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8|回复: 5

[转帖]剃头挑子货郎担 老物件再现老北京360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3-22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货郎担、银元验真伪器、同仁堂的药罐、六必居的酱缸……300余件已经绝迹,或正在消失的老物件儿,生动记录了清代、民国时期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折射着老北京的商业变迁和市井风情——

- M' w( I1 b$ ^, d1 k7 C

~: y! A& W+ ]. u9 C% b, ?

2005年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上,一个未经媒体宣传的展览却引起参观者浓厚的兴趣。剃头挑子、货郎担、“全聚德”的匾额、同仁堂的药罐、六必居的酱缸……300余件已经绝迹,或正在消失的老物件儿生动回顾了清代、民国时期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系统展出老北京商业民俗,这在京城还是第一次。

) h6 l0 S1 \% V# f2 j1 @

昨天,记者从主办方北京民俗博物馆了解到,“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将在春节过后继续展出。同时,民俗博物馆正加紧向社会征集这些日渐稀少的老物件儿。

: ]; v& d: t! Q8 V Q: x

春节展出异常火爆

6 Y4 w& _: |5 x

从年三十儿到正月初七这8天里,“老北京商业民俗文物展”迎来了10余万名参观者,最高的一天达到1万6千人。年轻人边看边问,老年人边看边忆——

* m. @6 p1 I: q( X5 G* c v& F, W

全聚德牌匾前,一位老人讲起当年在店内品尝烤鸭的情景:那时候鸭子个头儿相差很大,所以,鸭子收拾干净以后要拿到客人面前验看,如果满意,客人便用工具在鸭子上或刻、或画些自己所想的符号,或者拴个铜牌。出炉之后,客人要先验看标记,认定正是所选鸭子后,厨师才开始当面片鸭子。

3 [3 ]* ?1 `5 t# T0 }7 }0 i

“老字号”展厅里,讲解员正给观众介绍:“当年同仁堂药店里的地势比店外低,进店要下台阶儿,而不像别的店铺是上台阶,所以同仁堂又有一个别致的代名词叫‘倒下台阶’。还有当年的永安堂药店,店前摆放有泡好的胖大海水,供行人免费饮用……”

; J& c. ]% P" u2 M: {# x

展览的7名讲解员讲得口干舌燥。留言簿上,很多参观者写下“有意思”、“有价值”等评价。

, m. V) ]6 G5 n) h H& X# v! [

  一年征集文物5000件

+ c; U' ]; N7 G- Y- h

民俗博物馆是本市惟一一家国办民俗专题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馆长韩秀珍向记者介绍,此次展览其实是“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的成果展示。去年4月,由民俗博物馆承担的“老北京商业民俗保护”项目,正式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29个试点之一,10月,又成为国家首批任务书签约项目之一。它也是北京地区惟一入选的保护项目。

1 I7 s; m( Z, Q

2004年1月起,民俗博物馆率先开始征集商业民俗文物。项目启动一年多来,民俗博物馆已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到5000余件文物,其中既有工作人员从旧货、古玩市场“淘”来的“宝贝”,又有民俗专家无偿捐赠出的“收藏”,还有普通市民提供的“老物件儿”……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出300余件拿出来展览,生动地反映出清末、民国年间老北京的商业习俗和市井风情。

/ b* j' I( _2 n. U' l3 n

“老物件”正在流失

( V/ c6 ?# V7 A# D2 g' Q; i8 |

清代、民国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北京出现了“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其中既包括走街串巷的游商,又包括各类店铺。时至今日,反映老北京商业民俗的文物,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只能到旧货摊上搜寻。

! ~' p* V8 M/ f2 D: [3 q0 u7 ]4 n

“熟悉北京地理掌故的人知道,东岳庙里曾供奉着各行各业的保护神、祖师爷。所以,我们才想到要保护老北京的商业民俗。”韩秀珍的语速很快,或许反映出她保护老北京商业民俗的迫切心情。“困难也很多,有的文物贩子一听说我们在征集商业民俗文物,马上就把价儿哄抬了上去;还有些来自‘汉文化圈’国家的收藏家,他们对收购老北京的东西也很感兴趣。眼看着老北京的商业民俗以及相关的文物在消失、在流失,我们得加快征集的步伐。所以,我们的口号很简单,就是‘行动’。”

4 Q- \5 Y9 x/ i0 k# i: D

据悉,民俗博物馆向社会征集的文物包括6大类:

. ]7 `6 X6 J% g& o0 O' Y9 Q

有关商业民俗的史料、文书、档案、老照片等;

! u) r$ r7 X6 `% k

有关老字号的招幌、牌匾、广告、商标、账本、商品包装、各类用具等;

. {/ W- B) \9 R1 S1 n; N# K& [

有关三百六十行的实物用具、叫卖的响器,如:冰盏、铜点、小鼓等;

