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0|回复: 8

北京文化习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23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文化习俗
一 京剧
一,京剧诞生的前奏与"四大徽班"进京的时间与意义
清康乾盛世,社会稳定,经济得以发展,文化艺术也活跃起来.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剧种也很多,有产生在江苏,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有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还有京腔,柳枝腔,罗罗腔等地方戏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邀请高朗亭率领的徽戏"三庆班"进京为皇帝祝寿表演."三庆班"进京演出成为中国京剧史上"徽班进京"的开始,随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来京.徽戏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秦腔,空腔,吹腔,四平调等.由于徽戏具有声腔曲调丰富优美;剧本内容生动,易懂;行当齐全,武打精悍,以及重于做工,讲究表情四大特点,很快便在北京引起轰动,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剧种. "四大徽班"进京, 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
二,京剧的产生,雏形
清道光初年,楚腔(汉调)戏班进京,楚腔主要唱腔是西皮,其戏班子进京并未单独挑台演唱,而是与徽班通力协作,同台演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西皮,二黄合奏的局面,人称皮黄戏.皮黄戏被认为是京剧的雏形,在声腔上为京剧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京剧形成的标志
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皮黄戏多数剧目的唱白语音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京语言的特点已被融进皮黄戏中. 舞台语言上的这种变化,是皮黄戏"北京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京剧真正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富联成科班"的概况
道光二十五年(1845—1894)是京剧诞生到完美的提高时期,出现了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京剧名角.光绪年间画家沈蓉圃画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彩色剧装的写真画.十三名伶代表了当时剧中的各种角色,他们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
随着京剧舞台的活跃与京剧艺术的广泛流传,清末对京剧演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清同治,光绪年间培训京剧演员的科班如雨后春笋日益增多 .喜连成科班(1904—1945)维持了40多年,主持人是叶春善,总教习是京剧著名丑角演员萧长华.喜连成科班在1912年改名为"富连成科班".富连成科班以"喜,连,富,盛,世,元,韵"排列班次,40多年中培养了700多名优秀京剧表演人才,为京剧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人才基础.
五,京剧的艺术特色
1.综合性艺术
京剧这门国粹艺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吸纳了我国古典说唱,词曲,舞蹈的艺术精华,同时把武打,剑术和哑剧等技巧也综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综合的统一艺术形式.
唱是指歌唱.唱功在京剧表演中占居首要位置,人们又称演戏为"唱戏".京剧中的唱是词情与声情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现.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西皮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 二黄则较沉着稳重,凝练严肃. 西皮和二黄构成了京剧优美的唱腔.
念是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时常用"千斤念白四两唱"来形容念白的地位. 京剧中的念白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要掌握气口,节奏.音调上抑扬起伏,节奏上疾徐顿挫,从而增强念白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做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包括表情,身段,表演技巧等等.京剧的做功又可分为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称"五功"."五功"中最主要的是眼神的运用和身体的动作.旧时有句戏谚"角儿上台全凭眼",说的就是眼神的重要性.
打是指各种武打,翻跌.京剧中的武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武打,格斗场面的艺术提炼,所以"打"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的武戏剧目在不断增加,丰富的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这一行当,从而提高了打的技巧.京剧中表现战争的打斗场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大打出手的场面中,刀枪满台飞,构成一种画面,打斗中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现了剧情.
2.服装,道具
京剧的服装称戏衣,也叫"行头",主要以明代的服装为基础,吸收并综合了历代服装的某些特点,经过融合,提炼,加工,美化而成.京剧中对戏衣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说明演员在穿用戏衣时,必须严格按人物穿戴,不能随意.
京剧的道具和简单的布景称"砌末". 砌末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运用假设性进行艺术创造,是对客观世界的舞台化表现.砌末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真实性与美感.
3.化妆,造型
京剧的化妆是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剧中人物角色面部形貌的重要艺术手段.第一,京剧的化妆可以使演员的面貌贴近角色,从年龄,性别,生活特征上符合角色人物的形象.第二,化妆中通过对演员眉,眼,鼻,口各部分的夸张描画,有助于演员面部表情的表现.第三,化妆可以弥补一些演员的面部缺欠,使人物造型更为完美.第四,化妆还可以使远离舞台的观众看清人物的面貌和表情.
