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76|回复: 21

[原创]北京东城柏林寺记游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4-6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东城柏林寺记游

           老实说,我住在京城四十多年,知道在雍和宫之东有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始建於元至正七年,明正统十二年重建的柏林寺,只是不曾直入,随多次到该寺寻访,每到门口照例被站岗的门卫以“非开放单位”为由给撵走, 始终没有探头走入看一看。4月初在网友的帮助下,我们同“宣南胡胡”和“京腔京韵”等一行七人从西门走入了想往一久的柏林寺。该寺坐北朝南,山门殿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砖砌影壁,上面的雕刻精美的莲花图案。只是砖砌影壁东南角被临时房给堵塞,不盛完整。经山门殿左转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有一种特殊之感: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经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柏林寺内百年古柏随处可见, 放眼望去, 大殿很多, 建筑宏伟,一层层向后沿伸,一座比一座大,我感觉甚至比法源寺还要大,重重殿宇、层层楼阁在高墙碧瓦间透露出庄严肃穆。殿前屋上的琉璃瓦在明亮又灰阴的太阳光照射下,发出一种说不出的光, 耀得人眼花花的,但看上去就感觉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地界。心静了,不再为尘事所扰,心境自然变化了,精神上有了闲暇,只剩了虔诚、与人和善和感恩的意境,轻松怡然的自我。柏林寺的主要建筑全部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景象庄严肃穆,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西部还有行宫,整座寺院大殿栉比, 古柏森森,布局整齐严谨。

午后的大雄宝殿十分宁静,殿前有成行的古柏,枝叶茂盛 ,岿然独立,柏树树兜可以众人合包,柏树根子深深地下,汲取着数百年来的营养, 树高至十余丈,好似宗教仪式中的仪仗队,壮观,柏树巨大的树冠就似华盖伞蔽护着殿宇,威严。让我想起1979年逃课到法源寺参加迎奉鉴真大师真像回国盛大的法会。大雄宝殿上没有什么匾额点缀,殿前左右耸立着功德御碑,石碑上用满汉文字详细记述乾隆二十三年(1758),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胤祯拨巨款主持重修该寺的功德。徘徊在殿前感到,人在大殿和古柏之间显得太渺少了 ,这恐怕其意幽深矣。大殿双扉常闭,有白昼无人入的感觉,内曾悬挂康熙书写的《万古柏林》的匾额没曾看到,寺中两旁供僧人们修持的禅堂,也都变成各家文化公司办公的场所。

我们带着未消逝的虔诚过大雄宝殿到了“维摩阁”,该阁为双层建筑,自成院落,东西两侧建有翼楼,门上高挂“国家文物局老干部活动站”,只是可惜我们一行人等被从里面窜出的保安挡在门外,不得靠前进入,只是感到古旧的禅门与新维修过的维摩阁显得不调和。往东我们到(藏经楼)考证,该楼曾收藏着我国唯一幸存的《龙藏》经版,经版选用上好的梨木双面雕镌刻于清雍正十一年,雕造78230块,经书7240卷,成于乾隆三年,字体端秀,刀法洗炼,是佛学中珍贵的文物。现藏经楼为中国文物基金会占用。楼后有称为佛树的娑罗树,相传它随佛而生,所结之果,内含核一百零八粒,正好用作佛珠。
    
无论你是否到过柏林寺,当你到过都会被春色吸引,转到西路行宫。行宫中有众多院落,在一小四合院门旁,翠竹林在春风吹过挲挲响,地上萌发出二三的竹笋也十分可爱,院门前堆云石托的“石影壁 ” 让我们不知所以然,不知确切的名称,
问的不足使我十分惭愧,虽是学文的,但比同行的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我们顺夹道来又一庭院, 满院浸润着幽静,略有些凄凉,我们到来添了几分热闹,有古老的白皮松倚在院落内,斑驳的枝干上剥落发黑的旧皮和新生的嫩枝相应。垂花门前放着我从来没有见到的异样的“物件“被风雨剥蚀的祥云飞马石瓮,旁有两个图案不同的小物,我想这能是佛教净地如隐士般的高结与超脱吧。春风中摇曳着的夹竹桃,有的含苞待放,有些晚来春的感觉,有的开着粉花瓣适宜的地点点缀满院的嫩绿,多么有诗情画意。我们住足细细体味,领略柏林寺行宫中的美丽春色, 大家在垂花门前调侃个自的人生.迷得我想要入寺为憎。大家也称“宣南胡胡”和“京腔京韵”他们可是天生的娇子,祖国的希望,更应该为北京的明天努力学习和工作。     

