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
前门大街地区的赝品市井风貌就将开街,同时,这也将是叫无数国人深感痛心的一日。从近期看是主张者的失误,远看则是一次旧城市改造的败笔,更长远去看,以至十年、五十年、百年后去看,说这一天是国耻之日未必不算妥贴。
何以一个局部地方的改造就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呢?关于这个话题我已写过不下四十篇文章做过剖析,并且在北京市政府打着改建危房的幌子大规模实施商业拆迁的同时,抢拍下了数千帧照片。一时间,前门地区的所谓改造成为北京,乃至国际间关心的话题。就连北京市政府发言人也在公开被质问的时候表示“自己也不情愿”。以至在学界引发的争议始终未能平息。引一段京籍作家肖复兴在《新京报》所撰文字——
……作为如此一整片街区,它真的彻底的衰败了吗?已经无奈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动如此大手术,脱胎换骨一般,才能够把它救活吗?破旧只能立新,旧的破去了,便一去不复返,重新仿旧的建筑,不过只是赝品而已……
在我所跟踪拆迁过程的三年里,感受最深的在于没有哪个国家的城市改造可以一拆为零,从头建起。那岂不是可以任意找一爿地界就可以精确复制一座北京城吗?京东建成十八年之久的“天下第一城”就是一例。那一片麦子地里凭空所建的一座北京城现在看究竟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呢?不是至今也没有几个北京人能够亲历前往吗?前门地区正是这样一处“平地起高楼”式的改造工程。很明显的意图是在打着保护古城风貌的招牌做商业地产开发。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其载体为人而非物,试想,一个没有了北京人的北京,那么这里还可以被认为是北京,是北京文化吗?同样于上海、广州。任何地方文化文明的传承若是没了原住民的载体那么能够传承下来的不是怪胎又是什么呢?
诚然,在最新的新华网上,可以看到官方自鸣得意的统计,炫耀了一番已经确定的回迁名店——前门大街3号的月盛斋;前门大街32号的全聚德;前门大街36号的都一处;前门大街2号的大北照相馆;前门大街80号的中国书店;前门大街58号的亿兆商场;前门大街26号的通三益干果海味店;以及在前门东街巷内的便宜坊等4家老字号等。却不见更大多数的老北京名吃小店却在这一次的拆迁改造中被迫告离前门外地区迁往什刹海等地的事实。更实质的是,形的存在岂能替代因人而生动的地方文化文明?而拆迁改造后的前门地区,必将被纳入中国当今地产商业所产生的高消费区,而如此高消费,皆因地价,又岂能是市井文化所能承受?而没有了这里的市井文化又何谈传承北京历史风貌?
如今前门地区的居民已经被迁往北京四边,即将建设起的是大片的仿照古建做起的崭新的城市“布景”。在已完工的部分建筑上我看到的是水泥柱子刷红漆冒充雕梁画栋,大片的仿古建预制水泥瓦片冒充珍贵遗产的所谓四合院。一座城市的人气、地气在突然中断数年后,又以大量新型的建筑材料正日益继日地堆砌而起。即将开街的前门地区叫你看到的是全球当前最大的一片赝品“旧社会”。
围绕对前门地区拆改的不同意见者,是一些学者、外国友人、以及国内外媒体。老百姓只是在此间忙碌着保护自己在这一次暴风雨般的拆迁革命中的利益得失,这也是中国的悲哀,历来前瞻之事也只能被学者所关注,而他们的力量微乎其微。拆是决议了的,不是哪个学者书生所能撼动。因此,我们就即将可以去前门大街像观摩人造旅游景点一样,看那些不近人情的老北京风貌了。
记住,2008年5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