京剧中对生,旦,净,丑的化妆都很讲究,如男女演员都需要吊眉,然后生角抹彩包网巾,甩发,戴髯口;旦角则拍粉,晕脂,画眉眼,包头,贴片子,戴头饰等等;净,丑行当的化妆较复杂,需要脸谱化妆.
脸谱是指演员面部图案化妆的谱式,是从古代乐舞的面具发展而来.脸谱的主要功能可以显示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从而帮助人们识别剧中人物,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例如,京剧脸谱中常用色彩的红表示忠诚,正义 ;粉表示秉正,年迈 ;紫表示沉勇,果断 ;黑表示耿直,鲁莽 ;白表示奸险,狡诈 ;黄表示干练,凶狠 ;蓝表示勇猛,骄横 ;绿表示倔强,残暴等.脸谱中还用一些特殊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人物的特征.如:包公额上画一月牙,寓其"日断阳,夜断阴";项羽和张飞的脸谱为一哭一笑,象征了项羽的悲剧性格和张飞的喜剧性格;姜维额上画太极图,表示他"知阴阳,善八卦",通晓兵法;赵匡胤眉心画红色跑龙,表示他是"真龙天子";杨七郎脸门勾虎字,表示他是黑虎星下凡.另外还有画兵器,动物的脸谱等等.
文武场
4.京剧的场面
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其中管弦乐部分如京胡,京二胡,月琴,笛子等称文场,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或演奏某些场景音乐.打击乐部分称武场,主要乐器如鼓板,锣,钹,堂鼓等等,武场演奏是为配合念白,演唱,舞蹈的节奏和在剧情中渲染气氛与情绪,所以场面又称文武场.武场中的鼓板(单皮鼓)是全乐队的领奏乐器,由一人敲打,此人称司鼓(旧称鼓佬),是场面(乐队)的总指挥.场面是京剧演出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联系着剧情的发展,跌荡起伏,紧扣剧情.
六,京剧的"唱念做打",服装道具,人物造型,脸谱寓义
七,京剧的行当和分类
行当是指传统戏剧中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它是根据演员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的.行当简称"行".京剧中的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一)生行
京剧中的生行是对京剧中净,丑行当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生行中又细分为:老生(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1.老生
京剧中中年以上的男性正面人物角色,因角色颌下挂"髯口"又称须生,以唱为主.
2.红生
京剧中勾红脸的须生.表示角色血气方刚,富有血性.传统戏中一般指扮演关羽,赵匡胤的角色.
3.小生
京剧中的青年男性角色.此行一般不带"髯口",唱念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使用.
4.武生
生行中扮演专长武艺的人物.分为两类:长靠武生又称"墩子武生",短打武生又称"撇子武生".
5.娃娃生
京剧中扮演男孩子的角色,具有天真,活泼,好胜,顽皮等特点,此行中无坏人.
(二)旦行(又称占行)
京剧中对妇女角色的统称.旦行又可细划为:
1.正旦,又称青衣.
京剧中的正旦主要扮演性格端庄,稳重的贤妻和贞节烈女等妇女形象.正旦的舞台造型娴静,重在唱功,兼及念做.
2. 花旦,又称花衫.
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戏装色艳且绣花朵;第二,人物形象大都娇憨活泼,妍丽妩媚,重念做,不重唱.花旦扮演的角色范围十分庞杂,上至皇后,公主,女将军,下至丫环,小贩等.
3.武旦
扮演京剧中善长武功的女性形象.旧戏中又细分为武旦,刀马旦.
4.老旦
京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一般都属良善.老旦重唱功,用本嗓唱念.
(三)净行(花脸)
净行因在面部用各色油彩,粉彩勾画脸谱,所以又称花脸.净行表演动作幅度大,演唱浑厚洪亮,一般表现豪放,威严,粗犷的男性.净行又可分为正净(大花脸)和副净(二花脸).
1.正净
正净重唱功.京剧正净有黑头花脸和铜锤花脸等.
2.副净
副净重身段工架或武功.又可分为架子花脸(重工架),武花脸(重打斗)和摔打花脸(具有"摔锞子","滚蛇肚子"等特技).
