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91|回复: 21

雪中法源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3-4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谨,宽阔庞大,是北京城内保存下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

它不仅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场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法源寺自其初创至今,已有一干三百多年历史。据《元一统誌》记载,法源寺始建於唐朝,初名“悯忠寺”。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徵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但未能如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名称。唐末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赠建“悯忠阁”。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辽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时,悯忠寺被毁。辽咸雍六年(1070年)奉诏修复后又改称“大悯忠寺”,从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寺僧相瑢法师募资进行了修葺,易名为“崇福寺”。

满清立国后,朝廷崇戒律,在此设戒坛。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戒法事,并正式更改为今名“法源寺”。

今天正月十五,又逢今冬北京的第二场雪,“趟风冒雪”来到法源寺。

一进门的钟楼和鼓楼。

 

 

过了山门的天王殿

门前的铜狮子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高1.l2米,袒胸露怀,欢天喜地。弥勒佛背後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坐像,明代铜铸高170米。俩侧是明代铜铸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贵,皆高1.20米。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脑后背光,通高3.97米。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

很旺的香火


大雄宝殿的一角新绿

后面的悯忠阁

悯忠台一名“念佛台”,又称“观音殿”。台基高一米多,周围设以砖栏,殿堂建於台上。此殿结构独特,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二柱之称式样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相同。这里保存着法源寺的历代石刻、经幢等,以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 《承进为蔍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应历七年,957年),辽代的《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最为珍贵。殿外山墙还嵌有清代翁方网复制的唐“云麾将军碑”残柱基,另有《法源八咏》及《心经》等碑刻,是研究佛学和法源寺历史的重要资料。

堂前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周围雕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及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净业堂内供奉一尊明代铜制巨像毗卢佛像,高及屋顶(4.58米),共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向东、西、南、北;最上层为毗卢佛。

(这张是11月拍的了,今天位在边上的人太多,实在拍不到,是那个意思吧!)

西边的客堂


东边的五观堂



# z/ A* m- c+ {0 N6 g: {9 D: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4 22:09:17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4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悯忠阁,后面是毗卢殿。内供奉一尊明代铜制巨像毗卢佛像,高及屋顶(4.58米),共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向东、西、南、北;最上层为毗卢佛。

旁边的禅堂


观音殿

殿前的铜钵

最后一进殿是藏经阁,大殿全部用青砖铺地,阁上供奉三大士像,为木胎干漆所制,是明代造像艺术精品。阁内珍藏明、清时期所刻藏经。楼下为“卧佛殿”,一名“法堂”。店内除供奉卧佛外,一并供奉近千尊黑檀佛像。

雪中藏经阁。


 楼主| 发表于 2007-3-4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偶得,新绿一捧。

飞檐上休息的小鸟,个个都很胖!

斋饭发放
 

安静的一隅

精美的石雕窗


一草一木,皆不平凡!

谢谢观赏,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07-3-4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砌墙!!

[em01]
发表于 2007-3-4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薄荷,原创吧,以前看过论坛里介绍这里的文章,你的真好,不过这发放斋饭,怎么感觉向开粥场的感觉啊,跟买盒饭的似的呵呵.
发表于 2007-3-4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佛没拍?那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大的一尊卧佛像~
发表于 2007-3-5 0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3-4 23:36:26的发言:
卧佛没拍?那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大的一尊卧佛像~

对应该拍!值殿的师傅说只要不开闪光灯就成!

 楼主| 发表于 2007-3-5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7-3-4 22:28:29的发言:
不错啊薄荷,原创吧,以前看过论坛里介绍这里的文章,你的真好,不过这发放斋饭,怎么感觉向开粥场的感觉啊,跟买盒饭的似的呵呵.

发放斋饭的时候还在下雪,角度不好。而且是免费的,可不人多么,呵呵!那阵势.......
 楼主| 发表于 2007-3-5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3-4 23:36:26的发言:
卧佛没拍?那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大的一尊卧佛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天人多,殿里的僧人很客气的让我把相机收起来了。也许人少的时候应该是允许的吧,我一直认为殿里的佛像不能随便拍摄呢。既然斑马老师说可以拍,那我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补上。谢谢您指点!
发表于 2007-3-6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猫薄荷在2007-3-5 23:28:18的发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天人多,殿里的僧人很客气的让我把相机收起来了。也许人少的时候应该是允许的吧,我一直认为殿里的佛像不能随便拍摄呢。既然斑马老师说可以拍,那我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补上。谢谢您指点!

