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61|回复: 6

几则重要消息之一至之七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8-9 0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语:

. M; v* y; J3 y/ w/ _

我们每一周都有一次拍摄与记录活动,这样的活动使我们对拆除古都的行为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是一种学习。我们都从对方、从另一个人身上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东西,但是现在的拆迁就像人身上长满了疮一样,犯了“全身之痒”我有一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晚上睡不着,收集了一些信息发在此,请同志们看一下。除了每周的活动外,我还在平日没事的时候到大吉片与椿树、教子胡同一带,有想去的同志们也可联系一起去。没有空也没关系,可利用一点时间到你附近的地方去。我主要是想要加大调查与拍记的力度,因为我们的时间不够了。

+ |$ c' w" ^8 E% H! ]( y

我感谢飞哥、掌柜的、虫子、小苜蓿 、油油、格格、后海的鲨鱼、胡胡、寻庙、 和硕恭武贝勒、拯救家园、斑马、曾先生、华先生还有老北京网的朋友们对我们活动的关注、关心

! B/ ?/ ^" n5 F6 f0 |0 {

。北京会记住这一切的。另外有一些不认识的网友,你们尽可参加,没有什么手续,你手中的相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参加了就会成为同志,不必有什么顾虑。

w; u) j: R1 }, s: i8 S* Q

我还有两点看法:一是有人用我们网上的文章,如是保护之引文,大可利用;如用来写狗文章,大片引用,不加出处与注明作者,发现之后保留证据送上法庭。(此种现象已出现)二是我们这批队伍之中的人要用,在注明作者与拍摄者的基础上我看可以资源共享。大家要用什么东西我的计算机是开放的。(此种需要已存在)。

& |5 Q% z5 F! n; G- h

老老北京

4 r! g5 p- V2 H/ g+ y% a ; R" n/ a! N% H+ O. m. S3 \$ _& Q1 _9 R7 L0 F

重要消息之一:拆迁公司要对一些不正常现象和苗头要及时掌握和反馈,确保拆迁区安全稳定

5 c( N6 [; S! q# J3 ^, n2 p# K

1 S# U. U) J3 w宣武区国土房管局对拆迁公司实行“五员”教育' A4 P+ @! b. L5 o% \ G, ] 首先是当好宣传员。要宣传拆迁有关法规和相关政策,让被拆迁人知法、懂法,达到守法的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拆迁氛围。二是当好服务员。要树立为被拆迁人服务的意识,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帮助居民“算好拆迁帐”,引导居民科学合理消费购房,为拆迁居民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三是当好信息员。全面把握各个方面情况与信息,对一些不正常现象和苗头要及时掌握和反馈,确保拆迁区安全稳定。四是要当好核查员。拆迁过程中,掌握每一户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严格按照拆迁程序办事,保证拆迁有序进行。五是当好协调员。对拆迁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要随时掌握,并协调好被拆迁人与售房单位、评估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 Z7 }/ F/ w- W m- | ( {) {: \* ^) H6 l4 g0 p + Q9 E- `( V( G. ^0 N s 重要消息之二:

4 M3 e5 U, F# `) Y

米市胡同西侧一大片又要拆,这儿有西砖胡同,烂漫胡同、莲花胡同、醋张胡同、崇效胡同、七井胡同、南半截胡同、小寺街、法源寺后街等等一大片。下面是公告:

) v, u' p& R! {! ^3 P. _0 o

4 m8 A- |3 V5 x7 J3 c5 b: U北京市城市建设项目拆迁公示; I, [, u$ g# d `9 [: G9 | 宣国土房管拆字[2005]第14号 3 t/ j& s, Q/ k# C' O 经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北京市创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进行南横街道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建设范围:西至教子胡同永中,东至菜市口南大街西红线,南至规划红线,北至规划红线(详见具体门牌)。依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自本公示公

( c1 w( O: w/ ~; ?5 l

布之日起至2006年6月20日止,在上述建设用地范围内暂停办理下列事项:# b% Y8 Q: ]3 p% K 1.新建、改建、扩建房屋;5 Y9 ^- X+ F# ~ 2.房屋租赁; r z# Y4 ~" _7 c, U 3.改变房屋、土地用途。) _% {. j) O4 c2 q; y 特此公示。 & W6 i. P- [5 C, ]% \ 建设单位联系电话:83547831

2 j1 a0 ]9 X7 m5 M3 Q . I) C( v w/ R- S6 C; ]

重要消息之三: + {! c% p7 n4 v(因为太长我删节了一些)

$ O/ R1 A2 _9 S( S

宣武区区长武高山的讲话

1 t; t9 D9 {4 {8 F, x

4 w* @ \# z. V% f# ~ _ 各位参会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3 h9 \6 J8 A" _# n$ ~ 你们好! 8 a+ F* v# T6 M0 e% e$ v 今天有机会与大家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荣幸。在此,特别要感谢刚才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3 c0 [, i" q) f# O, Q7 M2 D# N5 G1 ^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历来为我们所关注。而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宣武来说,它同时也是关系着区域50多万人福祉的大问题,我们从不敢有所怠慢。下面我结合宣武区的情况,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以下我们的观点和具体做法,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

8 b; s. `6 R. R7 \1 {2 J) F6 Y

同行的指教。 0 s8 v) V8 F9 ^/ [3 R3 k 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现实的承载着宣武人谋发展的希望。3 L3 @5 p/ z' ^4 F3 x/ C9 p; ~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其独有的神秘东方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人们一想到北京,就自然会提起故宫、天坛、颐和园,然而这些仅代表了北京文化的一个侧面——皇家文化的精华。而还有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所透射出的文化影像,随着人们生活的更趋恬淡、平实,而必然的展现出其更加亲和、更富魅力、更加隽永的一面。琉璃厂、大栅栏、天桥是它们之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分别负载和展现着古都北京博大文化中具有非凡魅力的部分——士子文化、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宣武区历史的承载了这一切。 ( l9 w- u* w4 C; g9 A6 b2 V 宣武区地域不大,但其在古都北京的历史地位却不容小视。北京建城、建都均发端于此,在境内分别建有纪念柱。元朝之后开始成为京都外城,有所衰落。现存格局基本奠基于明清,尤其是自清顺治五年(1648年)实施旗、民分治政策以后,一向萧条的宣南地区(即现在的宣武区),人口开始逐渐增多,街巷亦随之形成。同时,京城汉官及士子开始寓居此地,加之由于交通等原因,全国各地文人举子进京赶考也大多借居于此。一时间宣南一带会馆遍布,人文荟萃、市场繁荣。清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如纪晓岚、龚自珍、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学术、文化、政治活动以及其主要住所都在宣南。伴随着宣南地位的提升,各种商业、娱乐业应运而生,琉璃厂、大栅栏、天桥等地也因之繁荣。而由外省驻京官员、商家建起的众多会馆,在把众多进京举子、商家引到宣南的同时,也把各具特色的外省文化融入了这方土地。一代代翰苑名臣、学识渊博的巨儒,一部部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史、戏剧等方面的著述,均代表了当时全国文化的最高水平,

