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0|回复: 6

[原创]崇祯皇帝上吊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8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段正史

' J& L6 y+ X6 i. E" h: {" E) { u9 M

  1644年3月19日晨,崇祯皇帝朱由检在遣散了三位皇子后含泪下诏,后宫众妃嫔统统自 : z. ^' P' p3 [, R' X# q  裁,随后他持剑巡视后宫,亲眼看着皇后和妃嫔们一一自杀,当他巡至寿宁宫时,他最疼爱的年仅16岁的长平公主向他求救,朱由检突然悲怆的大吼一声“你为什么会生在我家”,举剑刺死了“掌上明珠”,此时,李自成农民军的喊杀声由远及近,翻墨般的黑云重重地笼罩在紫禁城上空,朱由检踉踉跄跄的爬上媒山,吊死在寿皇殿旁的槐树上,时年仅34岁。

4 Z7 I; V( E& o# ?; ?5 M. u) ^

崇祯测字亡身(野史)

' Z( h, v; \. M1 _% b" X# t

明崇祯17年,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大明江山危在旦夕。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虽知大势已去,但他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坚守不出,等待救兵。 / K# P7 Y A3 n4 M# f4 s* E% F闯王义军屡屡攻城不克,伤亡惨重。军师宋献策对闯王说:“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尚能动摇崇祯坚守孤城的决心,则城不攻自破。”闯王询问良策,宋献策上前对闯王附耳低言如此如此,闯王点头称是。 : W# t6 v0 y% ?' x! S$ s: b第二天,宋献策装扮成一测字先生混入北京城内,在皇宫外面摆一测字摊,张开白幡招牌:“鬼谷为师,管骆为友”,单等崇祯出来。你道宋献策为什么知道崇祯会出宫测字?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来,宋献策深知崇祯信奉天命,当此国家将亡之际,必然求天佑护。( n2 v" y4 p8 ^; C' O 再说,崇祯皇帝自闯王兵临城下,终日忧虑不安。这日,带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桥桩改扮,溜出皇宫,一来想了解一下民心,二也想打听一下军情。谁知,一出皇宫就看到宋献策的测字招牌,当即停住了脚步。崇祯心想,平日召进宫去的江湖术士,大多怕我怪罪,不敢讲真话。今日这个测字先生不明我的身份,想来不致欺我,何不在此测一字以问吉凶。想罢,便与王德化咕哝几句,朝测字的长凳上坐下。; w3 Y4 m# {, \5 y+ Z4 K2 F 你想宋献策是何等精细之人,他抬头一看,见王德化年近40,却脸无白续,且声音近似女人,知道他是太监,旁边坐的人定为崇祯无疑,马上笑脸相迎,问道:“客官可要测字?” 3 ^+ P5 @4 ], A崇祯朝他点点头。 $ f) {. Q( {1 z# H“不知客官欲测何事?” 1 ^4 v3 k) d+ `2 K5 P8 G, ^! ~) k王德化赶忙答道:“我家主人欲问国事。”7 p) O9 O! ], A" \3 X 宋献策口中不语,心中暗喜,顺手拿起毛笔递给王德化,说:“需测何字,请客官动笔写来。”/ _# O! n3 M* b$ N, E) o: M 王德化并未接笔,顺手一指招牌说:“就测‘管骆为友’的‘’字吧。” 5 g; @2 H& |5 j) Z# m6 R宋献策像是挺认真似的,把“友”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纸上,以手拈须,思索良久,说:“客官若问它事,当作别论,若问国事,恐有些不妙啊。照字测看,‘友’这一撇遮去上部,则成‘反’字,再照字形来解,恐怕是‘反’要出头。” / V$ ^$ P9 K _7 M/ V崇祯一听,刹时脸色灰白,王德化更是惊慌不已,连忙摆手说:“错了,错了,不是这个‘友’字。” 4 w, Z; ]- c% ]1 d宋献策胸有成竹地说:“依客官之意,莫非是测‘有无’的‘’字了?” : c6 M- Q" `7 O3 g0 H! O王德化赶紧看看崇祯脸色,连忙说:“对对对,就是有无的‘有’字。”- o, I+ l' k( c { 宋献策写下“有”字,沉吟半响,低头不语。王德化垂足说:“先生快测,我们还有事呢。” ! R' w, ~3 |! x+ W9 Y4 W8 J; i宋献策凑到王德化身边,小声说:“这个‘有’字更为不祥。你看,上部是‘大’字缺一捺,下部是‘明’字少半边,分明是说,大明江山已去一半。”: @( B4 b4 C2 ~: O 王德化这一惊非同小可,头上冷汗直往外冒,连声叫道:“不不……不是这个‘有’字,是,是--”说着抓起笔准备写字,不等他落笔,崇祯劈手夺过王德化的笔,恶狠狠地骂道:“不中用的奴才!”说罢,写了个“申酉”的“”字递给宋献策。( Y+ s- F+ W6 {8 _ 宋献策接过来一看,仔细端详,沉思不语,倒抽冷气,连连摇头。崇祯见状,坐立不安,催促宋献策快讲。宋献策看“火候”已到,决心再火上浇油,说:“此字太恶,在下不变多言。” : F$ M' _3 H- n崇祯一听,若兜头一飘冷水浇到脚底,硬着头皮问:“测字之人,只求实言,先生不必隐匿。”- f7 f) M1 X# s9 J$ F 宋献策便假装神秘地说:“此话说与客官,切莫外传。看来大明江山,亡在旦夕,万岁获最于天,无所寿也。你看,这‘酉’字,乃居‘尊’之中,上无头,下无足。据字形看,分明暗示,至尊者将无头无足。” 7 u& C; P4 u7 F! W崇祯听完宋献策的话,三魂已掉了二魂,王德化连站也站不起来了。两人再也无心去了解民心和军情了,长吁短叹,怏怏回宫。* d8 Q1 H3 b6 R) S6 z' a: _' B 第二天,崇祯皇帝带着王德化,在煤山自缢身亡。北京的守城官兵,听说崇祯已死,即刻军心散乱,城真的不攻自破,义军顺利的进驻了北京城。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测字亡身的故事听说过,虽然是野史,但也饱含朴素的哲学观念,和传统的中国人思维方式,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发表于 2005-7-19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山公园把这个做成简介供游人参考
发表于 2005-8-17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印太监王德化和秉笔太监王承恩是同一个人吗?