进殿后现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拜佛!!!然后再坏着极其敬重的心情对师傅深矢一礼(双手合实深鞠一躬即可)然后和师傅说不开闪光灯就拍一张!我认为拍张照片并不算对佛祖的什么不尊敬!

发表于 2007-3-6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喜欢这个狮子,耳朵像小哈巴狗一样,记得师父说康熙以前的铜狮子都是这样的是吗,记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07-3-7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一直不明白这狮子都是长发披肩的,怎么来了中国后就改了烫发了呢!
发表于 2007-3-7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好卷发,哈哈
发表于 2007-3-14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新漆的地方,都红的晃眼,看着难受.......康有为当年来闲逛的样子是啥样呢。。。。。。。。

发表于 2007-3-14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一段李敖的文字---

第一章 悯忠寺

    七世纪的六四四年,中国正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大宗的天下。他忍了好多好多年,决心亲征东北的高丽了。高丽那时候,不仅在朝鲜半岛称霸,北边的势力,还延伸到中国东北的辽水流域,这是好大喜功的唐太宗绝不能忍耐的。不能忍耐归不能忍耐,他不能不小心,因为隋朝就为了三十年前打高丽,害得国内空虚,引起了革命,唐太宗才趁机灭了隋朝,建了唐朝。如今三十年后,他自己再重新发动这一进攻,是不能不特别小心的。

    唐太宗的计划是,用二十万人以下的兵力,用快速进攻,速战速决。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一个三十年前曾参加打高丽的老战士,但老战士却说:辽东太远了,补给困难,高丽人很会守城,速战速决恐怕很难。但是,老战士劝阻不了唐太宗,最后劝阻他的一个大臣——魏征——也死了,没有人劝得住他,他决心打这场仗了。

    六四五年三月,他要出发了,他留守后方的儿子很紧张,哭了好几天。最后,为他送行的时候,他指着自己的衣服对儿子说:“等到下次看见你,再换这件袍子。”——衣服都不用换季,仗很快就会打胜的。

    五月,唐朝的大军打到了辽东城下,辽东是现在中国东北的辽阳城,血战以后,攻下了辽东城。六月,已进军到安市(辽宁盖平县东北)。高丽动员了十五万人,双方展开了恶斗,最后高丽打不过,就决定坚壁清野,将几百里内断绝人烟,使唐朝军队无法就地找到补给。就这样的,战争拖下去了。

    夏天快到了。唐太宗还穿着原来的袍子,不肯脱下来。七月过去了,八月过去了,储存的粮食快光了,东北的天气也冷了,唐太宗的袍子也破了。新袍子拿来,他拒绝换,他说,将士们的袍子也都破了,我一个人怎么穿新的?最后,只好撤军了,九月在撤退里度过、十月在撤退里度过,十一月,才回到幽州.到幽州的时候,所有的马,只剩下五分之一了。

    幽州,就是北京。

    唐太宗很痛苦,他换掉了旧袍子,可是换不掉旧的创痕。魏征要是活着,就好了,他想。魏征活着,就会劝他别打这场仗。他派人到魏征坟上,新立了一座碑。把魏征的太太儿子找来,特别慰问他们,表示他对魏征的怀念。

    他在幽州,盖了一座庙,追念这次征东而死的所有的将士,他们的死亡,是为国尽忠而死,死在家乡以外。他们的死亡是叫人心愉的,他们的身世是可怜的,这座庙的名字,应该表达出这种意思,唐太宗最后决定,这座庙,叫做“悯忠寺”。