(四)丑行(小花脸或三花脸)
丑行因为化妆时要在鼻梁眼窝间勾画一小块白粉,所以又称小花脸,俗称"三花脸".丑行不重唱功,而以念白,动作见长.念白讲求口齿伶俐,清脆流畅;动作讲求敏捷,轻快,自如.丑行在京剧中既有机智幽默的正面形象,又有卑鄙丑恶的反面人物.丑行又细划为文丑,武丑.
1.文丑
文丑又可分为袍带丑(官吏), 方巾丑(儒生,谋士), 苏丑(念苏白) 和茶衣丑(蓝布短衣的平民).
2. 武丑
武丑又称"开口跳".这种角色所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是:机警伶俐,足智多谋,诙谐善谑,举止活泼.
八,京剧的重要流派
京剧的流派是指京剧演员运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在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性.如同样一出《玉堂春》或《武家坡》,四大名旦中的梅兰芳在演唱中深沉,端庄;程砚秋强烈,哀怨;荀慧生妩媚,委婉;尚小云则刚健,悲泣.四大名旦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风格特点,给观众留下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感受,以至观众欣喜,同行赞许,后辈效仿.不同的表演风格,被人们接受,得以推广,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
京剧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表演流派,流派的繁荣是京剧艺术提高,发展的必然产物.
1.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成名的旦行演员.四大名旦名声显赫,各自形成自己的旦行流派.
2.四小名旦
四小名旦是指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等20世纪30—40年代成名的旦行演员.为与四大名旦区别,称四小名旦.
3.四大须生
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20世纪20年代成名的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艺术造诣精深,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
4.后四大须生
后四大须生是指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其中马连良,杨宝森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
此外,生行中著名的流派还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麒(麟童,周信芳)派.净行中著名的流派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丑行中著名的流派有文丑萧(长华)派,武丑叶(盛章)派等.
九,旧北京的戏园子
由于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京城出现了许多看戏,听戏的场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最为兴盛,普遍.一类是专为公众演戏,看戏的地方,人称"茶楼","茶园",后改称"戏园子","戏馆子",民国时又称"戏院","剧场","剧院".这一类型著名的老戏园子有:广和楼,吉祥戏院,长安大戏院等等.第二类为会馆.会馆最早是由外省在京的官吏,联络商人,专为本地的举子进京会试兴建的馆所,供应食宿,名"同乡会馆".大型会馆功能齐全,既有供同乡聚会的公馆(礼堂),餐厅,客房,祭神的殿堂,还有花园和戏楼,如湖广会馆, 正乙祠等.由于经营上的需要,会馆中的戏楼经常演出戏曲,杂耍等等,也成为北京演出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曲艺
一,北京主要曲艺形成的历史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文人聚集京城,商业经济繁荣,诸般技艺杂陈,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北京自古就成为说唱艺术的摇篮,成为北方曲艺的主要集中地和发源地.
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曾流行莲花落,道情,秧歌,词话等民间散乐.明代时,外地的一些时调,小曲与北京的音韵相结合,产生出了具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演出形式,并组成班子,俗称"档子",北京的曲艺就形成了.清代,在满汉两种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北京出现了评书,八角鼓,双簧,单弦,相声,子弟书,数来宝,京韵大鼓,太平歌词,莲花落等五彩纷呈的曲艺形式.
二,当前北京地区流行的主要曲艺形式
北京地区流行的曲艺从形式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这一类中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北京琴书和单弦;第二类是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这一类中有相声,评书,快板(数来宝)等等.

三,北京琴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相声的表演特点和代表演员
1,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又称"单琴大鼓","扬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早期是北京及河北部分地区农民自娱自乐的方式,19世纪末才有了专业艺人演出.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在电台播唱时仅用一台扬琴伴奏,故称"单琴".其曲调近似平谷调,只是板式都是一板三眼.早期的曲目以长篇大书为主,后经关学增的改进,唱调的前半句多为数说,后半句拖腔,加入多板式不同节奏的唱调,有疾有缓,曲目多取短篇.