匆匆一瞥 ,领略柏林寺建筑的雄壮和胜景,走出西门,阳光斜照在身子上,暖洋洋地,同时我们又深陷悲观, 这样的古老而又宏大的北京历史,现如今儿,里面充满杂乱的不相干的各类文化公司和工作室,为什么这样一座古老的寺庙被封存不让外人参观,不得而知。 

后记: 承蒙网友们的大力帮助,使我们顺利游遍柏林寺,献上此篇,以表谢意。

[











                 

+ Y$ t- j" e( M; v6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7 21:11:39编辑过]

[分享]油油的新宝贝---可爱鼠标

[分享]油油的新宝贝---可爱鼠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4-6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第一次看到里面什么样!
发表于 2007-4-6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了,楼主可重新编辑一下

写的真好,很详细,我们仿佛也去了一样

发表于 2007-4-6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去,真可惜
发表于 2007-4-6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临其境,谢谢!
发表于 2007-4-7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写的真好,图片也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次看到被称为京城八大寺庙的柏林寺的风貌,这样的地方被一些单位占据着不能进去参观,可惜!
发表于 2007-4-7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依山在2007-4-7 9:53:46的发言:
楼主的文章写的真好,图片也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次看到被称为京城八大寺庙的柏林寺的风貌,这样的地方被一些单位占据着不能进去参观,可惜!

是呀,遗憾
发表于 2007-4-8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这里是非开放单位啊,今天才知道。
发表于 2007-4-10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真想进去啊.[em07][em01]
发表于 2007-4-23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问好图,怎么进去?
发表于 2007-4-23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寺墙不高[em01]
发表于 2007-4-23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文物古迹腾退出来!!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7-4-24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挂牌单位,但是里面根本没人!

发表于 2007-4-25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4-23 11:43:28的发言:
柏林寺墙不高[em01]

[em01][em01]

腿软啊,不敢。还是正大光明的进去吧。

发表于 2007-4-27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7]还是正大光明的进去比较好,但不知有没有机会?羡慕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部的产业.

若干年前,此处做过北京图书馆期刊部,我经常去看杂志。

1988年初,此处改为文化部干部学院。

据说由于文化部办公条件紧张,寺内目前有国际友谊博物馆、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中国电视评论委员会等多家文化部系统的单位在寺内办公。

发表于 2007-5-2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次是我带他们去的,你就说找中国文物学会的,在门位处登记就行.双修日不行,各单位不办公.

发表于 2007-5-27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严重吧,今天上午我进去了啊,还拍了PP,[em06]
发表于 2007-5-28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好文好图
发表于 2007-6-2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也有柏林寺阿! 以前还真不记得~~ 不过规模可比河北赵县的那个小多了,呵呵,康熙爷手笔再大也大不过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江爷爷啊!
发表于 2007-6-3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各位楼友的笔墨,甚是一喜,俺以为柏林寺遗址将会被人们从记忆中遗忘掉,没曾想还是有心者事尽成啊!在下也续上一笔,凑凑热闹!

俺在年轻时,因工作需要到柏林寺去查资料,那时柏林寺是作为北京图书馆的49年以前的旧书书库使用的,当时俺是持社科类借书证得以冠冕堂皇地走大门而入,通过侧殿索引柜查卡片来寻找所需的资料目录,然后将填写好借阅单交给柜台(实际是一方巨大的书案)后的兰大褂(工作人员),沿通间两侧分别摆放着整齐、古朴的小型书案和旧式靠背椅,每个看书人一个座位号,中间分别有隔断墙相隔,如同国子监的考场一般。当工作人员托着书盘将所需的旧书取来后,每个借阅者都要学着人家的动作,将书放在自己的书案上,有些旧书年头久远了,纸张发黄发脆,一般要由工作人员带着白手套用竹制书签翻看。不允许把书翻出响来,更不许拿硬笔在上面划来划去。看完有工作人员专门协助取走,交回借阅卡。每个进入柏林寺借阅室的人都懂得这里的规矩。

记得俺当时借阅的是一本明朝时期的县志,俺忘了是哪个县的了,只是记得是用硬纸匣子盛的线装书,蝇头小楷写的非常隽秀,不知是出自哪位秀才之手。令俺至今难忘的是书匣上那层薄薄的尘土,好像自打此书入阁以来,从未有人动过她,人们只是从侧面轻轻地打开、取出,又悄悄地插入,合好,生怕把她长睡之梦惊醒了。

后来,俺带着孩子或同事多次路过那里,如同各位楼友所言,已经楼去人空,换了一番景色,好在俺记忆中的柏林古寺是永远抹不去的,俺希望有一天能够作为文物古迹对外开放。

发表于 2007-6-3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地方,真想进去看看,楼主好幸福!北京的古迹还有很多被某些单位霸占着,文物局估计权利不够大,没人给腾地方,可惜,可惜,可气!可气!可恨!!可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8 04:36 , Processed in 1.1615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