( v6 [! R$ z Y8 d. N

影响深远。可以说发端于清“分治政策”,以群英荟萃的士子文化为旗帜,集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总汇,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轨迹而凝聚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非常独特,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认为它是北京文化的精粹,开放性、先进性、创造性和平民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这就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宣南文化”。 " C& H6 Y8 [# Z8 m' O) r) H 历史毫不吝惜地馈赠了宣南地区许多独特的文化品质。丰厚的文化底蕴、特有的风貌遗存、宽广的人文视阈,使宣南具有了一种明显区别于皇家文化的非凡气质和魅力。它是老北京的缩影,它是京都平民的乐园。它展现的正是人们脑海中曾经有的老北京最醇厚、最地道和最具魅力的部分。我们从不敢漠视这样一份厚重历史财富的存在。我们认识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区域终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宣武人的希望即在于此。# F( |; `" h$ K* Z: L9 q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曾经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 大观园、天桥乐茶园、大碗茶、湖广会馆、万胜剧场的建设运作等,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还使濒于消失的一些地方剧种和传统曲艺重新获得了新生。然对应于我区丰厚的文化资源来说,这仅仅只能算作尝试性举动,经济、社会效果有限。由于历史的原因,那时无论从认识还是从物质及体制方面都还难以支持产生较为系统的对文化城区保护和发展的总体应对思路。但正是这些有益的试验,为后来形成我区对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开发思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伴随着席卷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浪潮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我区很快在整体实施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上取得了共识,一个新的、较为完整的保护与开发实施方案经过反复论证走向前台。自2002年开始,具有全新意义的宣武区“文化兴区”战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悄然破土。/ S* X7 Z7 `. S! I& I) M6 r 二、抓住历史性机遇,促使这片古老土地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 t" Y, E6 X1 {4 n, f 文化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国际上看,文化的产业化进程急剧加快,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乘数效应,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激烈竞争。纵观近二十年来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一个动向值得我们注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文化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预计,文化经济有着一个无比巨大和广阔的市场。 ) P9 f+ v+ i: G' E) {1 b4 L; w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人才储备。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这为宣武区实践自己的发展理念,落实文化的产业化战略,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契机和一展身手的舞台。

. i& `1 r, b5 n. T, q* q( U

目前,“人文奥运”理念深入人心,区域上下认识空前一致,这为我们有效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 F, \4 x4 I5 q! y 2002年开始,我们组织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有关文化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系列最新方案,这些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的,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共识。在未来几年里我们会借助这个令世人瞩目的奥运舞台,来加速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向世界展示和传播我们优秀的文化产品。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因为文化本身具有的“渗透性”和“带动性”特点,并通过我们的导向加强,而使区域经济、社会的更多方面受到积极影响。我们追求的是:通过文化战略的总体实施,形成和确立新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持续性动力支撑。这对地处北京中心城区、空间狭小的宣武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s% H5 u7 M% A) t6 T2 p) [ 1、立足未来,实施宣南文化资源整体基础性保护。 0 o) M" a) P$ D6 f" U9 J 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定位、要求及宣武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设想,首先我们决定对宣南文化资源实施整体的基础性保护,以阻断和结束历史

( m; T0 N( I/ |; A, T! D

风貌遗迹的自然消蚀和人为破坏。这既是北京市实施古都风貌整体保护的要求,也符合宣武区积极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区域鲜明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形象,实施文化战略的立意。同时,也可为新时期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y! s" {! d. s& H, ^+ q: c 为此,我们组织力量研究编制了保护宣南文化资源的详细规划,努力实现从文物的单体保护向旧城风貌的整体保护转变,力争实现和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宣南风貌整体保护格局。“点”,就是规划修缮一批历史价值高的单体文物;“线”,就是按照首都发展的历史文脉,

6 V+ |. T4 z0 v0 `7 y: }/ K( V

规划建设一批由重要历史遗迹和故址等组成的城市文化景观标识,同时修整与宣南文化不协调的建筑风格;“面”,就是要整体保护列入历史名城风貌保护区的东西琉璃厂、大栅栏和法源寺等四片地区,同时打造展示宣南文化魅力的特色文化区域。具体来讲,我们已经规划并正在实

7 `$ @) M3 g0 U; f$ B9 S

施代号为“四一一三六”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方案: 3 @6 |, r5 z0 f3 l: I “四”:就是整体保护、加快推进大栅栏、东琉璃厂、西琉璃厂、法源寺等四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保护修缮工作。 / H: W, d* ^# [. i0 C, F h “一”:就是全面整治、分年落实牛街清真寺、天宁寺、先农坛、法源寺、纪晓岚故居、长椿寺、报国寺、鱼藻池、湖南会馆、浏阳会馆

3 t) j+ p, q+ i1 W

等一批重点文物地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3 a2 Q/ S/ b! }" l( L “一”:就是整体规划、分期建设长椿寺——“宣南文化”博物馆、康有为故居——戊戌变法纪念馆、中山会馆——北京会馆展览馆、安

4 { X0 f( o O5 B1 y' _

徽会馆---中国音乐展览馆、芥子园---戏曲博物馆、火神庙---文房四宝博物馆、杨椒山祠---名人故居纪念馆以及祠寺展览馆、钱市纪念馆、天桥民俗博物馆、商业“老字号”展览馆等一批宣南文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或展览馆。+ T9 ]2 o/ x" V& u/ s. ? “三”:就是整体规划、加快建设30个左右的展示北京历史文脉、宣南文化地上遗存的街景标识。目前,设计招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北京建都纪念标识等一批标识物将于年内建成,著名学政者侯仁之先生已经亲自为建都标识题写了碑文。 , @2 Y; n) \( S “六”:就是整体打造牛街民族文化特色、天桥民俗文化特色、宣外传媒文化特色、滨河史迹文化特色、大观园红楼文化特色、先农坛皇家文化特色等六个特色突出的文化区域氛围建设,修整周边与之不相协调的建筑风格。 5 R, w) t* ~- j$ V 2、重点、有序地推进区域文化资源功能价值开发。 / s% ]# u) d" l- I4 ^! R- r5 l 在对宣南文化资源实施整体保护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重点、有序地推进了部分文化资源的功能价值开发。实践了在保护的前提下谋

$ E* U; B) c' s# k& U. ^

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保护水平的理念。 7 Q$ I; c8 {7 R2 r大栅栏改造即将启动 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来,大栅栏已经历了583年的历史。历史上该地区业态丰富,老字号云集,是北

" g2 X6 |4 q5 b3 }$ D

京城区历史延续最长,遗存保持最多的传统市井商业区,声名远及国内外。 & | h! a" b. y6 j 现实中,该地区人口稠密、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差,居民渴望尽快改变现状。我们从群众的实际要求出发,从风貌保护和利用的角度考虑,决定对该地区实施整体的改造。一方面对居民实施异地安置,既有效解决群众的居住条件,也更有利于风貌规划区的保护与整治开发。