2,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北农村的木板大鼓.19世纪后期传入北京,天津.1900年,刘宝全为了适应北京的听众,放弃了乡土口音,而以北京的语言声调来吐字发音,同时吸收了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韵律,逐渐形成京韵大鼓,专唱短篇曲目.京韵大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流派,即刘(宝全)派,张(小轩)派,白(云鹏)派.唱腔也较木板大鼓更丰富多彩.刘,白,张之后又有白凤鸣创的"少白派",骆玉笙(小彩舞)创的"骆派".诸派传人遍及各地,京韵大鼓成为北方曲艺中重要的曲种.
3,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形成于清末,流行于华北.梅花大鼓是从清末流行于北京北城的清口大鼓发展而来的新曲种,因旧时的艺人(演员)多在南城演唱,所以当时人们称其为"南板梅花调",而北城原来的清口大鼓被人们称为"北板大鼓",以示区别.梅花大鼓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二三人分操三弦,琵琶,四胡等进行伴奏.梅花大鼓腔调婉转动听,以在叙事中抒情见长.其快板紧张又充满活力,慢板深沉而饶有余音.梅花大鼓的传统曲目多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
4,相声
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以幽默讽刺为特点的说唱艺术品类,是由笑话及吸收其他曲艺中的"说口"逐步发展而成的.其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俳优和参军戏,形成于清乾隆时期的北京,后流传于全国.
相声的表演方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个演员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个演员一逗一捧,通常有"一头沉","子母哏"之说;群口又称群活儿,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通过嘻笑与谐趣,揭露鞭笞腐朽反动的各种现象;评议针砭时弊;批评讽刺生活中的落后习惯与不良行为;歌颂美好的事物,反映人民的政治生活理想.相声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它利用人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笑料和促使人们发笑的各种"包袱",取得演出效果,是极受大众欢迎的曲种.
四,单弦,评书,快板的表演特点
1,单弦
单弦又称"单弦牌子曲",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单弦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清同治,光绪年间,旗人随缘乐(本名司瑞轩)自编曲调在茶馆演唱,遂成为独立曲种.现在演出时则由演唱者打八角鼓,另有三弦伴奏,并创造了"单弦联唱"等新形式.单弦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演唱形式,通常在曲头和岔尾之间缀以数唱和若干曲牌.曲牌十分丰富,常用的有"太平年","云苏调","南城调","南锣北鼓","怯快书","罗江怨","焰口"等数十个,其曲调旋律变化多样,适合表现各种题材.
2,评书
评书是形成于北京,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著名曲艺曲种.评书源于唐,宋时期的俗讲和说话.清代前期具有北方特色的评书已在北京民间出现,康熙年间,北京就有了专业的评书艺人. 评书以演员讲述故事为主,夹以对事物,人品的评议,对典章制度的解述.同时还要模拟书中人物和自然界的声音,运用眼神,手势,身架辅助讲述.评书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之分.清末,民间将评书艺人双厚坪,京剧艺人谭鑫培,京韵大鼓艺人刘宝全称作"北京艺坛三绝".
3,快板
快板又称"数来宝","顺口溜","流水辙"等,是北京著名的曲艺曲种之一.最初的艺人以乞丐居多,他们走街串巷,临时编词,即兴在店铺前表演,索钱.他们所说的内容一般都是祝贺商铺发财进宝,生意兴隆一类的吉庆话.数来宝起源于明代,清代中期后开始流行,清末民初表演快板最有名的艺人为天桥八怪之一的曹麻子(曹德奎).
快板初为单人表演,后又有对口(二人)及快板群(三人以上).它的乐器也由最初的高粱竿,钱板,牛胯骨到现在的竹板,节子板.演员将竹板,节子板分两手夹握,不仅可以配合自己的表演击节之外,还可以打出多种花点,过门,模拟某些声响等.
五,京东大鼓,西河大鼓的表演特点
1,京东大鼓
因起源于京东地区的通州,三河,香河等地而故称"京东大鼓",是由京东地区的民间小调"地头调"发展而来.京东大鼓用当地语音演唱(只唱不说),三弦,扬琴伴奏,句尾拖腔滑稽,具有明显的京东韵味.单弦
2,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称"西河调","河间大鼓",起源于河北省中部的农村.清道光年间,艺人马三峰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对其进行了改造,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和音乐基础.西河大鼓于20世纪初传入京,津地区.其特点为:第一,说唱并重.第二,既有短篇,中篇,又有长篇;既有传统曲目,又有现代题材.解放后,西河大鼓因马增芬的改革,开始用普通话演唱.
