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很多学者就注意到了旅游对古迹直接的和潜在的破坏作用。旅游者所到之处,不可避免地对当地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察者影响和改变被观察对象的例子。很多城市的居民都愿意为了经济的原因欢迎旅游者,甚至愿意为此改变他们的城市和生活来接待游人。于是,一层吸引旅游的虚华饰面逐渐覆盖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城市。
旅游对古城环境的改变,通常表现在下面几方面。首先旅游行业的运作方式使一些景点神圣化,对这些景点的建设和经营本着取悦“国际”游人的心态,这自然而然使这些旅游景点逐渐独立于整个城市的大背景之外。可能会有很多资金流入修复这些名胜古迹,但是它们周围的传统社区却被忽视或摧毁。) T g& d) W2 I7 f- c4 h
这些景点通常会成为游人的领地。罗马的Spagna 广场尽管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意大利的,但当地人则认为那是美国人的地盘儿。
旅者还特喜欢购物,特晚了还在街上逛游。酒吧,夜总会,专卖店,古玩店。。。应运而生围着这些景点和旅馆。交通堵塞通常会围绕着这些著名的地方。噪音,空气污染,出行不便,鲁莽的陌生人成为当地居民的邻居。几乎所有古老城市的街道都不具有能力承载旅游带来的如此之多的公共汽车,旅游大巴,出租车,私车。。。这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拓宽道路。08奥运是一次大旅游,北京近50年练就的拓路绝活应该大有市场了吧。
旅游者还需要住宿。他们还要住得舒服,不是所有的游人甘愿睡北京站或是麦当劳。典型的游者喜欢的旅馆是:现代舒适,靠近中心,卧室有一扇窗可以眺望古城,对于国际“游”人,也许还要有游泳池。由旅游推动的当地建设,结局可想而知。历史城市的中心或近旁,旅馆如雨后的“损”。耶路撒冷,雅典,伊斯坦布尔和布达佩斯特的天际线都被希尔顿统治。为了自己获得一个好的观景点,旅馆毁掉了其他所有人的风景。对于北京来说,我不知道北京饭店是否是第一个,但我知道它不是最后一个。
对旅游的限制是绝对必要的,游人的线路和流量是要精心安排的,不是他们想在哪里住,走哪条路,就随他们大便的。客随主便,岂可反客为主?北京老城应该在空间上限制游客的可达性和抵达方式。旅馆的选址和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人流与原来老城城墙的设计意图一致,在恢复北京老城风貌的过程中可以有所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