& X8 |2 b# o; Z a8 B' Q

另一方面我们在“保护、更新、延续”的原则基础上,从历史出发,勾勒出地区新的符合历史人文特点和北京市风貌区总体要求的发展思路。 5 R: m1 S6 ?( i v4 c* G( l 具体规划开发目标是:以“文、商、旅”相结合,依托或倚重天安门地区、前门地区及琉璃厂的旅游聚合效应,将大栅栏打造成高品位的北京古都商业风貌游览区和休憩区,使之成为京师商业文化的活化石。我们设想将大栅栏地区的开发分几个功能区来分步实施,核心部分是十七公顷的国粹商业区,辅之以四合院保护区、市井民俗区、商馆区和旅游休憩区等。 8 ~9 w5 K, a3 M% W( P6 U2 w7 ] 目前,大栅栏地区的开发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按照规划要求正在分步落实。( w0 X0 z0 m$ N4 @9 T7 `- E7 z 第一,确定了地面建筑规划。2002年初,我们邀请了七家中外著名设计单位,在区域功能的总体要求下,对该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街巷肌理、建筑式样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设计,经过多次大范围的研讨和数次修订,2003年初规划方案最终确定,并得到了专家的首肯和社会的好评。目前该方案已经获得市里的通过,年底前起步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 $ M4 ^( H) u5 w& j- ~' P 第二,进行了全方位的区域商业策划。我们邀请了六家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策划单位,对大栅栏地区的商业模式进行全方位的策划。

?9 f6 q% G0 T

经过初评,最后由两家设计单位共同进行修订完善。并根据功能和先期启动的要求,对十七公顷的国粹商业区进行了重点的规划安排,目前该策划方案也已确定,与大栅栏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M9 k* L2 a- o1 s, X1 n; R) W 第三,落实成立北京市大栅栏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力负责大栅栏地区的建设融资和招商。1 M4 @/ p: r! i! b- ~$ F3 R 特别要提起的是,大栅栏地区的改造,引起了部分国际组织的关注。世界银行派出了自己的特别工作组介入这项工作,他们根据世界有关国家的类似成功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相关意见和看法。使我们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站在国际化、高标准的建设平台上。2 _% f4 h9 [- a! z1 C; O, w/ D3 [ 琉璃厂园区规划正在落实 琉璃厂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以汇集京城图书、古玩字画及传统工艺的精品而闻名,有“九市精华萃一衢”的美誉。+ r f2 g+ i6 t- w, o# Y 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80.76 公顷。其中琉璃厂历史文化保护区14.4 公顷。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列入了北京市第十个五年计划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中。我们考虑,该地区的开发在立足于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力争将其建设成一个集传统商业、传统手工艺制造、城市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具有多元功能的文化产业新区。力争使琉璃厂成为北京最大的、品位最高的古玩及艺术品集散地,最全、最密集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基地,中国乃至世界的工艺品交割市场,北京最大的古都风貌景观区和城市旅游区。与大栅栏商业街区形成互动发展。 $ Z5 D9 w5 q! X8 ^+ K" J; x 琉璃厂地区将按照风貌保护、危旧房改造和功能区建设三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期开发,一期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并得到市委、

- p( a1 v- ~# N0 x8 c" t4 m

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已经启动了南新华街道路改造工程。 , w4 ^( B- C3 Z/ h) e6 X; P 传媒大道建设已具雏形 宣外大街是宣武区非常重要的一条大街,南北长3200米。周围有新华社、经济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多家著

; ~ P# J0 I$ q$ Z+ I' u

名媒体组织。根据宣武区的文化及地域实际,我们在这一地段上,规划建设一条国际传媒大道。在这里兴建传媒大道,产业发展上符合首都经

9 D/ X: i, s. J! l- I$ O C

济的要求,城市建设上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与时俱进的品质。它能有效地突出首都文化中心地位,促进新型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向

3 b! X! r; C: x, a( W) a9 U3 @% y

世界展示现代传媒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独特魅力。# P8 a* p" u6 W 国际传媒大道是商务办公、企业经营、休闲居住、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社区。其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服务中外各类传媒组织

) t U- d! M, w

、机构发展;推动现代传媒产业开发经营;展销现代传媒技术与产品;集散现代传媒产业发展信息。 $ O* V$ e* e5 x% b 目前,国际传媒大道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北京移动通信枢纽楼正加紧建设,北京通信大厦建设用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国际新闻中心项

; g; M' B5 H/ g

目正在拆迁,国际传媒中心项目已经签约,枫桦数码城、富卓花园广场等一批项目正抓紧筹建。1 G5 ~7 q& r6 L* h2 ^1 \( G$ E9 i 概念文化精心雕琢 宣武区至今已推出了不少的文化概念,如宣南文化节、厂甸文化庙会、红楼文化庙会、艺术节、茶叶节等。为使这些

7 E. o5 g: A6 q6 M

资源更好的发挥营造高品质文化环境,提升区域形象的作用,我们重点抓住独特的概念性资源进行精致运作,力图使之形成品牌特色,造福宣

' o5 K' H: Z; s* m& o& G8 c

武。去年,我们根据资源现状和总体规划思路,将往年区里举办的宣武文化艺术旅游节改为宣南文化节,每年举办一届。在文化节上除继续保

7 `/ G8 m" T0 i& x$ Q

留了一些诸如戏曲精粹展演、旅游推介、商品展示、招商洽谈及部分群众性艺术活动外,我们还特别开立了宣南文化论坛,力图着力将其打造

, x8 M) T- `5 E+ ]+ y

成为国内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在论坛上我们特别还推出了宣南主题演讲,以加大社会对宣武区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宣南文化节今后怎么

" F$ w B( q; ^2 O0 i

搞,我们还在继续琢磨,一些新的建议也不断涌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重要项目必将成为宣武文化花园中又一朵迷人的奇葩。 7 \, @8 {) H: ^) d% r5 L 3、推出特别举措,保障规划思路的顺利实现0 U3 I6 e0 a! N) C0 F 在对历史文化风貌区段的总体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每一步我们都是非常负责和谨慎的。我们深知这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事关区域形象

9 t6 R( ] K0 a9 d: c6 Y) C, u# ]9 Y+ r

的工程,如若出现不应有的差错,我们将难以向支持我们的群众交待,更难以向历史做出交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以开放的和创新的思维

$ Z% Y: m( m$ i; ~- ]+ m

理念,来落实安排组织、人事、投资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这一历史性任务在严密的科学论证、超前的市场展望基础上得以顺利

* v5 _0 D6 b6 B, B/ M

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增添新的亮点,为区域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为此,我们根据总的规划思路和要求,针对性的推出了以下一些措施

& |9 e* v* d# W1 f7 _% k1 X+ {. ^7 L- {

( x) H/ E- b8 k$ v# _ ①建立临时协调机制,统合各方力量,推动规划工作的顺利施行。在对全区规划改造地区进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风貌保护区

