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翻新工程,北京市地标之一,拥有57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将赶在奥运开幕的前一天,8月7日开街迎宾。被形容为“人文奥运”的重要标志,新的前门大街据说能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风貌。 官方与发展商相信改建成“传统商业步行街”后,前门大街将具有新的活力。但民间的争议却并没止息。一个疑问是:把原来的街区拆去,重建一群仿明清建筑难道就能回复古都风味?何况,前门大街改建完成后,除去12家前门传统老字号以及其他中港台品牌商店,国际品牌将占整条大街商业面积的一半,前门恐怕将变成另一个外型传统的高消费区。 再者,改造工程启动前,前门大街以及大街西边胡同里的民居拆除,居民都被迫放弃住所迁往他处。待大街完工后,人们预见取而代之的新住户,多半是高级商店、有钱人。 文化保留、拆迁、弱势群体权益、旧居改造,几项北京市近年的主要争议课题,都集中体现在这个地区。 即使在奥运临近前的此时,这类矛盾还在上演。从崭新的前门大街往东走不远,隔着一条马路,参观者就会来到一个拆迁还进行中的传统街区。当地居民说,一半住户接受拆迁补偿走了,另一半拒绝搬走准备住到奥运结束。 “哪有这样的政府,办个奥运把老百姓撵走?”一周前本报采访时,退休市民马洁平(65岁)道出满肚子不快。“其他国家办奥运有这样的吗?” 马洁平在北京生长,小时候住在永定门护城河旁边,后来住过人称为皇城(今日故宫)墙根脚下的南池子,30多年前搬到东打磨厂街。老北京人善侃、幽默以及特有的自豪感在她身上清晰可见。她自豪说:“北京我哪儿都住过。” 可是,对马奶奶以及她的众多街坊而言,这条东打磨厂街或许是他们在市中心的最后居所;经济发展与拆迁改造的压力,正在把低收入群体从市中心驱赶出去。 同街的刘姓居民(31岁,无业)受访时说,拆迁办公室提出每户补偿19万人民币(约3万8000新元),即使每家再垫上几十万,也仅够买到20公里以外北京郊区通县的房子。 老旧城区里的居民居住条件并不好,老胡同里一般家庭的居所约13平米,仅一个房间大小。面对拆迁压力,有人愿意搬到楼房,也有老人说住惯了胡同,不想搬。 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街区拆迁以后将改建成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一旦离开,大多数都没有经济条件再搬回到北京市区,回到胡同里生活。 老北京人的迁出,也是京味文化流失的另一面。胡同,建筑是传统文化硬体设施,居民群体则属于软文化。二环护城河里长的芦荟,夏天里到河里抓鱼,是他们记忆所珍惜的部分。不论经济条件或者教育水平如何,他们是胡同文化活生生的承载体,随着街坊四下搬离,他们身上继承的胡同睦邻与人际关系,也将一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