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话虽如此,但现在讲究个“概括”、“总结”什么的,要有“观点”,更何况北京人有它的特点,什麽数代古城,伟大首都,经典与物俗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产物。。。这天子脚下的人们,多少受些熏陶。 “西皮京韵二锅头,同仁堂外前门楼,大碗儿茶喷四合院,说话最冲北京妞儿”。 老玩意儿虽然好,但说着无聊,听着没劲。只想侃侃这北京男人. “北京男人”,那可不是随便儿叫的,搁过去得叫“爷”。现在虽然不兴了,冷不丁喝一声,也是“爷们儿”,拍拍肩膀儿,那就是“哥们儿”。 北京男人活得潇洒。哥们儿一见面儿,“你小子混得不错啊,最近在玩儿什么呢?”。伟大领袖说过,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北京男人更怕“认真”。“混”和“玩儿”代表了一些典型的心态,最怕的就是“太当回事儿了”。什么“艰苦创业", "坎坷荆棘",北京人讲话"您省省吧",搁我这儿,女蜗补天和家里糊顶棚没什么两样儿.这种心态,离庄子他老人家的境界也差不了几层楼了.但玩儿就得玩儿出点儿色彩,混就得混出点儿名堂.走出去是个爷们儿,倒下去是条汉子.,一张嘴就是"侃爷",一闭嘴就是"哥们儿".老舍是一大家,咱不敢说什么,人那叫"经典".可朔爷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风靡大江南北,典型的"混混儿",也能兴起一阵"京味儿文化". 有人给带上"痞子文学"的桂冠."烦着呢,別理我", 可不是谁谁的专利,满大街您可劲儿的听,够十五个人听半个月的. 崔建傻小子刚开始唱<一无所有>和<一快红布>时,一身行头是典型的北京痞子打扮.当年北京小痞子的标准"时装":麻雀头(前脸儿象小平,后脸儿象哪吒),白衬衫(的确良的),大兵裤(上肥下紧,裤脚还要向外挽一寸左右),百袜子还要掖在裤脚外面,脚登一双大片儿鞋(俗称"懒汉",如果您是穿25号儿的,建议您买26号半的),衬衫的领口敞开,起码要漏两个扣子的位置,脖子上现出一条低价的项链儿(红绳儿也无不可).手没事儿的时候不要乱放,一直要揣在兜里.见到熟人大招呼怎么办?根本就不用挥手,只需要点点头儿. 要注意,真正的痞子点头打招呼不是从上往下点,而是从下往上扬,这叫"仰首示意",嘴里伴着一句"哎!". 走路呢,脚不是轻抬轻放,要"搓着地"走,两腿跟灌了铅似的,要不怎么北京片儿鞋销量大呢,还是个"倍儿份儿".赶上是个半大小子,还上着学呢,自然还的有个书包,不要皮的,也不用什么新式样,清一色"军挎",至于里边儿装的是情书,烟卷儿还是检查, 家长会统治单, 这咱不得而知,反正少有装课本儿的(全扔学校课桌儿里了). 说了半天, 您可別误会,这是说当年.现在自然是清一色的校服,花朵们茁壮成长.可是现在"开花结果"的这批北京男人,就是从小痞子那会儿过来的. 北京男人可讲究面子,够朋友,够意气.场面上的事儿,难不住爷们儿.家里就算揭不开锅了,有哥们儿来找"哎,最近手头儿紧,家里老太太一直起不来床,我打算开个饭馆儿",二话不说,冒着老婆的"枪林弹雨",砸锅卖铁也的帮着把钱给凑上,嘴里还客气着"有事儿您言语一声儿,咱哥儿俩谁跟谁呀",看着皱巴巴钞票,配上一脸不在乎的神情,不用多说话,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可这位回到家,还得琢磨着更难的一关"贤内助".自己先得给自己打气"唉,谁没个用钱的时候呢". 北京男人很容易满足,说好听点儿,叫"会享受生活",说难听呢,也有叫"胸无大志"的,有人非要换个角度,愣说是因为"懒",咱自己讲话"着不起那急".北京爷们儿是很讲究吃的,但并不追求原料的新,奇,贵.什么一蛇三吃,龙虎斗,统统没有.