/ R# P+ |+ w0 n( D

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国际传媒大道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的十多个部门组成,指定区级领导具体负责,全力投入此项工作。建立这样的组织,实施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可有效避免建设中环节多、决策分散、时间难以保障等弊病。统合各部门力量,调集资源,阶段性集中于建设项目,对规划方案的顺利实现可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5 c) L i5 c5 H* ]' z6 y ②聘请社会有关专家做政府顾问,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对于这样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就其复杂的过程来说,仅凭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不能完成的。因而借助社会的力量,集社会各界的大智慧为我们所用,非常必要,也非常必须。" G7 d5 Z- ~" q' Q& r 为此,我区聘请了6名涉及文物、古建、历史、金融等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的建设献言献策,以提高我们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年来,我们召开多次专题咨询会议,请专家为我们的具体规划和方案把脉。同时也收到专家的建议和策划方案14条(篇)。实践证明,我们这种做法,效果是明显的。3 ?2 h9 I+ V9 G1 H/ g ③以新区开发带动风貌保护区的保护更新,落实倾斜政策实现风貌保护、居民危改和功能区建设的有机统一。成立宣武区风貌保护区居民搬迁用房开发建设办公室,落实鼓励居民异地回迁、发展文化产业的倾斜政策,采取政府投入、居民危改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办法,解决风貌区保护、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发展特色产业和降低人口密度的问题。按照“保存、更新、延续”的原则,建立新区开发与风貌区更新的联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大栅栏、东琉璃厂、西琉璃厂和法源寺等风貌保护区的保护更新改造。 ) \; ^& z, Y G; Q3 d% K 7 I# p7 m# D* r1 e/ b) d9 A' s * A; O& f+ [1 j. K& |* i& ` / Q9 h$ L) R' h8 {0 i* }重要消息之三:有人提出新建议

+ l" ~, C; E5 x$ r! `

3 F5 ]& i' |4 C& E1 H& z& V/ G ; g& ~' E0 k4 h5 z9 O/ Q e 彭文新(先生) 13801266689 3 J. h5 g$ V$ V6 g, y* x+ P wxpeng@office.bjhr.com.cn % O8 @" M. G6 j5 @- h: f t+ s' V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1号2号楼2单元 ' L4 i2 e& m, }: i" \4 Z 第6、10、11号议题,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延续了50余年的城8区行政区划缺乏足够的调整。+ w, A) a4 {! C! o- p 早在1996年,北京市在酝酿通州等“县”改为“区”时,我就曾经向市民政局主管副局长谈到必须要调整北京城8区的行政区划,否则弊端很多

' m6 [' S2 b5 t+ w0 B

/ |; |2 k: h' P( f从本议题的第6、10、11号议题中,都存在一个基本前提:只要调整了行政区划,这3方面问题均不存在技术问题,经济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 Y& r8 O( A1 m( v( Z5 g9 z6 T% [( x调整的方法就是:以南中轴路为界,让宣武区向南扩张到南5环,将宣武区政府迁址到南3环以南地区,则宣武区的人口在20年内不再密集,有

- [1 F# v0 ^" C6 G( `. R p' _ l

了足够的开发建设用地,古都风貌保护就可以有资金来源,也消除了障碍;开发南3环以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就缓解了破坏南2环以北的古都的

0 Y) K2 F5 Y ~4 h" F3 Q/ g/ s9 Z

压力。$ Y" j+ S& H# Z: d0 d3 B 同此道理:让西城区向西扩张到与石景山区交界,让东城区向北扩张到昌平、顺义区交界,让崇文区向东南扩张到合并了亦庄开发区,都可以

9 Y* R! N; W' h4 P0 Q

起到同样的作用。其中的道理可以请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管理专业的专家们评价——可以参考《外国城市规划》杂志的有关文章。 9 p3 v; l) b; m* w: L3 K$ h. q

, Z( f; i. C: t |$ l

重要消息之四:米市胡同一带已分割完成. j" e+ l, x- T5 O) I 1 a# D5 n+ k. U, V" X+ A 现场拆迁办公室地址: H" f# K" q2 W# g2 o* ?/ n 拆迁一部 办公地点:米市胡同120号;负责拆迁范围:菜市口胡同双号44号-100号,米市胡同单号69号-115号。 K7 ~6 ?( ^+ Z联系电话:835584400 ]# g* ?7 [3 t; W/ w5 z3 w( G+ ` 拆迁二部 办公地点:米市胡同120号;负责拆迁范围:米市胡同双号64号-132号,包头章胡同单号29号-33号,包头章胡同双号4号-36号。3 V' \5 {, Y: L8 b, P) T" R 联系电话:63530391 7 `) ^- o8 ]- n: E- T; C% W拆迁三部 办公地点:米市胡同120号;负责拆迁范围:后兵马街单号5号-31号,后兵马街双号全部,中兵马街单号全部,迎新街单号9号-15号

, f1 j* l5 d2 `! G4 y

3 u1 H' d5 ~7 d6 |/ x0 m: g联系电话:63530682% M& o# i& j" ]/ _5 ~ 拆迁四部 办公地点:前兵马街31号;负责拆迁范围:中兵马街双号4号-18号,前兵马街单号5号-39号,双号4号-38号,大坦胡同单号1号-15号

+ S- ]; ?! g5 R% x- H) E' h

,大坦胡同双号4号-14号,平坦胡同全部。7 Y0 H+ u+ c# t: g" r2 k 联系电话:63520859( q! r9 n6 U4 `5 H 拆迁五部 办公地点:米市胡同120号;负责拆迁范围:南横东街单号57号-157号,潘家胡同单号75号-77号,贾家胡同单号47号-51号,迎新街

1 t4 w ]) U" ^( T$ G

单号85号-87号,迎新街双号100号。2 I3 g* P, @+ C( b' O 联系电话:63530692

4 J1 L8 u- P3 |8 R1 C , L3 X# c, Z2 F

重要消息之五:

& }0 `6 E* L1 ~3 D) n

一位女士说老百姓买不起房子 % t( o1 k" ?- T: x3 z6 m1 b$ ?, ^ 67111148 ! ^5 o! s. q/ I R2 q 邮 箱 7 @1 r9 }7 U5 I( f- w" M. k+ A5 [+ s haotongyi@163.net : ^5 M, u, P; @/ i* a. }" y! | 我们是大吉片拆迁户,这里的拆迁费是4500元每平方米(三级地区),而两广路以北就是二级地区,不知是谁划分的土地级别,菜市口这么繁

: g5 g; a5 g8 ~7 W

华的地区却是三级,给我们老百姓的拆迁费让我们到哪里去买房?去大兴吗?谁能考虑和修改土地的划分级别? 2 @) ~* u+ T2 p ) c* ^- s2 i6 G- T1 \ 我理解危改是危房改造,可大吉片属危改却不能回迁,试想我自家的房子危了我可以翻盖,我还可以和施工方进行讨价还价,为什么大吉片的危改却成了货币补偿,不允许回迁。老百姓自己的房子却要让别人做主,这难道也是北京市的某一条规定吗?谁能给我们拆迁户一个合理的说

1 y* F- w5 z8 H

法? 5 o6 D& `$ [7 N1 L" ?! @2 z/ N ( n `. x {& f: [5 I3 o# F+ @ 刚刚听说有人在清芷园买了十多套房子,全部用于出租,如果大吉片危改用于盖公寓,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也不能回购,那么大吉片的公寓不又是给那些炒房者创造良好的投机条件吗?政府一边说要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一边又在给投机商创造机会?听说宣武的政策就是要把人口密集的地方疏散、把人口外迁,我理解就是把老百姓轰出去,让有钱人住进来,(其中不乏有许多外地生意人)这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吗?真不知道上层领导是怎么考虑的?

