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偶然看到即将上拍的老照片帖子,眼前一亮,不禁悲欣交集!初判照片中建筑为圆明园濂溪乐处知过堂。 3 V/ Q6 { k( y# G
5 {, Q6 d. \8 T" @9 V8 ^失眠一夜,为此判断仍心有余悸,今日仔细考证分析结论仍是濂溪乐处知过堂旧照。
: X; U" Z) E* a! d) u
6 h3 W* g2 N. C6 p( E濂溪乐处是圆明园中最大的园中园,建筑气势宏大布局精妙,建筑庭院与游廊水景交相呼应,大型殿宇、游廊水庭、方亭石舫、叠石清音,层叠立体,整体结构完整,意境深远。是圆明园集景式园林的精华,也是圆明园诸景种我最喜欢的一处。
" k7 ?& u/ t! C& P* u ( p. l" z* _4 O4 l; A
[原创]圆明园濂溪乐处知过堂旧照浅析
; ^- C" W3 H& c. k0 \/ W8 D$ @$ ]
/ k( e7 E5 z R8 p9 g濂溪乐处正殿慎修思永北原来是云香清胜室,四十景图上看并无抱厦,约为乾隆46年山东巡抚国泰进呈送来漆雕棂楹屏扇而添建抱厦,改名知过堂以表心意(《题知过堂》诗注,乾隆47年御制诗)。 1 H, ~. c. W& u7 o4 D7 n
9 ?, M/ o2 H2 _$ J! D. m) ^
从四十景图与样式雷图均可见知过堂三面环低山,抱厦距慎修思永北抱厦数米,知过堂东西山墙与慎修思永东西山墙有矮墙连接,东西开二门。由于慎修思永九间带廊体量较知过堂大,因而墙呈八字弧形,庭院平面呈宝瓶状,庭院空间因加建的抱厦而显得更加紧凑。
. Z+ I/ O* ` H( V4 S1 A
8 I1 F& d9 a9 E7 `% V改建后的知过堂抱厦七间带廊,与照片中建筑一致,就建筑距离来说,照片中建筑与南面建筑距离和慎修思永北抱厦与知过堂抱厦距离差不多,其二,照片中建筑房顶为灰筒瓦卷棚歇山,檐柱为方柱,花板巨大,台明较低,湖石踏跺,建筑前置有数个石雕花座,这都与乾隆朝皇家园林建筑特征一致。同时,查遍资料在圆明园以及其他大型园林中符合此建筑结构与平面的建筑群仅此一处,因此可确定为濂溪乐处知过堂旧照。拍摄时间应在1860之后,1900之前,从破损程度来看应该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
( g' a9 W* v. K% P) o7 I7 \! E( a
/ R" g& u6 Q* g
[原创]圆明园濂溪乐处知过堂旧照浅析
( ?* Z2 x5 h/ R3 i
[原创]圆明园濂溪乐处知过堂旧照浅析
. l2 C/ Y5 X# h' a
! |& q2 d$ U, l
这张照片是自廓然大公规月桥之后第二张面世的圆明园中式建筑照片,而且是1860火窃后所遗留具有明显乾隆时期大型园林建筑风貌的珍贵照片!由于摄影师不会在圆明园只拍摄一张照片,而往往是一批,由此也可推导出,目前应该还有为数不少的圆明园乃至三山五园的中式建筑照片尚待发现。 # Z5 @2 y4 b: y% o$ l# e8 o
J" B3 U' g( }8 b8 T8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