    寺里面,盖了一座大楼,叫悯忠阁,立了许多许多有名的和无名的纪念牌位,阁盖得极高,高得后来有一句谚语:“悯忠高阁,去天一握。”表示它离天那么近。

    这是中国的早期忠烈祠。

    一千年过去了。一千年的风雪与战乱,高高的悯忠阁已经倒塌了,但是悯忠寺还凄凉地存在着。

    悯忠寺刚盖时候的北京旧城,早就没有了,原来旧城的范围,也没有古迹可寻,留下的纪录,只能追溯到十世纪的辽朝。辽朝在北京盖了新城,悯忠寺被新城围住,位置在新城的东方。十二世纪的时候,金朝灭了辽朝,它把北京城重新加大。在辽朝盖的城外面,盖了一个大四倍的城,把它套在里面,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朝的北京城里,位置就偏向东南。十三世纪,元朝又灭了金朝,又重新盖了北京城,这个城,整个的朝北移动了,金朝的城,只有东北角的一小部分并到元朝的新城里,这时候的悯忠寺,被抛在城外的西南角。十四世纪,明朝赶走了元朝,又重建北京城,整个的朝南移,盖了一个方形的城,并入了元朝旧城的三分之二,这时候的悯忠寺,还是在城外面的西南角,不过离城比一百年前近了。到了十六世纪,大臣告诉明朝第十一个皇帝说,城外面的百姓,比城里面的多了一倍了,不能不保护他们。于是皇帝在一五五0年,叫一个奸臣严嵩主持,在城的南边,加盖了一个外城,东西比内城宽一点,南北比内城短一半。从此以后,这个古城的样子,就确定了。就这样的,四百三十多年下来,直到今天。

    一五五○年外城盖好的时候,悯忠寺正式重圈到北京城里来。过了九十四年,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在辽水流域的满族,统治了汉族的中国。又过了八十六年,清朝的第三个皇帝世宗雍正皇帝,在他即位第九年、一七三一年的时候,想到了这座忠烈祠,他把它改名叫“法源寺”。四十九年后,清朝的第四个皇帝高宗乾隆也亲来这里,并且亲题写了“法海真源”四个字,刻成匾,挂在这庙里。

    又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法源寺的附近,已经多了人烟,也多了寺南的义地和荒冢,许多从外地到北京来的人,死在北京,不能归葬的,都一一埋在这边了。那时候不流行火葬,人死后连同棺材运回家乡,很不简单。他们生时不能回归故乡,死后埋骨于此,总希望有点家乡味,所以,这些坟地也分区了,江苏人埋在江苏义地、江西人埋在江西义地、河南人埋在河南义地,不能明显分区的,也有许多义地可埋。至于能够归葬的,都先把棺材停在庙上,在庙里的空房,摆上长板凳,棺材就放在上面,有时候这一放就放得很久,甚至没人再过问。有的棺木不好,会生虫子、出恶臭,庙里的人,也只好一再用厚漆漆它,漆不住的,也只好就地处理,沦入荒家了。

    就这样的,北京的寺庙就成为人们生死线上的一个过渡,寺庙的和尚,除了本身的出世修行以外,他们的重要职务,就是代人们生前解决人神问题、死后处理人鬼问题。

    法源寺的和尚,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法源寺在北京的寺庙里,有它特有的悲枪气氛。其他的寺庙,兴建的原因大多比较单纯,像隆福寺、法华寺,只是明朝皇帝应太监的请求,为了弘扬佛法,就盖起来了;像护国寺、普渡寺,是元朝丞相托克托、清朝摄政王多尔衷的宅邸,旧宅邸一改就完成了。法源寺却完全不一样。它从唐太宗死前四年盖起,目的就是追念为中国而死的先烈与国殇,它的悲枪气氛,从它原始的悯忠字样就已表露。北京的寺庙名字,柏林寺、贤良寺、普济寺、广化寺、宝禅寺、妙应寺、广济寺、崇效寺、龙树寺、龙泉寺等等,都没有悲怆的意味,嵩祝寺、瑞应寺、大庆寿寺、延寿寺等等,甚至还洋溢着一片喜气。只有悯忠寺,它一开始,就表露了阴郁与苍茫。它日后的历史,也一再和这种气氛相伴。在它兴建后四百八十年,一个亡国的皇帝被关到里面,那是北宋的钦宗,他有着可怜的身世,他的父亲徽宗,艺术家的成分远多于皇帝,在位二十五年,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后,丢给了他,他只做了一年皇帝,就亡国了,然后做了三十一年的囚犯。在悯忠寺,他回想故国,在晓钟夕照里,过着痛苦凄凉的岁月。