: s8 k, [) I$ J

7 t$ x" u" @, ^& R- z- ?5 Y- O* F重要消息之六:看苏州的说法

2 D8 R; B1 [% P; ]

城市化与遗产保护 6 D8 S% m; ^$ H # q: Q& o* v, i# U: u2 `4 G; e 邱晓翔(先生)

V: i/ j' u, o. A! ~) L

苏州市建设局副局长苏州市建设研究会

/ D, Q/ p ~4 t+ A

摘要: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保护好为数不多的城市建筑遗产,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借

/ o5 f: ?' k: \) @4 [7 Q0 L' \2 ^

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国情的遗产保护体系,抢救危在旦夕的建筑遗产,先让它们“苟延残喘”,使它们有可能在我们的财政、技术进

1 c# e% `, Z B

步以后“延年益寿”,并完整的传给我们的后代。% m0 t. D% z7 b6 v2 \; Q 一、文化遗产与遗产保护: O$ D- j: }& b8 m0 [$ a: ] J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月16日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将文化遗产定义为文物、建筑群、遗址三种类型,并规定

* o/ U( P- ^- W: Y4 l

了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所必须具备的六项标准。到2003年,公约缔约国中已有128个国家的754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项,自然遗产149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3项。我国自1985年加入公约后,已有29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项,自然遗产4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4项。2 P) v* [! N, P/ U9 i5 u 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对应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主要有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 J# S: O& H$ A+ T# ^

。这些有形的文化遗产受两大法律的保护,一是《文物保护法》,另一是《城市规划法》。《文物法》第二条规定了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畴,

* {0 u+ N: K7 G' |% j/ a/ v* o

第十四条规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要求。《城市规划法》在十四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文化遗产,

1 E% U8 F9 l0 N6 g/ o! r, q

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另外还专设了“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一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城市新区开发“应当避开地下矿藏

' ?9 M, v1 n( l* F( ^7 h

、地下文物古迹”。按照这些法律和有关的规章、文件,从一九六一年起至二〇〇一年六月,国务院分五次公布了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6 A$ r% Z( Q$ x, X2 f/ D- I

位(其中第五批578处,占40.1%)。各省(市、自治区)和市(县)也分别公布有各自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分五批

) b; r; k2 U& ^5 Q" y3 M

公布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1座。 1 K B1 ]& h7 f3 x! e 二、我国与部分国家遗产保护体系及状况比较; t/ H" _8 [: T* t* |6 }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虽然几经兴衰,但却延续不断,至今仍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中国地域

& a; ] A. A5 W! G% J- c- D

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各民族间又有过多次融合,创造出灿烂丰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据调查,我国有2000多个历

6 B# Z" P: |) x% m/ L$ K0 Z6 G: p

史性城镇。从帝都秦咸阳,汉长安,到边陲要塞嘉峪关,临海城,……。这些城市在当时都曾经创造过辉煌,从浩如烟海的史籍记载中,我们

$ K, b$ C. q+ Q2 L8 R' J

仿佛可以看到古人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建筑、美轮美奂的园林、繁荣富足的城镇、兵马啸啸的边关。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再去

/ L |+ O: ?( \# g# M V+ F$ n

寻找这些历朝历代文明的结晶时却又发现,有形的遗产竟然是屈指可数,而完整的历史古城更是凤毛麟角。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城市(村

A' v& G* h V E- m _

镇)目前仅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和皖南古村落。这不仅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相比实在太少,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很大

& E3 w A+ ]- c1 z

差距。从法律框架来看,我国在1930年首次颁布了《古物保存法》。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61年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才

x4 G5 z3 W% x, q% h

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的法律地位。+ { K& d: |" B" N0 \: b 相形之下,欧美国家的保护体系要比我国的完整得多,受保护的遗产数量也大。法国在1913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法》,1943年颁布了《

- m9 Z8 s0 Y. c

纪念物周边环境法》。1962年颁布的《历史性街区保存法(马尔罗法)》开始了以划定保护区的形式开展历史环境的保护。1993年又颁布了《

) g! i/ U+ s: g6 A) Q9 F

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根据以上法律,至2000年,在法国受国家保护的纪念建筑有40000个,全法还划定了91个历史地区,277个建

) m2 \# U, s* P+ v4 z- U- W, j

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而在英国,1944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建立了历史建筑的登录制度。根据1990年的《规划(登录建筑和保护区

) E7 ], L; A5 N! J" P4 Q

)法》而被选为“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其特征和面貌值得保存的”历史建筑物(称为登录建筑),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就达50万件

4 b5 H+ X# F5 e2 _

(2000年)。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根据1966年制定的《国家历史保护法》,到1994年国家登录的历史场所已超过62000处(2003年已

) E2 R1 }: D' k7 R% V- r! u; i

达67000余处);日本1897年就已制定了《古社寺保护法》,开始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战后的1950年颁布施行了《文化财保护法》,

/ Y1 K7 B/ j: Y1 U, e; I

后来又多次进行修改和完善。1966年颁布了《古都保存法》。虽然日本国土狭小,文化与我国相近,到2000年底,全国已选定了54个重要传统

# |8 {' u+ R% r2 p4 p

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国家指定的文化财建造物2137项3588栋,其中国宝级207项249栋(1996年数据)。相形之下,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6 ~! U. Z! l0 J2 l' f1 j

的文化,但目前纳入国家依法保护的建筑遗产可是少之又少。( v" j1 h& [4 |3 t1 F7 @6 f 三、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其面临的问题$ u9 n% l: q1 X1 e* w4 E6 Y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原来的城市不断快速地生长、膨胀、蜕变和更新,新的经济增长加剧了对城市土地的渴

: L/ Y% v5 b# G

求,同时也加剧了对城市历史面貌和城市中文化遗产的威胁。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村地区转向了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引入

^* t6 V& ~- L' y& |

迅速的改变了中国农村地区村镇独特的面貌。 ) y$ y& I+ Q7 E2 J0 I" ?) }! m 我们先分析一下城市中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一般而言,城市本身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城市本身既可能是这些文化遗产传承的载

4 u% _# W3 n3 V" ~

体,但同时也很可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遗产的终结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历史城市都不可能保留初建时的所有建筑,正是由

% `6 c p9 g P8 I# \0 m7 x8 F

于历朝历代的不断积累,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这种不断的积累遗产本身也往往是建立在前朝的废墟之上,否定了前人

* U- q& s, U; L" Q1 Y% \

的“遗产”才可能为后人创造出当代的“遗产”。当然,以前岁月更迭所留下的痕迹是散落在城市的各个部位,整个城市的彻底改变也许需要

. B5 H' X2 I. q' a2 i/ A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今天则不同,“一年一个样”、“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已成为现在许多城市的口号。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的重视

9 m0 h1 B! v& y+ {9 K# }) j

遗产保护的工作,那些所剩不多的遗产也许会在看得见的未来灰飞烟灭。在城市这部史书中,我们将无法阅读前人留下的历史章回,只剩下当

8 j$ m& S9 e' b' ?

