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2|回复: 3

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27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8-07-25 09:53    网络编辑: - K4 G& [5 @; \ 实习生马溦溦   字体显示: * Y" D+ `! |$ g4 \7 I3 \% h 1 j/ g. Z9 w3 o/ _, j 5 U- i( Z- H6 N$ w! r& [/ `9 Q+ m: o  

 
 

焦圈

山楂糕

爆肚

豌豆黄

艾窝窝

 

 

    爆肚冯、年糕钱、奶酪魏、小肠陈、茶汤李……老北京小吃遇上了奥林匹克盛事,有人要给它们起“洋名”。
    最近几天,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说是有经营老北京小吃的商家要给北京小吃取个洋名字。开始说“豆汁”要叫“北京可乐”,后来又辟谣说“那只是随口一说”。不管这豆汁最后到底会叫什么,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怎么取洋名,倒也真是件值得琢磨的事儿。毕竟,这些小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故乡记忆。
    “北京可乐”惹出争议
     前阵子有消息说,为了让奥运会期间的“老外”吃个明白,位于北京后海胡同深处的某“小吃”为老北京传统豆汁想出个备用洋名——“北京可乐”。
     “豆汁,可以直接译成‘绿豆煮的汤’,也可把它译成‘北京可乐’,这种翻译简短又形象,可以借助可乐的意象让外国游客记住豆汁。”这家“小吃”店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大部分支持“北京可乐”的人认为,给北京地域小吃起个外国朋友熟识的“洋名”无可厚非。“少一道语言交流障碍,外国客人不排斥了,才可能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喜欢。这也是用一种国际化的方式宣传、推广‘中国制造’。”在北京某公司做企宣的徐小姐表示。
    然而,质疑“北京可乐”的声音更显强大。中国传媒大学的石乔说,如果将“北京可乐”理解成对老北京豆汁的一种国际化比喻,那么这种比喻令人费解。“北京豆汁和可乐口味上尝不出半点相似之处,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喻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英菜单众口难调
    和老北京小吃遭遇相似,经数度改良,“烹制”时间长达一年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也曾面临种种挑战。
    看过菜谱的浙江省瑞安中学英文教师关梦迪提出,“在中餐的凉菜中,卤水系列、四季烤麸、酱制腌制菜等,英文菜名翻译成以marinated开头,加上主料辅料的英文名称。但事实上卤水和腌制的做法、味道有很大差别,用一个词统称并不确切。”
    “中国的菜名其实是很不好翻译的,因为菜名不仅仅是简单的菜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翻译的时候是最难处理的,向来是翻译工作的难点。”专门从事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刘永利说,“有些词语甚至是没法翻译的,比如汉语中有羹有汤,羹和汤是不一样的,但英语里只有一个Soup。”
    老北京小吃在翻译时也在一些中文菜名前犯了难。在某“小吃”店负责菜名翻译工作的游慧丽说,像“茶菜”“茶汤”等小吃,翻译人也不了解这到底是一道怎样的菜,就是亲口尝了也说不清楚原料、口味,这都增加了翻译工作的工序与难度。(据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文/师 同 张 舵
    北京豆汁英文名“D o u z h i r”
    近日,一则“老北京小吃要起洋名”的消息在京城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昨日,“九门小吃”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没想到一个比喻引起这么大反响。”
    基本采用拼音译法
    “豆汁不会叫‘北京可乐’,就直接用拼音标注,还有的小吃也基本采用拼音。”据“九门小吃”负责人袁庆华介绍,豆汁的洋名初步被译为“Douzhir”,在拼音基础上加了个“尾巴”。洋名字后还有一句英文解释:“为绿豆发酵制成的饮料”;“豆腐脑”则叫Tofunao,解释为“用豆腐制成的凝乳状的食品”;“爆肚”称为Baodu,解释为“油爆或水爆羊肚牛肚”;“驴打滚”叫Lvdagun,解释为“蒸熟的江米裹上甜豆面粉”。
    她表示,由于时间有限,豆汁、豆腐脑、卤煮火烧、爆肚等就暂时写为汉语拼音,再在后面注明味道、原料及烹饪工艺等。
    同时,她也解释说,所谓豆汁洋名叫“北京可乐”的说法,只是举例子说明,豆汁极具中国传统风味,就像美国人心目中的“可乐”一样,并非之前媒体报道的正式采用名称。
    200种小吃计划用双语名
     昨日在后海的“九门小吃”内,记者看到,不少中外游客正在挑选精美的老北京小吃,不时有人询问英文菜单的下落,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正在制作,8月初面世。  “本来是件轻松的活儿,没想到现在大伙儿都在打听,我们请的翻译压力也挺大的,每一个名称都很慎重。”袁庆华告诉记者。
    以前,豆汁、卤煮、炒肝、爆肚等一批特制的或是以动物内脏为原料的老北京小吃常会“吓坏”不明就里的外国游客,所以才需要制作英文菜单,更重要的是进行解释。
    “九门小吃”一共有400多种小吃,但此次更名主要针对的是顾客比较多特别是外国朋友喜欢选择的种类。“现在店里菜单上的200种小吃将全部采用双语名称,一些比较生僻的和新创的小吃暂时还是用中文名称。”袁庆华说。
    只限内部管理使用
    此次给老北京小吃取洋名是“老北京小吃协会”的主意。该协会是100多家老北京小吃品牌组成的民间组织,“九门小吃”就是由该协会创办,现在涵盖了18个老字号。
    “我们这次取名只是为了方便内部管理,并非之前报道的是协会对整个行业名称的统一。”袁庆华表示,每种小吃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店面里都会有习惯叫法,应该得到尊重。RJ206
    何不对自己的文化多些自信?
    “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英文来翻译中文菜单,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语言问题的根本是文化问题,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文英译最大的困难,而中国本身地域性文化的多样性又给翻译增加了难度。
    网友“大刀”在中华网社区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口味有国界,但对文化的认同没有国界,何况越来越多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老外’,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资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是对家族和传承的天然敬重和服从。作为老北京小吃,我们何妨不对传统、对自己的文化多一点敬重和自信?”
    不少专家指出,此次老北京小吃英译名和之前的中餐英文菜单,不少人希望直译,这是可喜的变化。“直译是最真实的方式,长远来看,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中国的文化。”《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评审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教授陈琳说。
    “在《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饺子’和‘包子’不再统称为‘dumpling’,而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拼音名’,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的民族特色。”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孔江平表示,从语言学角度说,如果找不到与汉语准确对应的英文译法时,使用汉语拼音,肯定比解释原料、做法或口感的英文译法更简洁明了。
    “汉语从英文借来了‘吉普’‘沙发’‘汉堡包’,从日语借来了‘寿司’,用蒙古语的‘站’代替了古汉语的‘驿’……而今借奥运之机,具有东方特色的汉语拼音为外国游客了解、学习中文提供了渠道。”孔江平表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现在强大了,根本用不着把自已的地名、食品类的名称之中加上外国的内容,像东方威尼斯、北京可乐,咱们老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我们在内心里有时却底气不足,总是把外国的金拿来贴在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上,其实这样做没人领情,这叫老百姓看不起你,外国人觉得你这恐怕不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玩艺,还有点侵权的味道,中国经济不断的强盛,这腰杆也应硬起来才是。
发表于 2008-7-28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用拼音就成!实在在英语里很多词就是拼音,比如饺子
发表于 2008-7-27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洋名基本和汉语拼音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02:20 , Processed in 1.11103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