^& t g1 s5 o E* ^; p0 A

有关行业的行规文书、行业神像、祭拜仪式的各类文书、祭祀用具;

( P7 _! g) `. O7 d2 }! e& U

有关商业经营的货币、度量衡、店铺的契约文书;

% x4 h. S/ ^7 E4 i K7 I

老字号传人的口述材料。

2 u$ y- R7 F8 `$ ?+ {6 O

听声就知道是卖什么的

' d) p# O+ i G( j* h

唤头、唤娇娘、云锣、铜点、小糖锣、梆子、手铃、惊闺叶、虎撑子……对年轻人而言,这些物件的名字听起来都很陌生,物件就更没见过了。

4 }+ B: y s# ], I

过去有很多没有专门铺面的游商,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为了告诉屋院里的居民是剃头的来了,还是卖酸梅汤的来了,许多行业都有了自己专用的响器和吆喝声,展览上所展出的响器居然有十多种。

3 Y" u M* [. |" E

那个梭形铁叉叫“唤头”,以铁棒从中弹拨。老北京剃头行业中传说,清初时剃头匠的工具由官府发放,不准私制,唤头一响,百姓都要出来剃头,否则“留发不留头。”

# O9 k) l: r' q/ U2 Y

“货郎鼓”的两边系着小珠,摇起来咚咚作响,货郎所卖之物均为丝线、棉纱线、绣花针等闺房女工必备之物,所以又称“唤娇娘”。

& y. Q( x/ d3 y! X: e, l

“云锣”是卖日用杂货的、“小糖锣”是卖芸豆糕的、“梆子”是卖油酱的、“铜点”是盲人算命先生用的、“手铃”是修扇子的……“虎撑子”又叫“八卦串铃”,是铁片翻卷对扣的镯形铁器,中空,内置钢珠,用的时候把它套在3个指头上,摇之作响。相传,华佗曾用铁环撑住虎口,给老虎做了喉瘤摘除术。那个铁环后来就演变为行医的标志了。

, F: p9 R- q# {3 ], w4 c

  民国也有“信用卡”

$ r7 a! r6 b' R7 P

第4展厅的文物不少都跟老北京金融业搭点边儿:积善堂小账,立盛福钱铺的合股账本,平遥蔚泰厚记钱箱,房山县经营合同,北京自来水公司发行的股票、银票、当票……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不少地方跟现代金融业、商业暗合。

k0 J* b0 e) h% }: f" H7 c* |

“小账”——“信用卡”。“小账”是专为常客准备的,手掌大小的折子,便于携带。常客买了店里的东西,无须马上付款,可以先记在小账上。到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的时候再统一兑付。有点提前消费再还贷款的意思吧。

$ Y& _8 _' X/ M9 B9 j

“代金券”——“购物卡”。过年送礼又不知道对方到底喜欢什么,那不如买两张瑞蚨祥的代金券送去。花色、质地让对方自己挑好了。

# _6 m3 h' t l& U" }& ?5 a* u

“银元验真伪器”——“验钞机”。一根圆木杆,中部系着麻线,一头镶着铜嘴,另一头有一个豁口,用来插银元。拎起麻线,木杆平衡,就说明银元是真的了。

9 y) z5 T# f2 \6 o

“漕运出师折”——“从业资格认定书”。旧时每个行业都有行会,随随便便入行可不行,要先拜师,学艺三年,期满后发给出师折。展出的折子是发给一个叫刘希尧的人的,里面详细注明了他的引师、师傅、行会的详细情况。有了这本折子,刘希尧就能干漕运这行了。

' y A; ]$ d2 v2 j

面粉店标榜“赛雪欺霜”

7 N. s$ m! }% I' p: j1 z

“响器”是游商招揽顾客的“法宝”,对于拥有固定店铺的坐商而言,“招幌”就是在告诉顾客我这家店里是卖什么的。不仅如此,在老北京的买卖人眼里,幌子还被看作财神的化身,每当开业和过年,都要祭幌子。挂幌子的时候不能叫挂,那得叫请。

+ u: ^ h/ e: F% i

长方形的木板上写着福寿桃酥、南江米条、鸡蛋油糕,这是饽饽铺;三根香烛联挂的是香烛店;一个硕大的铜钱自然是钱庄的幌子。那个木牌式的幌子更有意思,牌子的一面写着两个字“赛雪”、另一面也写着两个字“欺霜”。原来这是家面粉店,以此表明自家的面粉很白。

$ ^2 m; }( E; C* U

男女对话“演”广告

) H9 z" U4 t- U" x' A$ o0 _

民国时期的商标、广告、包装也非常有意思。阴丹士林布的“晴雨”商标上,一边画太阳、一边画云雨,意思是可抗“炎日暴晒汗湿雨淋”永不褪色。 日光葡萄酒的包装盒上题写的对联,居然包含有延年益寿意思。