代人自己匆匆的注解。我们的后人很可能扼腕叹息我们的鲁莽和无知,就如同古人伤感项羽火烧阿房宫,梁思成顿足北京拆城墙一样。在现代

g, x I% |! V: |7 r# O2 T' _9 |

社会条件下,人们所能动用的技术、工程、财政的力量远超出前人。对一个几十公顷的街区而言,可能只要一年就能“旧貌换新颜”,而对一

0 }% j+ l/ B! I7 c7 I# |2 _5 b

个数十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来说,十年的时间足以彻底改变其面貌。我国有数千个历史性城镇,但现在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仅一百余

# e- Z0 o# Q8 n2 Q1 B4 g

处。而在这一百余处中间,近年又有不少历史城市的名城保护工作面临严峻考验,甚至有专家已呼吁要为一些名城“摘牌”了。城市的不断更

" O% m R: C5 v* D; r% W+ J

新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如何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既善待前人留下的遗产,又为后人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出的历史性

* y& P1 ~( E, U: F( q

的选择。 8 B8 {$ @$ b5 {0 S! o! K 另一个方面,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保护那些富有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特别是它们的空间特色。作为

* x* R6 a6 X+ Q7 W

一种人居的聚落,他们往往是在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产物。从原始的氏族聚落,到后来的村寨、集镇

* l2 f. i9 L! ]- ~ @

、不同规模的城市,再到现在的“城市群”、“城市延绵带”或是“巨大城市”,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那些规模较小的聚落(村

, h3 w r- u5 G( f/ A, }

落、集镇)却很容易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被淹没。许多凝聚着农耕文明时代特色的村镇所保存的遗产相当丰富,可是一旦其外部条件发生改变,

' h0 P& E d/ N. i" L, P- O

它们所承载的那份历史遗产也将无法解读。以苏州为例。历史上,苏州古城周围的许多村镇都具有很鲜明的特色,依存的产业有农、蚕桑、渔

8 y3 ~# v1 i. W4 E

、商、手工业,空间布局上有沿河、依山、傍湖、沿路等。在以前的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这种特色虽也可发生过变迁,但总体的发

3 i9 I4 v* s. [2 E

展模式是相对稳定的。但到了现代,这种特色却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些原本散落在农田之中的村镇可能会相互“粘连”成为一个无法认读的“

7 z2 U5 y8 E! k

墨团”,曾经是曲径通幽的桃花源也能成了可以乘汽车长驱直入的闹市。本来,江南地区最富有特色的水乡村镇靠的是舟楫往来。周庄之所以

7 \1 O: m( j& ]) Y: w8 m* N

还能保存相对完整的水乡风情,反得益于得它位于陆上交通不便的湖荡之中。太湖东西山地区保留下一批比较完整的几个古村落,它们的繁盛

1 J! `1 \: b2 ]# w

是凭籍当时优越的水运条件,在后来水路衰退以后人迹少至才得以保存了下来。但如今旅游繁盛却又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危机。东山明湾古村入

; i: Q0 k K8 s1 }: E3 Q/ `/ o! ]- M

口处原先乘船入村必须经过湖滨河港的码头,如今河港却被环岛的公路切断,古村的风情特色顿减。古村中的极富特色的传统民居也在居民迫

?9 P4 X& d ], E5 f

切改善自己生活的愿望下纷纷改建,面目一新。这样的遗产所传达的历史信息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要想保护好遗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6 L4 P; v& X8 l8 W0 E

过程中,适当地保留一部分“非城市化”的地区,还是十分必要的。 2 M& `2 ]* C! T. o; Z9 R6 |" r 四、苏州的保护实践及经验教训 ! ]; ^5 n& A0 B6 G6 Q& [4 Z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为春秋时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而建,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但至今除了在史籍上记载的区

5 p3 N. F0 Y# }9 C% v0 ]8 _

位、规模及部分地名尚能得到印证外,其余均已无实物可考。苏州真正的古代遗存,还只能从古城外围的春秋城墙遗址、古城内的春秋青铜器

# p; I1 d- i$ @( z# y2 p4 P

和汉井、城墙上的六朝墓葬才可得到间接印证,而真正的地面遗存则只能追述到1000余年前的五代末年。虽然传说虎丘是吴王阖闾的陵墓,吴

3 E/ m( W& ~, `' n5 J5 V

王夫差在灵岩山建馆娃宫,东汉时出现了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笮家园,三国东吴孙权母亲舍宅建了古城内的报恩寺,东晋顾辟疆在城内建了“

4 _1 H* y' [2 e0 z# u' k& N

吴中第一私园”。但现在的虎丘塔(云岩寺塔)也仅一千余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后周显德六年(959)至北宋建隆二年(961)落成,是苏州目

5 o3 T& {6 k& P$ W* ] s, u

前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现在的报恩寺塔(北寺塔)是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沧浪亭也仅仅保留了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苏舜钦

* L3 r% F# U$ W8 K+ v' ?

建造时傍水建亭的园林格局,园中现存建筑实为清代所建。现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则是清代乾隆年间建在南宋淳熙间万卷堂的故址上

" }/ ^; Y0 k! E3 v# c' R

。苏州城内大量的民居、衙署、寺观、会馆则多是清代以后存留。刻于宋绍定二年(1229)的《平江图》描绘了当时苏州城完整的城市面貌,

$ U K9 ?0 {6 ]. P

《平江图》中反映的城市格局、街道水系、主要地标(寺、塔、园林)至今基本格局未变。当然,那时候的建筑绝大多数也已不存。宋代的南

7 {8 m( F! I6 ^* j- t3 s$ |

园到后来荒芜成为农田,近年才又变为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可以说,正是这些经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才造就了今日苏州丰富的文化遗存,如

2 N: ]$ T6 E+ ]8 q+ y4 k, o

同树木的年轮一样,让我们能够解读历史的变迁,体味不同时期的风格。如果苏州从2500年前建城之始就一成不变,那么今日的苏州人恐怕还

( L: w" ^7 C8 @( s- u

只能住在土坯房中吧。 $ N/ b- K5 b' b! _% F 据1998年苏州的调查,14.2km2的苏州古城内尚存1950’以前的建筑约占1/4,1950’—1970’已经改造的建筑也占1/4,1980’后新近改建