六,曲艺与戏剧的区别
曲艺与戏剧不同.戏剧是演员在剧目中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而曲艺则是演员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讲故事.另外,过去的曲艺表演只能是"撂地摊",或在茶馆,或应"堂会",或进官僚的宅邸演出,而不能登"大雅之堂".解放后,曲艺登上了舞台,各种曲种不断发展,繁荣纷呈,争芳斗艳.
第三节 杂耍
一,杂耍的构成,演出特点和主要表演项目
杂耍是指一部分民间技艺和游艺活动项目的总称.从事杂耍行业的艺人一般都是社会中的贫苦人民,观赏的对象也是社会中下层的劳动者.演出地点有杂耍馆,茶馆,街头,庙会,集市等,尤其是天桥可以说是民间杂耍的集中地,所有的杂耍项目在这里都可以看得到,艺人集中,知名度大,在北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二,老天桥"撂地卖艺"的形式
天桥民间杂耍的舞台极为简陋,几张桌子,一个帐子,一个天棚,一个高台,支起棚子就开演,撤下帐子就结束,俗称"撂地卖艺".演出的时间也不固定,观众多少也没关系,一切因人而定,只要舍得出钱,为一个人演出也行.杂耍的这种快捷,便利,活泼的演出形式,深受百姓欢迎.另外,在天桥表演民间杂耍的艺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功夫是真的,技巧也十分高超,所以也吸引了许多社会中上层人物及文人墨客,并受到了他们的赏识.
三,中幡,摔跤,拉洋片,掷石锁的演出形式与特点
1,中幡
中幡指一根7—8米长的竹竿,上端悬挂一幅长约3米,宽约1米的布幡,幡上有神像或文字,幡的上方还悬挂三个用布做成的圆筒,圆筒四周挂有两面带火焰的三角旗和一些小铃铛.
耍中幡时,表演者要将幡用单手举起并抛向空中再用手或头部,臂肘接着.头顶顶幡称"脑建",移于鼻处称"鼻建",又移在口上称"齿建",再移到臂肘上称"盘肘".耍中幡有一人耍,也有两三个人同时耍一幡的,多人耍主要看表演者送幡和接幡的功夫.耍中幡有两种性质,属营业性的主要在庙会和天桥.另一种用于民间花会,边走边耍,如遇牌楼还须将幡从牌楼上方掷过去,耍幡人跑过去接住,故民间有一句谚语"中幡怕过牌楼".
2,摔跤
摔跤又称"掼跤","争跤".起源于宋,元,清朝时渐盛.摔跤人集合的地方称跤场.跤场又分官跤场和私跤场两种.前者由官方主持,主要是为选拔力士而设;后者为私人主办,是为民间习武,表演之用.私跤场大多设在庙会和天桥.庙会有时间性,而天桥跤场则天天有表演.摔跤的手法有推,挤,倾,轧,绊,背,扫堂腿,鸳鸯绊,野马分鬃,举火烧天等.
3,拉洋片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西洋景".道具是一只木箱.木箱内装有转轮,转轮上装有各种画片,箱子外壁设若干圆洞,洞上装有一凸镜,观者通过此凸镜往箱内观看,表演者根据画面的内容配以唱词和锣鼓.锣鼓的装制与十不闲(曲艺的曲种之一)相似,都是由一人表演.
4,掷石锁
石锁是用石料制成,形状与中国古代铜锁相同,重量有二三十千克.表演时可分一人或多人,有正掷,反掷,跨掷,背掷,头接,肩接,肘接,指接等.参加民间花会演出称"石锁会".平日,人们常用它来锻炼身体,增强臂力.
四 传统习俗
一,祭灶,扫尘的形式和意义
1.祭灶
旧时腊月二十三日,北京有祭灶的习俗,宫廷用黄羊祭灶,民间祭灶则用糖瓜,关东糖等供品祭灶王爷,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马 .祭完之后,将灶君神像揭下,与纸元宝等一并焚烧.每逢此日,鞭炮极多,俗称过小年.
