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9 ^6 b- Q, A8 {/ e8 N/ h5 R8 k
/ c# q! h# G- e7 w% c 4 M9 X- \) p0 U( q; g4 W S% R
毁墓砍头鞭尸示众 顺治为何恨多尔衮 0 b9 N( h3 |4 J
& g. U/ s& C( u6 g4 p1 a 0 e% R) h( p& w9 T1 _6 q2 n
$ L1 \, A# q% G6 g
金庸在《鹿鼎记》里编排说:韦小宝陪同康熙私访五台山,巴巴儿赶着一位名叫行痴的大和尚叫爹,他便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顺治帝。当年读此章,对顺治感觉相当不错:能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么大的抛舍,定然是个至情至性的男儿。然而了解到历史上顺治帝对多尔衮恩将仇报、歹毒阴损的作为后,野史顺治出家这件事也变了味儿:真爱已死的董鄂妃,就随她去嘛!上抛高堂下弃幼子,在N多高僧的庇护下装活死人,算什么男人。
( N9 x7 l, ^4 V* T3 t7 |! G ! l# N5 ~) c. m" C
多尔衮的一生,为大清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最大一桩,当是接受倒儿爷叛徒吴三桂的请求,率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北京,把顺治母子奉迎入京。此举确立了清国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夙愿。 ; }; `+ e1 L# I' N1 I8 P. F
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就看准了多尔衮绝非一介武夫。事实上此人不仅能在马上争夺江山,也拥有治国安邦之才。进驻北京后,他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取法前朝,制定了各种内外制度,这些制度对发展经济,促进民族一统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总括来说,多尔衮不仅在辅佐大清皇室方面尽心尽力,他在明清王朝的历史更替中,更是功劳重大。 " t4 F8 v) m; m% v5 O4 [# ]) d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尔衮虽功高齐天,却是个短命鬼。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病死喀喇城(今河北滦平),年仅三十九岁。
2 f5 Y8 h/ i" u& _' G: `! f 多尔衮活着,可谓一路上坡。其起落在于死后两个月之内。他灵柩刚一回京时,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并发布哀诏,追怀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接着,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完全将他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了。 * g4 G7 q2 u+ X: G# Z# J/ z
但是,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宫廷矛盾,在压抑多年后以多尔衮之死为突破口爆发开来。多尔衮当政时,威信自专,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顺治五年(1648)将其迫害致死,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致使一些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多尔衮一死,他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顺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专擅,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博归宗(多尔衮无子,抚其弟多铎子多尔博为嗣),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有了天壤之别。 / N" p+ e: W5 [+ p& A
当时在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 c+ D) u( }3 `8 L3 V" @$ Y
, s# c o7 n, y) ` 中国人一向崇尚盖棺定论。一个人生前,无论有多大的罪过,都会因一死而不予追究。令人鄙薄者,是顺治疯狂的报复心,连死人都不放过。分析顺治帝对多尔衮的仇恨,生前已经很深,然而他知道自己没能耐与多尔衮抗衡,多尔衮活着时,聪明的做法只能是乖乖做“儿皇帝”。 多尔衮做摄政王期间,凭借自己的权力,做过一些随心所欲之事。他害死政敌豪格、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这也是多尔衮早期埋下的仇怨;他又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此举俨然把多尔衮自己架高到皇帝的位置,这无疑触犯了顺治帝的忌讳。事实上,自多尔衮摄政伊始,对顺治小皇帝而言,他便是个寝食不安的威胁。顺治曾对诸王大臣回忆当时的事:“那时,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 J4 W0 a7 a0 r; `9 ]* u$ R6 ^ 害死豪格是多尔衮引起顺治愤怒的一个焦点。不管怎样,豪格是顺治一母同胞的哥哥。多尔衮以谋反的罪名拿住豪格并决定处死他时,小顺治曾“哭泣不食”,而令多尔衮改变主张,但数月后豪格仍死于狱中。——如果说皇位的威胁,令顺治对多尔衮心怀忌恨的话;害死豪格,则给顺治心中播下骨肉仇恨。
, F" |9 X! p( ^, s; M5 V! d& T 娶皇嫂孝庄皇太后,更是顺治痛恨多尔衮的难言之衷。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若是真事儿,天子找后爹,足以令他成为万民之笑柄;若仅仅是绯闻,也是一桩大不光彩之事。在封建社会三贞九烈的思想统治下,顺治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见一斑。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采取的一系列报复行径,并不因为有人在他死后揭发告密,证据确凿后的惩罚,而是顺治心中厚积怨毒的变态发泄。
, r( q+ Q* s8 U! D; f, ?/ A 即使多尔衮真有谋逆之心,也会随他的死辅助东流。顺治完全可以做得大度些,多念叨一下多尔衮作出的贡献,“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清国”,正负抵消也就完了;或说顺治的报复行径,旨在杀一儆百,这更不可原谅——拿死人开刀,简直是下流! 既然认定多尔衮持有称帝之心,是大逆不道之举,做什么下葬时,依照皇帝的礼数呢?这真是虚伪、反复,招人耻笑之举。
3 A0 Q# S2 J- J' o# x* T 对无神论者来说,人死如灯熄,掘坟鞭尸是幼稚可笑的行径,当不得什么。然而,在古人流传久远的迷信里,却是令死人不能转世投胎、没有来生的一桩歹毒事。死人固然已无法申辩,而活着的人还怕他报复,处置尸首令他万劫不复。顺治做下这等事,果真就能令他万寿无疆了么?事实上,他只活到二十四岁。多尔衮死时三十九岁,属于英年早逝,对比之下,顺治称得上夭折了。多尔衮的粉丝可以称快说,顺治的作为,损了他自己的阴德,所以才会死那么早。
O4 o3 v, M f+ W& V1 D 好在沉冤终有昭雪日。1778年,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乾隆皇帝专门发布诏谕,肯定多尔衮首先统兵入关,“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尤为史册所罕觏”,断然否定了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实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因此,下令将多尔衮复还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仍令多尔博一支承嗣。 # Y: ~. P+ J( |4 a
多尔衮作为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后的非常际遇终告了结。(文/明月天涯) ' v( ]$ y) \1 U/ t4 x3 i" H& V1 A; B
毁墓砍头鞭尸示众 顺治为何恨多尔衮
7 d" ?) O B& Q( Q$ x3 G7 m
; f9 _5 [5 h. ]9 x z5 O
毁墓砍头鞭尸示众 顺治为何恨多尔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