因为有的书上说是秉笔太监王承恩

[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5-8-17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不知道,问问斑马吧.
发表于 2005-8-17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字面上来看,掌印和秉笔本来就不是干一行的,我理解,皇上要下道旨意,秉笔的管写,掌印的管盖章呗,这个分开还是应该的,就拿我们单位来讲,印章都是有专人管理的,不能写圣旨的人和拿皇上玉玺的人是同一个人吧,那岂不是乱套了?

还有你再看看这个红尘兄弟,http://joke.xicn.net/

文中提到"由于王德化和曹化淳比王承恩在太监中的班辈高,地位尊......"看这个小说,王德化与王承恩不是一个人,你还有什么意见再说吧.

发表于 2005-8-19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igolyf在2005-8-17 20:21:32的发言: 2 [: `# y6 q% U3 D- S& N ' J8 e6 W- Y! Z, P/ S

从字面上来看,掌印和秉笔本来就不是干一行的,我理解,皇上要下道旨意,秉笔的管写,掌印的管盖章呗,这个分开还是应该的,就拿我们单位来讲,印章都是有专人管理的,不能写圣旨的人和拿皇上玉玺的人是同一个人吧,那岂不是乱套了?

2 F4 X/ c% I' |% O( h; N0 ~

还有你再看看这个红尘兄弟,http://joke.xicn.net/

' |8 E% R9 M4 i, X" U2 t

文中提到"由于王德化和曹化淳比王承恩在太监中的班辈高,地位尊......"看这个小说,王德化与王承恩不是一个人,你还有什么意见再说吧.

, j" `8 G; O% S2 e# U2 V' u z4 G2 c0 S, X1 t" b6 M; X* F 明白了,那和崇祯一起自尽的就应该是王承恩而不应该是王德化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0 01:24 , Processed in 1.14172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