎中原大战之机进驻北平,鲍毓麟任北平市公安局长。1933年张学良因长城抗战失利下野,此后鲍毓麟辞职,将大院作价10万银元卖给了郝升堂。

( D5 U0 }% f- w* B; T7 q4 t

啤酒大院的东院是住宅,西院是花园,均保留着大量来自圆明园的石雕碑刻。东院叠砌假山的太湖石,来自圆明园长春园的狮子林景区。狮子林景区,是模仿苏州园林狮子林以及参照元末画家倪云林《狮子林横幅全景图》建造的,乾隆皇帝曾为狮子林题写了许多诗篇,东院太湖石上边就刻有其中的三首狮子林诗篇。

发表于 2011-9-11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 I+ F' o, `: G% M6 e. E* B
6 j8 N- Z) A% ~1 ^

 

* z4 |6 W( P1 j# a+ U

有轨电车俗称“摩电”(哈尔滨·长春·大连) 。

5 {* j' Z; w: P8 ^
, d! `- c( D8 D+ N" k2 Q

 

& P3 Q* J& K+ V7 Z7 V7 y8 S

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北京)。

3 |; x1 c1 |" y" L: S/ D9 a

 

) ]! _) f% W5 D

中国大陆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北京,时间是1899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1904年香港开通有轨电车,此后设有租界或成为通商口岸的各个中国城市相继开通有轨电车,天津、上海先后于1906年、1908年开通。日本和俄国相继在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抚顺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北京的市内有轨电车在1924年开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南京曾修建市内窄轨火车线路。

& [+ M7 R. w4 J9 i; {5 j

......(略).

# y+ W5 U7 `% F+ }8 b

 

! C6 X/ M U( T! a2 Z( X% `

 

E- i0 D; P* A% r8 T# T7 Q1 Z

现在营运的老式有轨电车线路只有东北的大连和长春。

/ ~4 R p( w9 a

 

! F: D0 ^7 u6 ?" j4 S7 W' @

欢迎各位到东北时乘坐“铛铛车”!

/ c2 ?7 P7 W- L

 

. R7 q$ i' L( Y6 x& \; i; R l9 r" H

 

" ? ^9 z2 R: R) B& G

这是俺拍的大连“铛铛车”:

: p$ e$ @" A( X% R s) `

 

2 n% k5 _ B" c) H+ F ^4 Y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 x# d$ n. E5 D- f8 L

 

X% p0 K! `' \" g

 

8 e) k/ M. B/ T6 m! }

 

" Z; q8 a5 w% {

长春的“铛铛车”俺没敢拍,太常见了,怕俺的老乡们嫌俺土。呵呵!

% i6 C' s5 }1 e

 

: W+ H, Y/ G8 G+ _1 I* R+ e! R% y

 

Z5 T3 N9 W5 M& l: A9 R B8 y# g

 

) z0 z3 q* h: D$ W z( u

城根兄所言:

: _3 b4 `; Q* O+ r/ n5 R& ^$ ~


 我记忆中:司机好像站着开车,实际上在他背后有个活动座,只是小座较高如同站立驾驶。

! Y7 @5 `1 Q3 B2 M3 Z& y

 

7 W) h2 @) w4 x) }4 L n

 

8 E7 {5 O- J3 z; t1 L2 z9 u, }- i/ j

确实如此!

* c) o7 _* d; t' i1 }

 

9 I8 [; _; ?+ j

记得我小时候(1960年?)开过一次(10米?)。

1 k C+ v5 P2 x2 K' C- q+ ^

 

. V, C! c( B) x: w w

那是在终点站内,女司机下车休息时,把铁制的手柄留在操纵台上了。

9 \8 B2 O% u c9 l-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1 7:54: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3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发表于 2011-10-6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这DiangDiang,我觉得也是国外传回来的。我05年在巴黎北城,他们花了五年修好的轻轨,当然动力、车身都是全新的,发出的鸣笛音居然也是DiangDiang。各位旅游可以感受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铛铛车肯定是进口的,(diānɡdiānɡ)这个音儿可不是进口的,这是北京人特有口才发明的,不光说(diānɡdiānɡ)车,对于来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到现在还说着一口怯话,北京人称这种人为“怯diānɡdiānɡ”

- H# X$ P* r* S'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7 17:01: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31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没有坐过。。
发表于 2011-11-3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外农夫在2011-10-6 21:21:00的发言:
7 m1 U9 K! ]; \# c& r/ R. K

铛铛车肯定是进口的,(diānɡdiānɡ)这个音儿可不是进口的,这是北京人特有口才发明的,不光说(diānɡdiānɡ)车,对于来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到现在还说着一口怯话,北京人称这种人为“怯diānɡdiānɡ”

1 K( l! F7 B7 h: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7 17:01:36编辑过]
1 I! G0 S/ u& J) m% K5 d# C

司机脚下有个铆钉大小的机关,行驰中脚有节奏的踏岀“铛铛”以警示行人及各种车辆注意,如同后来的汽车喇叭。因发出“铛铛”声,百姓俗称“铛铛”车

5 m, f$ W- W! C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2:14:0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城根儿在2011-11-3 21:32:00的发言:
, U# A0 e9 e7 y( c ^

脚下有个铆钉大小的机关,行驰中脚有节奏的踏岀“铛铛”以警示行人及各种车辆注意,如同后来的汽车喇叭。因发出“铛铛”声,百姓俗称“铛铛”车

! L9 h1 [& J) g, J; p6 S

   我只坐过一回老“铛铛”车,还是父亲带着,那会也就几岁,好象上车坐在中间,至于哪发出的‘铛铛’声还真没看到,还是老哥说的详细,把‘铛铛’车怎么发出的声儿给补上了。

发表于 2012-1-10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发表于 2012-1-10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张1955年版的电车路线图:

3 a7 f F' m! `( d* Y, v/ A

 

& {& d4 D, ~4 |/ ]6 z

 

您坐过铛铛车吗?

您坐过铛铛车吗?

发表于 2012-1-6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轨电车的取消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败笔!!!
发表于 2012-1-6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坐过不止一次的当当车,是从东直门里到天桥去天桥西边的友谊医院去看病。印象最深的记忆是当当车走从前门到哈德门的城墙里边。不知那位网友还记得那时的情况。我还记得在东直门里曾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我的父亲离肇事的车只一米之遥,那一年记不清了。我还记得在北新桥往南一拐的地方,在南北行驶的轨道中间有一条斜的轨道把逆方向的轨道连接起来,为了使当当车掉头和让后面的车通过。别的地方哪里还有记不清了。

发表于 2012-1-11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的当当车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e, K: a: Q$ H/ g+ r

现在的当当车是为领导脸面服务的!

发表于 2012-1-2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前门的铛铛车路程太短了,要是能长点,充当旅游车还有前途。

发表于 2012-1-16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12-1-6 12:40:00的发言:
有轨电车的取消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败笔!!!
% V9 e. Y8 ^/ a2 { ~ U) r- V

北京规划中的败笔还少吗?!

发表于 2012-2-5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从磁器口坐电车去天桥三分钱。当时的车牌是圆的,白底红字、绿字、蓝底白字等等。铛铛响的机关在脚下,司机用脚点踩还能踩出点儿来,车厢里边两边是木条板的长座,上边两侧是牛皮带拴着的吊环拉手有些像今天的地铁车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3 00:31 , Processed in 1.22173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