只要黄瓜茄子西红柿,人人还都会那么两手,"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但有一条,厨房下可以下,只做饭不洗碗,做饭是手艺,洗碗是体力,咱爷们儿"丢不起那人".夏天一碗炸酱面,冬天一桌涮锅子,总之要吃得热闹,吃得尽兴,吃的自在,吃得舒坦.天儿热了,四合院儿里,爷们儿穿着小褂儿,右手端一只大海碗(估计有一尺见圆),满满一碗炸酱面,左手拎半根儿黄瓜,当院儿一坐,小风一吹,那叫"有感觉",改句古文"把黄瓜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清晨五六点钟,工薪一族尚在休息,老哥儿几个早在公园溜哒开了.有提笼架鸟儿的,有声撕力竭的,有恍然入定舞着太极老剑的,也有一大早就开始细胞兴奋的捉对儿撕杀的.无论城市怎么的繁忙,总能在街边儿的树林儿里看见享受生活的人们,老家儿们说的多实在"活着就是图个乐儿". 北京男人其实是很"多礼"的,轻易不会出口伤人(也不知这网上会京骂满天飞).虽然这年头不象老北京那会儿,见面都"爷,爷"的,但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会客气的寒喧几句.经常打楼里出来两位,一路聊着家常里短儿,那位说得快,这位接得熟,绝无"冷场",临别了还依依不舍,"有空到家里坐啊",外人一看还道是故有重逢呢,那位心里话儿"这人是谁啊?".所以遇到差不多赶到一起的半生人,宁可装系鞋带儿,也不愿生凑这"缘分". 北京男人傲气,却又随和.随和在面子上,傲气在骨子里.若是气氛好,那叫一客气,来了客人,打一进屋开始两小时后,除了客套话儿,还没入"正题儿".关系"嗞"的哥们儿,到常是"满嘴里跑龙套",文雅一点儿的称为"损友".三句话里有两句挤兑人的,另半句还得"搂草打兔子"地夸夸自己.习惯的,还当是仇人见面,知道底细的一瞧"呦,这俩是发小儿".若是真的急眼了,人家可不直接开骂,开骂一般都不是准北京人,甚至是学了三言两语,不服不忿的.北京爷们儿可不好出风头,但又要面子,所以常担任"程咬金"的职务,好打个报不平.看谁不顺眼了,任你是美国大总统,还是清华老教授,爷们儿脾气上来,"我眼角儿都不带夹你丫的".这可不是阿Q,打鲁爷塑造了阿Q这个人物,拿尺子一量,有一个算一个,似乎都难逃此运.其实阿Q在骂得时候,心里比谁都怕,是虚的,躲到没人的地方,还要四处张望.而北京人在骂得时候儿,心里可实在得很,面对着你是不温不火,信手调侃,心里可是砍你十七八刀了. 北京男人的嘴实在是一件利器.和京爷们儿聊过天儿的都深有感触.总结一把,大概是"损","幽默","海阔天空". 说起这个"损"劲儿,网上也不少见.真象刀子一般,偏偏还是把冰刀.待被扎的人感到疼,受了伤,打算"查出凶器,人赃俱获"时,那冰早就化得无影无踪了.打了你骂了你,还的叫你说不出疼,感不觉冤.若是赶上到工体或者先农坛体育场看球儿,那就热闹了,说什么的都有.这么说吧,场里有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就有多少种"骂"人的说法. 幽默不用多说了,除了弄两句各地口音强挠着人痒处乐的小品笑星外,真正能有点儿"文化"味道的喜剧明星多出在老北京.北京人能说会道闻名天下,"全身工夫都在一张嘴上"了,咱自己有目标,即不普度从生,也不为人师表,谁说了服谁呀,爷们儿的原则很简单---"侃晕了算".北京人好听的是啥玩意儿?相声,说相声的,打老祖宗那辈儿就得是京腔京味儿.虽然发展在北京城,红火在天津卫,就算到了台湾,要听相声,还的听"这口儿".相声里常用的三番四抖,冷文逗哏儿,都是源于北京爷们儿的嘴这个丰厚的土壤. 下了班儿,闲来无事,三五成群,或饭馆儿小坐,或老地方一聚,邀一斤小肚儿,半斤粉肠儿,一盘儿花生豆儿,两根儿拍黄瓜,上衣领口儿稍解,四仰八岔地一坐,您就听吧,不管他是门头沟的老矿工,还是中关村的小老板,不分什么班科专业,不论什么有谱儿什么没谱儿,打眼前的花生豆儿能聊到宇航员上厕所的问题,打啤酒瓶子盖儿能侃到宇宙大爆炸学说.