2.扫尘
春节前的大扫除,老北京也叫"扫房".古时候,这叫"扫年",它是由驱病祛邪的一种宗教仪式演变来的.这扫房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干干净净,为迎接各位神仙在除夕之夜降临人间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扫房,扫除家里的秽气,晦气和穷气.
二,腊八,守岁,拜年的形式和意义
1.腊八
腊月初八,传说这天为佛祖成佛之日,有熬腊八粥的习俗.北京民间,人们多在天亮之前即熬好一锅腊八粥,讲究一些的人家,腊八粥除米,豆之外,还放一些枣,栗子和桂元肉等等.粥熬好之后,除全家食用外,往往街坊邻居也互相馈赠.腊八这天,除民间遍食腊八粥外,旧时北京各大寺庙,像雍和宫等,都用大锅熬粥,然后分送给那些捐钱的施主.每碗粥中插一小黄纸旗,书明某庙所赠,施主接到粥后,以银两"回敬".当时各大庙利用腊八粥也可增加一笔收入.
2.守岁
传说,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里面有财神爷,土地爷等.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这时候,人们都要恭恭敬敬,谨慎行事,还要烧香磕头,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享用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 年三十晚上这顿饭,人要齐,席间还要多说吉祥话儿,预示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按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睡觉,大家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叫"熬夜","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对岁数大的人来说,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3.拜年
大年初一,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这是北京人过春节时喜用的拜年语.拜年的形式大至可分为四类: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给岳父母拜年,且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留下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年.如给同事,朋友拜年,进屋门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三是感谢性的拜年.凡一年来有欠人家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四是串门式的拜年.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时没有多少来往,到了年禧,来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或进屋坐一会儿,无须过多礼节.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礼的,谓之"拜晚年".
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令习俗
1.元宵节
我国民间都有吃元宵(南方称汤圆,汤团)的传统习俗.元宵作为农历正月十五的节庆食品,传说最早始于春秋末期.据说楚昭王复国泛舟江上,见江面上漂有一物,色白微黄,舟人捞起献给昭王,食之甜美.昭王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以庆祝家国团圆,其时正值农历正月十五,便流传至今.
元宵节的又一民俗是猜灯谜.古时人们把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叫灯虎,比喻其深奥,不易被人猜中,好似射虎那么难,故猜灯谜又叫"射灯虎".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汇知识.尤其是元宵节期间,猜灯谜最盛.
2.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夏节.
北京的百姓在五月端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是樱桃,黑白二色的桑葚,棕子以及雄黄酒及艾子叶.樱桃,桑葚,棕子可以随便吃,雄黄酒因为泡有雄黄,不能开怀畅饮,但也必沾一沾唇才可以.不但要沾唇,还要用手蘸上雄黄酒在小孩的脑门上写一个"王"字.此外,还须把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鼻,肚脐等处,说是抹了它,一年之间"五毒"(蛇,刺猬,蜈蚣,蝎子,癞蛤蟆)不敢"钻空而入".另外,还得在住人的房门西侧插上菖蒲棒,门上方中央贴上蛇,蜈蚣,蛤蟆或老虎图案的红色剪纸.另外,还可在小孩子的衣襟上挂一串用彩绸制成的小樱桃,小桑葚,小菖蒲,小老虎之类的饰物,作为点缀.
3.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按历法解释是:农历八月居秋天(秋季为七,八,九三个月)之中;八月十五日又在八月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皎美.中国人把月圆看做是团圆的象征,因而也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中秋节最盛行的吉祥物是兔爷.
中秋之夜,千家万户于庭院中对月设下香案,摆满了时鲜瓜果,诸如西瓜,苹果,葡萄,枣,梨,栗子等,还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头之类.全家人还在香炉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树.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朝拜.所谓祭月,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拜.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属太阴,所以中秋主祭一般是妇女.