7 @8 m9 [* i. c

的占到1/4,而其余的1/4则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进行改造。换一种说法,在最近的50年里,苏州城内有近一半的城市形象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X2 y$ B1 ?' h2 I/ B- b

。在古城及近郊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40处,还有200处控制保护建筑。这些建筑的总面积仅占古城内总建筑面积的3%左右,用地占6%。

2 B- K; G6 `+ b# R9 A4 \% d

而那些通过现场调查后确定仍然体现苏州传统建筑风貌的旧建筑物则占到17%,用地占10%。 . r# V+ J: Y# ~" F/ A5 _- E: _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新编制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又在文物古迹比较集中、传统街道和水巷空间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内外又

; z( [/ U! n4 l" V8 H6 P6 \7 _

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42个历史地段。除去山塘历史街区在古城之外,其余均位于古城区内。用地约占古城14.2 km2的15%。再加上三个传统风

, L6 z! {! j4 Q8 C) u y

貌保护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类保护区的总占地面积约占古城区总面积的近30%。如果能将这些受保护的传统的

( I# ]7 x' \- h6 \2 i+ ]) h: p

城市空间形态用古城内尚存的35 km河道和数百公里的传统街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苏州古城内相互关联的地段就能交错织成一

2 m1 }6 E! b I

张网,就可能从多个角度反映苏州丰富的历史遗产。这样的保护方式虽然没有平遥、丽江没那么完整,却也可以在目前严酷的现实中找到一条

% _6 K. R: Q5 g C+ F: x A

保护与发展的出路。" j5 Q o: u! m( ^ 不过,目前这些遗产的各种物质内容的状况却不令人乐观。从建成的年代看,这些建筑物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已经历了百年岁月,其间还

7 x' t) R5 d& S/ D, `

有战争的硝烟和文革的摧残。而结构上又多为江南穿斗式(立贴式)的砖木混合结构,受江南潮湿多雨的气候以及白蚁的侵蚀,许多梁柱、楼板

: x7 H8 ? d9 `7 b! V

等木构件已是千疮百孔了。而砖石瓦等围护部分除了一些大型寺庙、宅院外,许多中小型建筑多数本身用材就很经济,有些甚至就是乱砖砌成

, @) F2 ~ H% \ W7 g

的。经过多次修补也已是摇摇欲坠,再加上近几十年来超强度使用(如原本住一户的宅子如今成了住几十户人口的大杂院),又缺乏必要的维

( \1 U* J7 _8 {7 c4 E

护,这些建筑已经到了风蚀残年。如果现在再不抢救,那么他们的自然消亡已经是指日可待了。但要全面彻底进行抢救,政府和民间的财力又

5 Q+ C* {% ]5 k! {2 |+ Q( V, v$ D

难以达到。因此,目前更迫切的工作是要在目前有限的财力下尽可能多的让这些建筑遗产先“苟且偷生”、“苟延残喘”,有限地延长数十年

3 d* k; ~) b9 D. T, i3 `5 C j

的寿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再过若干年,这批“苟且之辈”中或许就会有相当多的部分可能再动一次大手术,使它们能够

, P, o% _) w% c6 e) c) P

延年益寿。其中优秀的建筑或许还能如梁思城先生所期盼的那样“永葆青春”。如我们只看到眼前有限的技术与财政力量而放弃了对这些面广

8 L' d" `2 i8 P9 h% Y) i' f

量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那么若干年后即使我们的财政、技术上有了能力,却会发现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可保护了! . P1 ]& X0 [$ \( Z K 苏州在1980’年代中期曾先后对4处作为民居使用的控制保护古建筑进行过整修,在不改变原有的建筑格局及主要建筑材料的前提下,对建

! U1 b: }( x# E2 e p- j9 |

筑的内部平面进行了重新分隔,并使每户居民用上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接通了水下等基础设施,居住标准也达到了当时社会上公认的中等

% I9 u: \: p- `8 v# L3 q" t

居住水平,每户大均有50~65 m2的成套住户。如今在经历了十多年风雨后,虽然里面的住户仍期盼着有机会搬到更好的单元楼,但比起隔壁那

4 _/ p: s' h+ k

些仍在大杂院里的居民,却要满足得多。另一个例子是:上世纪末,苏州市有关部门对位于平江历史街区外北部的东麒麟巷地区的民居进行了

& [ ^" b" E" N$ C5 r

改善和整治工作,沿河铺设了污水截流管,并将水管深入每户,安装洗菜台盆和抽水马桶。对地区内的民居只进行适当的维修,对居住条件特

/ N2 d r. c, p- C! u! j1 ^) x

别拥挤的进行“拔松”另外安排住房,腾出的面积则用于改善其余住户的居住条件。经过适当的维修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相当大的改善,

! s6 L2 K8 ]' s

受到了居民的欢迎。2 {# z; T/ ?: r2 ^$ q3 `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改造区域内有一处民居院落是挂牌的控保建筑,前三落为公管房屋,经过维修民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后一进为私

$ m9 V) w8 r. L- @% ^) q

房,房东自己已不住,但也无力维修。房管部门也有意收购后进行统一维修。由于产权关系很复杂,房主一直未与房管部门就出售的价格达成

% ^$ _! N2 J- I! o- |

一致。就在此时,一场大雨将这处私宅彻底摧毁,同一处古宅院从此面临两种不同的命运。如果我们不采取这种有限的抢救措施,用不了几年

1 g. @6 D# ^6 `. {- j1 m( b

,这些面广量大的遗产也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消失! 7 h' P% i! M. g9 @5 @1 }, C0 C 城市化对遗产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正视遗产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所起的作用,将为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不当地利

9 I: w5 o4 ]3 F; j* b5 y, l

用遗产甚至毁坏遗产,将使城市失去特色,甚至会动摇城市的活力之源。不管是已经城市化区域内的城市更新,还是目前城市边缘区域的整合

2 Q5 k: A, l; x

,遗产的保护对将对今后整个城市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 t9 v/ q: p$ `6 `) J2 ]

主要参考文献:' |2 r: `( A0 c6 Z0 V" y' L, G' I$ C 大河直躬,《厯史的遺産の保存・活用とまきちづくり》,学芸出版社,1997; d: A6 y2 S5 I. A" ~8 M 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淑馨出版社,1993) v" r0 {2 W+ u3 L8 b4 ^ 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x7 @5 F1 b$ J/ R" n- C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E: W: u6 J8 \ 徐民苏等,《苏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 w' J+ E3 x: b$ g5 b 钱公麟等,《苏州考古》,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 u( i: D% f% [0 b 魏嘉瓒,《苏州历代园林录》,燕山出版社,1992 2 ]+ X+ n. T9 P" v; ^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研究室,《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1958" t6 k7 C9 G5 U( V9 d% F8 m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 , E" P1 p2 f: A% t' i' e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9 w& u5 q, g6 H! p4 g( Q 作者简历: 1989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山东省烟台大学建筑系任教,1991年到

* B1 Y* c# N3 H$ ] g$ M2 h2 Z* t

苏州市建设委员会工作,1997年任苏州市规划局局长,2000年任苏州市建设局副局长。

5 N; k) S. Q+ f9 I" ~% c) N

( b. `1 H, [6 g, b" D5 y, z 重要消息之七:大吉片拆迁的电子版/ x/ G) V" a/ r0 E6 R7 h # o% C O4 J" ~$ w 关于北京国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大吉危改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京宣拆告字[2005]第16号)的拆迁公告 : n N- E' `" ?0 s宣武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d7 v0 d# l/ c$ q0 ~- S, j. d 【字体:大 中 小】 2 ~* X2 F4 z+ J7 Q: Z# ?0 A5 r# n北京市房屋拆迁公告 / q7 i% F7 u1 N& U* L2 R: g 京宣拆告字[2005]第16号 & u' ~% D! z q# I+ ?& ^2 W 依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北京国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大吉危改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取得京

' t( g. Y4 E, p/ ?