有一次在个小饭馆儿里,几个计算机出身的同学正聊着国企改造呢,突然边儿一桌的几位出租司机居然为"电脑网络"的话题挣得不依不饶,还有鼻子有眼儿的,张嘴连"TCP/IP"都说得出来,我差不点儿就到桌儿底下去.到不是几位聊得有多深,但光用"侃"一个字,实在形容着费劲儿,必须跟上后边儿那个极其雄伟的名词"大山". 有人说北京男人爱耍贫嘴,其实仔细听听,许多大文豪,大政治家总结一辈子的道理,全在这贫嘴里了.爷们儿讲话"什么是真理啊?真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拿事儿不当事儿",喜欢别出心裁,骨子里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北京素质. 好在老天爷公平,又给了北京爷们儿安于现状的毛病,不然,吐漠真能淹死人了.前面那位朔爷就是个典型,将平时说的"话糙理不糙"的习惯用语往白纸上一放,还真出效果,可人家也说了,那是"码字儿". 北京男人说话喜欢夸张渲染,可以将惊天动地事件说得与邻居家小孩儿摔了个跟头相仿,也可以把在家里将断开的电话线接在一起形容地像长江三峡工程.可这夸张并不让人感觉到是吹嘘,虽然说者一本正经头头是道,听者却是没一个当真的.打开这个轻松的"话匣子",掀起"油子"的盖布,里面往往会藏着珍宝.将貌似无聊的生活信口涂满色彩,北京男人首当其冲.所以,北京爷们儿虽然直率,但不"直接".不直接玩儿正义,不直接玩儿深沉,不直接玩儿煽情,一切都是从从容容,信手拈来,在幽默轻松间,就把"事儿"给"办了". 对于姑娘家的,北京爷们儿从来不会退缩.见义勇为,英雄救美这档子事儿,可别让爷们儿赶上,如果遇到了,就算是"敌人"拿着雪亮的钢刀,咱爷们儿也敢"我以我血件轩辕".有首歌里就唱道:"自古燕赵多壮士,慷慨赴悲歌". 赶上谈恋爱,北京小伙子也从来不知道啥叫怯场.越好的姑娘,咱爷们儿越要做出"欲擒故纵"来.到不是小说里总是"痞子"配"娇娘",其实真是这么回事儿.什么都敢往上招呼.刚一见面,愣让人小姑娘感觉想多年的老同学一样.当然,还振振有词一套理论.简而言之,就是"缴枪不杀".去老丈人家相亲,一准儿地在老仗母娘面前能赶上天逢元帅进高老庄,啥活儿都干,透着勤快.动不动再配上一两个憨憨的傻笑,丈母娘一瞧"成,就是他了,小伙子挺实在".可换到老丈人面前,就必须深沉得象老哥俩一样,一块儿推杯换盏,听这老丈人侃着:"就解放前呐,这块儿是一片坟地,当时住着一个大太监....".时不时再插上两嘴,诱着老头儿往下说,惹得老丈人口若悬河,频频举杯.当然目的很明确,不将老丈人"放翻",算咱对不起组织. 及至结了婚,家里即省菜钱又省电钱.菜钱嘛,前边儿有交代,北京男人不大讲究"吃什么",只问个"吃什么?"还经常对老婆的手艺不满,撂袖子自己就上. 省电,就是家里要有个北京男人,无聊的时候不用开电视了.肩不动,膀不摇,张口就来,打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觉,老婆自会开心得前仰后合.看电视,除非爷们儿没空儿. 北京男人出门在外都神气活现,不是老虎就是武松,谁也不服谁.一回到家,满不是那嘛回事儿.老婆大人长,老婆大人短,但嘴里不能服输,自己做饭那叫"兴趣爱好",躲在厕所抽烟,因为"只爱抽混合型的",全月工资如数上交,那是"组织对咱的长期信任",一下班就往家跑,那是晚回家,"怕路上遭女流氓劫". 遇到下大雨,小两口子没出避.只有一把伞,北京男人总会站在身后,撑着这把破伞,宁可自己淋透了,也要给老婆打着.精明的人,或许会叹息着:"早就应该想到下大雨,一把小伞不够用;或者心理暗自找找有没有"双赢"的局面,甚至在计算着"淋雨"情感付出的收支平衡.北京爷们儿心里可没这么多念头,最多盘算到,小风小雨还顶得住.若是个北京姑娘,看不过眼,想让让这伞,也只会"温柔地"说"怎么着?不想话啦?没有邪斜的歪的?".虽然心里热乎乎的,手会握得更紧,抹把脸上的雨水,笑笑:"歇菜吧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