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彩画的“一明一暗” 河豚毒 有的朋友问关于太和殿新作的彩画,为何看上去有“一明一暗”的效果,产生这种效果是由于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金箔,一种为红金(或库金),一种为黄金(或赤金)。如图 红金:颜色略微发红,相当于库金箔,是纯度98%的金箔。(如图) 黄金:颜色略微发白,相当于赤金箔,是纯度74%的金箔。(如图) 我们在清代高等级官式建筑彩画上经常能看到贴两色金的现象,有些观点认为彩画贴两色金是一种清代较早的做法,但从实例上看,晚期也有此种做法,只不过早期该做法较普遍罢了。因此,是否贴两色金,并不能完全作为彩画年代判断的依据,仅作为参考之一。 两色金的交替运用,产生色彩对比的效果,与不同色彩的运用一样,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清代富于变化的精湛工艺。一部分金箔纯度降低,在体现华美效果的同时能节省清代营造建筑的开销,一举多得。 两色金不仅用在上下架大木彩画,同一座建筑还可能用在如平板枋、斗栱、抱头梁头、垫栱板、霸王拳、金柱等构件之上。 根据资深老师傅的介绍,皇家建筑还有贴三色金的实例,更显华丽,三色金分别为红金、黄金、白金,其中的白金并不是现在我们平时所说的白金,而是银或者掺银的黄金,颜色显得更白,多用在特别局部的点部位,如龙牙、龙眉等处。遗憾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变化,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清实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