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8-15 21:28:00的发言:- ~! N W0 Q/ A" q* L6 |* Y. _8 }
发现没有,这些巨碑基本上都是五代到北宋这一时期的。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这么多巨碑? q+ e" \* g6 [3 X7 ~# E. J
9 r: r& ~ D) F5 X3 f9 B; ~3 O
我个人认为,北宋之前对于建筑宫殿,庙宇,民居,园林等,可能没有统一的规矩,或是说,限制不是很大.而<营造法式>颁布后,各类建筑的建造有了统一的规矩,不论从取材或是建筑大小都有了相应的限制,所以,北宋之后硕大之物少了很多.
" H% C5 h" K* m a' l: x% c当然,这和战争,天灾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0 N! T( T C n- a B$ h! |
还有就是, 城市发展.此前发展的空间大,不用去限定要盖多大的房屋,因为有的是地方.包括木材,也不用去考虑,因为有的是林子.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能源就会越来越小,就像现在,人类都要摞着住到高层的楼房里,不可能一户一个四合院,因为没那么大地方.
" |: [. q8 ? |) B- D' Q我想五代以前的东西如果存世的话,规模也不小,比如秦始皇陵,未央宫,阿房宫等.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建筑很大规模的殿堂建筑了.房子越来越小,木材用量越来越少,包括斗栱的变化,从支撑屋架,到明清的 装饰作用,这些全部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所导致的。 2 o; n, q* N6 U2 X" }9 \" e
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因素,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0 A7 {/ r8 k6 K: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