    十二世纪,南宋也亡了。一个江西的进士谢枋得,参加抵抗蒙古兵失败,妻子被俘。他隐姓埋名,在江湖上算命,他不肯用元朝的钱,只肯收米面等实物,给他钱,他就生气,丢在地下。后来被发现了,他逃到福建,藏身武夷山中。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宠络汉人,到江南访求宋朝的遗士,跟它合作,名单开出三十人,谢枋得在里面,邀功的官吏找到他,强迫他北上。到北京后,他被安置在悯忠寺,他看到寺里曹娥碑,想到曹娥这个为了找父亲的尸体,十四岁就自杀了的汉朝女孩,感慨:“小女孩都能做到,我不能不如你啊!”遂把自己饿死在悯忠寺里。死的时候,六十四岁。

    悯忠寺,就带着这样悲伦的身世,从历史走了下来。在十四世纪,当悯忠阁还没倒塌的时候,一个生在元朝的第一个皇帝时候、死在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时候的老人张翥,曾为它留下一首哀婉的律诗,那是:

  百级危梯溯碧空

凭栏浩浩纳长风。


    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


    事往前朝人自老,

魂来沧海鬼为雄。


    只怜春色城南苑,

寂寞余花落旧红。

% d4 v9 ?' r9 D7 {' P# Z2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2:57: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14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门外西砖胡同,远远望去,并排的三座大门,每座都对开两扇,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门与门之间是墙,墙头也同样铺上琉璃瓦。这一排山门建筑,第一印象使人觉得厚重,好像凡是看到的,都戴了又厚又重的大帽子,庄严地等你过来。中间的门最大,前面左右各一只石狮子,尤其显得庄严。正门是开着的,可是冷清清,看不到什么人。虽然是正月初二,过年过得最热闹的时候,法源寺这种庙,却不是热闹的地方。北京的群众这时候去的是朝阳门外的东岳庙,这是奉礼道教东岳大帝的庙,庙里有真人大小的地狱七十二司,恶形恶状的,看起来很恐怖,据说还出自元朝塑像名家刘元之手。地狱有的还有活动机关,曾有吓死游客的事,所以停止了,足见这个庙的格调不高。这座老庙每到过年,香火特旺,男男女女,一清早就赶去烧香。庙的后院,有一头铜骡子,有人那么高,铸得很好,传说这骡子很灵,有病的人用手摸它身上哪个部位,自己身上哪个部位的病就会好;没病的人摸它身上哪个部位,自己身上哪个部位以后就不生病,要摸还得过年时候摸,过年时候才最灵。于是一到过年,这头铜骡子就被挤得水泄不通,被摸得光亮无比,不亦乐乎。它的生殖器,没人公然摸,但也极光亮,据庙里老道说,半夜三更许多人专门来摸它,这大多是生花柳病的人。

) E. ^; M9 Q1 q3 P7 |% i+ }3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2:57: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14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源寺的大雄宝殿并不高,走上八级台阶,就是宝殿正门。正门看上去四扇,只是中间两扇能开。正门左右有对联,上面有三扇横窗,横窗上就是“大雄宝殿”横匾。台阶旁边立着旧碑,因为是千年古刹,寺里的这类古迹也很多。有的旧碑下面塑着大龟,这个乌龟台石叫“龟趺”,唐朝以来就流行了。乌龟的头略向上抬着,好像背负着历史,不胜负荷。 5 |6 b; b* u$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2:59: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1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呢?没有看出来呀
发表于 2007-4-2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六爷在2007-4-1 17:29:36的发言:
雪呢?没有看出来呀

嗨!雪天去的没拍雪![em02]
发表于 2007-4-22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段时间法源寺中午免票,不知道现在还成不成了,那回带外教去,都没要钱。。
发表于 2007-5-24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洁之美
发表于 2007-5-24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

寺是不错,但总沾着那些不吉利的事,晦气的事

太宗打高丽死伤惨重,才建了这寺

北宋二帝亡国,被俘虏,也在这待过

还有就是袁崇焕被冤杀,也是在这超度的

谭嗣同殉难,也在这停尸

这些都是听说的事儿,可能不史实有些细节出入,但大致就这么回事

要祈福,这确实不是个好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8 23:49 , Processed in 1.17972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