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堂花园--东城区魏家胡同18号。原貌图
& Q8 B% p/ o+ r$ S7 x( a郑希成绘画。选自《京城民居宅院》一书
) h) K0 U. S" G) W马辉堂花园位于东城区魏家胡同18号。当年,魏家胡同内被马家花园、马家祠堂、马辉堂几个女儿的宅院,车马院几乎占满。 9 t; N- ]& A b3 `
马家是自明朝初起即承建皇宫、王府及皇家园林的大木厂营造商,到马辉堂已是第十二代传人,他参与了颐和园的承建。第十四代传人马旭初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参与了整修雍和宫及国子监大街的牌楼的工程;解放后故宫角楼的翻建,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古迹之修建都是由他指导的。
4 M2 k7 P. O* L; V! D, G' ^% h马辉堂花园是由马辉堂自己设计、修建于1915年的私家花园,总面积近ffice:smarttags" />8千平方米,花园部分4500平方米。
i* `9 u' }3 Z$ p6 u: c+ `此园虽然建于清朝灭亡之后,但主人建园仍然不敢越制,一切均按商人身份建造。全园都是民间所用的合瓦卷棚脊,即使高大的二卷大客厅(二个卷棚脊勾联搭组成的大房)、三卷小客厅(三个卷棚脊勾联搭组成的大房)都没有越制。
8 o4 }. | V3 {: c6 t, Q马辉堂花园的布局按功能、用途可分为六个区域。
7 v- j" t) |" H# T- @6 a9 g2 J(一)办公区:广亮大门内、左右屏门内外是内、外账房的办公区。 l ~" h/ f6 s( I+ U) V
(二)北花园:马辉堂花园一进门,即用一组锁链石组成一个既有阻断功能又透景的石嶂,宛如透景极佳的屏风,将你的眼神牢牢地吸引,延伸到神密的花园深处。左转山崖处有四人不能环抱的明代古槐,二十来年前矗立于道边(现已消失)。山南有一台球厅,是漂亮的敞轩,点缀在朝阳的山坡上。厅前有一池荷花,其东是连片由日太湖石组成的山洞与通道。北花园为外花园,再向南二卷大客厅、三卷小客厅及其间的长廊为界,过此界为南花园。 # K9 N! g8 {$ ?3 v l/ H2 q
(三)南花园:南花园是内花园。南花园又镶一条从两客厅之间的横廊开始向南延伸,直达南墙的长廊,将南花园切割为东、西两个园。此长廊一面有廊凳可坐人,靠西的一面为水裂纹隔段,即透景又封闭,将西部圈成一清静的小区。 . @! H7 Y C2 N* h: y
西部,马辉堂将三卷小客厅作为自己的居室,由南北长廊将西部圈成一封闭的小院,北院将小客厅前幽静的山林、池水、平台、阳光及牡丹等凝聚成清雅之气供其沉思、静养、品经。
% I+ l* s& h$ ]/ v# I" J! K+ G东部,是马辉堂花园的主题。两卷大客厅是主客厅,名为“惜阴轩。”厅前有全园最大的池塘,乔木、果树、花卉、盆景、鱼盆在这里最为集中展现,景亭之南还有鸭池供幼子玩耍。最南有一清幽小院,树丛中隐藏着南书房,惜阴轩与南书房,点明了主人在此园内圈定的主旨。延大客厅东山墙往北可进入内宅。
1 `, r( [% U" W(四)内宅:为两组并联高大的四合院,是马氏家眷居住,格局紧奏而完整。院中不种花木、夏季搭凉棚。院之东门有廊通向戏楼。 ' J* K* B, c, }( H S8 v) |, _3 L& ?! Y
(五)戏楼院:此院另有大门通往外面,外客、演员均可不经宅院而由此门进院。戏楼二层,为宽大的合瓦勾联搭顶,内有多层的大戏台,供唱堂会办庆典之用、现戏楼已拆。
! T) C% K3 ]$ V% y5 a' G(六)辅助区:戏楼之南为花房、厨房、洗衣房,另有东门出入。 & A% G: C( x9 R. A. X
马辉堂花园的特殊之处,是游赏与生活有机结合,建筑物多有特定之功能、不是单纯的景观性轩榭。而且特别设有财神庙和南书房,以供奉赵公元师和鲁班,并为子女们课读下了苦心,显示出马氏家族儒商之特点,整座花园又称品经堂,从整园的经营、我们能品读主人对后代的良苦用心。 : b: q4 A, X6 Z& D+ J/ q, A
清朝末年,马辉堂为专做皇家、官家木活的官木场的领工,参加了颐和园的修建,自己也拥有几个大木工厂,成为东城有名的富翁、大房产主。被世人称作“哲匠世家”的后人马旭初老人,八十余岁的北京市政府退休高级工程师,为古建筑营造世家兴隆木厂的第十四代传人。马旭初老人说:“北平解放,我就把家产都捐给了国家。有魏家胡同的近千间房、恒茂木厂、东安市场上百家铺面和摊位,还有同济堂药店、北京饭店、北京和天津电车公司、自来水公司、开滦煤矿的股份”。恒茂木厂存料场和厂房在现美术馆后街,从西扬威胡同一直到山老胡同。魏家胡同的房产是马家私宅,历时三载修建,厅堂用金砖墁地,墙壁磨砖对缝,山石林立而不繁琐,荷池灵秀而不造作。目前马家花园的住宅部分,除了戏楼被拆外,其余基本保存尚好;园林部分遭到一定破坏,但大多数建筑物仍在,仅有园南五间平顶房以及部分游廊被毁,现存建筑也大多油漆剥落,门窗破损;山石仅余30%左右,水池被填,雕塑损失无几,植树也损折近半。但是全园的整体构架和山形脉络仍基本保持,因为长期作为大杂院使用,私搭乱建很多,园景变得很糟,埋没在胡同之中而鲜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