宣拆许字[2005]第108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建设范围为:北起菜市口胡同42号至包头章胡同一线,南至南横东街,东起南横东街57号,西至菜市

- f6 L3 d" Y3 N. d9 E3 g, J0 d1 p" w

口南大街一线(详见具体门牌)。 # Q6 d0 G5 t, y7 {, X0 X1 j' N上述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及其附属物需要拆迁,各被拆迁单位和居民应当依法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自二○○五年七月十八日中午十二时起

. e9 S6 S7 Y& d+ l6 {

至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午十二时止完成搬迁。 - `4 |$ P: ]( d! S0 j0 W" U 特此公告

+ Y f+ j9 N8 v. _2 k3 a, O4 K

北京市宣武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U) U, o1 T7 h! B 二○○五年七月十八日

. V. T- O% h" Y! J! e* q # E. ?* Q" x- `4 D' z! g, K* F

1 J% d F3 D0 a$ | 拆迁范围

* P5 A# g' F! h

米市胡同:$ ~2 }& Z' W, u- F) [! b 69号、71号、73号、75号、77号、79号、81号、83号、85号、87号、甲87号、89号、91号、93号、95号、97号、99号、101号、103号、105号、

[1 a6 w5 p+ z2 O6 }6 Y" V

107号、109号、111号、113号、115号、64号、66号、68号、70号、72号、74号、76号、78号、80号、82号、84号、86号、88号、90号、92号、

5 R. B Y; t6 i! R2 Y3 |

94号、96号、98号、100号、102号、104号、106号、108号、110号、112号、114号、116号、118号、120号、122号、124号、126号、128号、

/ t7 B; O1 M7 j. F6 h* ~/ O

130号、132号。 6 k5 x W, V e1 f菜市口胡同:$ T! ^% n$ d# h: h; O: O 44号、46号、48号、50号、52号、54号、56号、58号、60号、62号、64号、66号、68号、70号、72号、74号、76号、78号、80号、82号、84号

\7 u6 x4 o6 r' u' o

旁门1、84号旁门2、84号、86号、88号、88号旁门、90号、92号、94号、96号、98号、100号。/ ^9 y/ _1 c, q( a8 a9 m$ ] 后兵马街: 5 C3 v. D9 Z6 {% ^6 M7 X4 I2 z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5号、27号、29号、31号、2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

. |6 V: ~: X- `' \

18号、20号、22号、24号、26号、28号、30号、32号、34号。 9 X7 B! l, B& k) t$ v; a# j中兵马街:+ s! Z4 Z `8 l+ T$ B; H, C 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5号前门、25号后门、27号、29号、31号、33号、35号、37号、39

( E& A! B! \. p2 T L

号、41号、43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18号。 7 u8 D7 U+ w1 ^% N( K5 H& W前兵马街:1 Y2 `- v% T) a6 z! a& n0 P 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5号、27号、29号、31号、33号、35号、37号、39号、4号、6号、8号、10号

* @) K& J7 J, D

、12号、14号、16号、18号、20号、22号、24号、26号、28号、30号、32号、34号、36号、38号。 7 A- e$ w/ n3 {" e5 Q/ G平坦胡同:& h8 l$ M& h) E1 }5 p4 x" j 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14号。 . l0 M& y) v5 N M! P大坦胡同: 4 f( t/ w0 h" Y4 f b9 v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14号、14号旁门。 ! T7 s5 o' _' R1 j1 L! \迎新街:% {; s3 h8 _. c' }4 p; W( i 9号、11号、13号、15号、85号、85号甲、85号乙、87号、87号旁门、100号。 / [/ v) @( ]) v" W包头章胡同:4 V% B0 Q/ k0 P; V; J! H D4 ` 29号、31号、33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18号、20号、22号、24号、26号、28号、30号、32号、34号、36号。8 P6 }8 P3 R0 T8 G9 } 南横东街:6 ]/ y. f% l, h8 L0 `# U2 V 57号、59号、61号、63号、65号、67号、69号、69号后门、71号、73号、75号、77号、79号、81号、83号、85号、87号、89号、91号、93号、

: y; ?+ J( ]' L) p1 Z% P

95号、97号、99号、101号、103号、105号、107号、109号、111号、113号、115号、117号、119号、121号、123号、125号、127号、129号、

2 C b8 m+ H% i) C' K1 {

131号、131号旁门、133号、135号、137号、139号、141号、143号、145号、147号、149号、151号、153号、155号、157号。- _ R5 k8 K8 `4 H0 [, D 潘家胡同: 8 E$ k" v% {' N: F! _+ u" Z* d' l75号、77号。 7 c4 L! V# N" i, K ]2 f贾家胡同: 0 S# j f' o6 e/ h47号、49号、51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8-12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明天把这些资料打印出来 趁暑假还有时间 多走一点儿地方是一点儿吧
% L$ G' i" v7 }% X! ^3 m) z! |6 B, M& c' |& Q+ I
还有 拓片学了 准备这周再去一趟大江
 楼主| 发表于 2005-8-12 0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拓片学了 准备这周再去一趟大江"我再领你去一个好地方。有六块碑
发表于 2007-9-8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能不能回迁阿?!![em06]
发表于 2007-9-9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住大吉片,我不想拆迁,他们会强拆我吗?
发表于 2007-9-10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有两点看法:一是有人用我们网上的文章,如是保护之引文,大可利用;如用来写狗文章,大片引用,不加出处与注明作者,发现之后保留证据送上法庭。(此种现象已出现)二是我们这批队伍之中的人要用,在注明作者与拍摄者的基础上我看可以资源共享。大家要用什么东西我的计算机是开放的。(此种需要已存在)。

不知一楼主的发言是什么意思?我想你一定是风吹不着,雨打不到,衣食无忧的文人....是为开发商服务、还是为政治服务、还是为百姓服务?....
匿名  发表于 2007-9-13 22:33:00
我是大吉片的,拆迁公司太黑了,打着危改的名义,想把老百姓赶走,4500,不回迁,做白日梦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9:06 , Processed in 1.16889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