; W! [% B+ [8 c* y5 t

“哈德门”香烟的广告印在了京剧唱本的另一面。人们在看京剧看唱本的同时也翻阅了“哈德门”广告,宣传效果可想而知。

B% @& `# k# O# u! M" b

展墙上张贴的一张民国时期镶牙广告更是生动,画面上一男一女在对话。男的说:“现在本市的前街中间路南,新开设了一个镶牙馆,他们用的器械、材料均是最新式的……”女的回应道:“不错,我刚才由那个镶牙馆里出来,镶了些个金牙瓷牙,的确是做的合适……”试想,把这个情景放到电视上,不也活脱脱一幕现代广告么。

0 |, u7 p9 S: I7 y. x* _5 ?" ]- |7 {

铁茶罐后的商战故事

$ y7 i' p0 h$ [8 Z! C( z5 [" D; ?

300多件文物不仅记录着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还记录着手工艺人的艰辛、记录着老北京商业的诚信经营、规范运作、礼貌待客。

" U* S' Y, n6 s- g8 X1 F1 V( W

同仁堂账簿用小楷毛笔字记录账目,每一笔数字上都盖有印章,表明不可涂改,从中可以看出其严谨的从商作风;在德寿堂生产的牛黄解毒丸的包装上,印有“保证质量谨防假冒”的字样,反映出我国传统的倡导诚信的商业道德观;同仁堂张贴的行市单表明从宣统二年到民国初年,同仁堂的各类中药始终是一个价儿。

- g' d: J: j. j# @' C9 o4 o

有些文物背后也折射出老北京生意人的头脑和智慧。每届科举考试期间,同仁堂都要向在京赶考的举子赠送防暑降温药,用来包药的纸张就摆在展柜里。举子考上了,很可能成为同仁堂的老客户、大客户;没考上的,回乡一宣传,也算是替同仁堂打了广告。

. x8 D8 d* J# p, h

商场如战场,可能在老北京的商业活动中也如是。展品中有一个瑞蚨祥西鸿记茶庄的铁茶罐,以卖绸缎著名的瑞蚨祥怎么也卖茶叶?原来,大栅栏里有个澡堂子倒闭了,店面要出售,瑞蚨祥的竞争对手谦祥谊对其垂涎已久,因为只有行业中的佼佼者才能把店开到大栅栏。瑞蚨祥当然不乐意看到这一幕,所以,用尽心思把店面买到手,开了家茶叶店。

; ^# u) p* Y4 p, D( m, E4 D) d9 F8 p

* a5 v2 ~1 T, P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2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W2 A1 N9 ~) G5 G' w7 @6 G; z3 q惊圭叶(磨剪子磨刀)

7 _/ U2 m' h& ]$ @+ n8 _. `

0 e/ ]1 T6 L, _% z铜点 (算命先生)

2 x0 o2 V- V# R. f- F9 d" d

) T5 j/ A8 N; P- g手铃 (修扇子的)

; b! a, e: L4 ?+ ] N- x1 M

! ?4 n/ `& K5 ? v' e! r7 Y! @八卦串铃(民间医生)

0 ? H% t1 |% t& j, h& P, V) y$ k8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2 18:37: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3-22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 x, _" H Y) G' P+ z% k 香烛铺幌子

: N$ q; S# v9 b {- C2 H. ]

8 n$ Q+ ^4 D" g. W面粉铺幌子

- S2 t' i _ k% m) c8 Y

0 b- z6 Y: a. w镶牙广告(民国时期)

: b3 e' F- W2 Q$ {. y: b/ T ; C0 k5 F3 s( l4 v+ F. j; |6 F7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2 18:10: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3-22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X3 x* e" T5 a5 U 小糖锣 (卖芸豆糕的)

) ^7 W( v4 H2 S7 B5 x5 U4 ?1 D+ y

& B+ q6 @; a m7 P4 M' P! s: ~ 炉匠挑子

8 f7 L. j+ P, @+ n" G* }2 g

, Q( s) Y9 T5 N5 ?" N; k; B2 r 银元真伪检验器

- u6 r" X; g% C0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2 18:36:42编辑过]

bPb21ECF.rar

1.91 MB, 下载次数: 154

[下载]电子书——《清史稿》有删节

LnvwrhcB.rar

1.91 M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电子书——《清史稿》有删节

JKnr8AjH.rar

1.91 MB, 下载次数: 139

[下载]电子书——《清史稿》有删节

HjmxztS8.rar

257.04 KB, 下载次数: 120

[下载]电子书——《清史稿》有删节

发表于 2005-4-10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发表于 2005-5-22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7 11:48 , Processed in 1.12483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