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我对北京的胡同并没有太深的感情,毕竟北京对于我这样的孩子,永远只是户口本上的地址而已,而更不能明白的是,很多人经常为这个户口本上的戳儿疲于奔命。 去珠市口留学路之前,对那里的印象大多来自早年看到的况晗胡同铅笔画集。 也早听说,前门一带的胡同已经被拆除的萧索一片。 当我真正来到这片胡同前,诧异的发现这里竟然被“精心”的粉刷过了。它们更像宠儿一样被费心的穿戴一新,我的心脏一阵痉挛,说不出什么滋味。 胡同里的残砖烂瓦穿过了上百年的光阴来到我们面前,可是这里的原著民早已不知搬迁何处。这里居住着河南的外来民工的孩子,放暑假的他们正在愉快的嬉戏。在镜头前,他们开始无拘无束的表达自我。童年真是美好!羡慕得鼻子都发酸了
小伙子很帅,自我介绍是小学3年级生。
庆三元的专营喜寿礼品的老建筑。在这一刻目睹很不完整的建筑,它突兀留在这很没有胡同味儿的留学路上。 喜欢它的人们就用赶紧记录下来呈现它吧。将来某一天,无缘见到它的人们,就只能凭借有限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并加以想象才能勉强了解它的一点印记了。
听说是新加坡的半岛电视台,此半岛非中东的彼半岛~ 老外拍胡同,都拍啥呢?墙角的扫帚感兴趣吗?
被红漆、白灰弄得超级郁闷的门墩子。 胡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中包含着人们生活的音符,低回婉转而又激情奔放。门墩子虽是历史的遗存,却孕含着深沉的故事,见证了岁月流转、光阴如斯。
特色的地点,特色三轮板车,特色的老中青三代, 银发、板寸、马尾辫。
穿红吊带的小姑娘,冲我飞跑过来,擦过我的肩膀……
原来只求夏日的冰冰棒! 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而满足。
怎么愣就出来“如厕”的效果了呢? 还原真实:对方坐一板凳,半掩着门,悠闲的嘬小口的烟。 我正好端端的拍着墙砖,非得死盯着我的不放,盯得我急了,就咔嚓了。 其实对于这种街头拍摄,还是比较怕的,总觉得拍摄别人不礼貌。有很多照片都不敢发上来。
比比谁的广告牌子威猛。 “文革产”啥东东?文革后出生的我不太明白其中的奥妙。
眼尖,发现此美眉,躲在一条狭长的巷子里发短信。 她其实发现我了,可是她继续若无其事的发短信。 人生的胡同,竟是这么让人好奇
对于年长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来说,更多的人回避了我们的镜头,不过也有个别的,会主动找你唠嗑。
听内行人介绍,此户门砖可是文物了,值钱!有钱这就能什么都“心想事成”。
男: 对面来人好像都是记者 女:嗤(建议用鼻音),鬼才信。看着就不是。 呵呵~身边的小景记者(北京周刊)正在瞄着他们。记者脸上都有杀气,所以更像枪手。
挤一挤吧,谁让咱没房住呢。 “房中树”都见怪不怪了,“墙中树”就坦然了。
记录现在胡同里的人和事,让过去告诉未来,让后人了解今天,就成了现在的文化使命。此行经过的胡同大致有:校尉营胡同、鹞儿胡同、储子营胡同、赵锥子胡同、铺陈市胡同、九道湾胡同……这也是我第二次跟着老北京拍记队此行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