明清两代皇帝每年都举行祭月活动,其中数清朝慈禧太后的祭月规模最大.中秋之夜满朝文武,宫女簇拥着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排云殿举行祭月大典.供品除精选月饼,七节藕和各种果品外,还特制直径达数尺的"月华"(帝后嫌"饼"与"病"音相近,便定在宫中称月饼为月华).月华上印有广寒宫,桂树,嫦娥等图案.祭品中还有大西瓜,由御膳房名厨操刀,把瓜切成数瓣,瓣瓣绽开,而瓣底仍与瓜蒂相连不断,形如一朵开放的大莲花,称作"莲花团圆瓜",再置于莲花形状的大铜盘里,摆上供桌祭月华,并把大月华切成小块,连同团圆瓜分赐妃嫔,太监,亲近侍女.然后帝后与众人分乘龙舟,游船,在昆明湖荡舟.船上配有美味佳肴,名为"泛舟赐宴".是时,湖水上空焰火飞舞,湖面又燃放莲花灯,气氛甚为热烈.坐落在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是明嘉靖九年(1530)建的帝王祭月场所.
四,老北京春节庙会,妙峰山庙会,丫髻山庙会,清明节,重阳节等节令习俗
1.庙会
 龙潭庙会历来以极富民间色彩的游艺活动而著称于京城的庙会。其表演项目有:高跷、踏车、旱船、中幡、腰鼓、跑驴等等。“彩子戏楼”的人气儿也很旺,老棚匠打造起龙潭大戏楼,上面表演杂技和曲艺,下面则是茶馆一样的摆设。     这里的民间手工艺品是最有怀旧感觉的,面人、绢人、脸谱等总能勾起人们的怀旧情思。古老手工艺以及京腔京韵说故事的书棚,让人不禁回味起地道的老北京农历年。
花会表演时,园内设有沿湖摆开的小吃摊位,供应的小吃多以北京地方的著名小吃为主,比如炒肝、爆肚、羊杂碎等,最受百姓欢迎。
4.清明节
清明节大多在农历三月份,在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祀先祖亡人,有的人家去自家茔地扫墓,有的则在家中烧"包袱"遥祭而已.包袱是个约有尺许的白纸大口袋,上写先人的名字及敬祭者,内装纸钱和金,银元宝等冥器.每至清明节,草木丛生,郊游踏青是北京人多年来的风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要禁火三天,吃冷食.寒食节是人们为了怀念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介子推不图赏赐被火烧死在绵山上的事而形成的节日.
5.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这一天有郊游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花糕,插茱萸(yú)等习俗.永定门外的燕墩,西便门外的天宁寺塔,城南的陶然亭,城北的蓟门烟树以及西山八大处等地都是当年文人雅士登高观景,饮酒赋诗,烤肉分糕,共度重阳佳节的场所.重阳节期间,正是菊花盛开之际,富贵人家常在这一天将许多盆菊花放在庭院中,摆成一座花山,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观赏,在护国寺,隆福寺的花厂,天宁寺的花肆都有菊花展销会.重阳节时吃的花糕是用江米,黄米,小枣制作的,此外还有各种糕点:如满族的萨其马,汉族的芙蓉糕以及各式蛋糕应季上市."糕"与"高"同音,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要吃糕.
五,咬春,龙抬头,蟠桃宫,暑伏,七夕,冬至等节令习俗
1.咬春
立春.俗称打春,是北京人很讲究的一项重要风俗.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从官府到民间都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据《明宫史》上记载:"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加署,引春牛击之,曰打春."民间妇女在立春那天都买萝卜吃,谓之"咬春". 立春各家讲究吃春饼,烙春饼与烙普通饼不一样,春饼要薄而且还能揭开,又称"薄饼".吃春饼讲究菜多,过去北京猪肉铺都卖熟肉"盒子菜".盒子菜中有驴肉,熏肚,熏肋头,酱口条,酱小肚等.
正月十九日是燕九节,也称宴九,筵九,烟九,淹九等多种名称.燕九节又称白云观会神仙,是明清时期北京全城的一个盛大风俗活动,白云观是这个活动的中心.正月十九日是邱祖的诞辰,此日也称为燕九节.
2.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北京农历二月的风俗主要是与太阳和龙有关,因为去冬的严寒已经过去,太阳升高了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又因为春天来了,农业开始忙起来,种庄稼需要阳光和水,所以,祭祀太阳和龙.北京南城,左安门内有座太阳宫是清顺治初年所建.宫内塑太阳神像,每年二月初二开庙.开庙时居民都往祭太阳,香客络绎不绝.在祭太阳神时,北京居民都做太阳糕而供,"太阳糕"有"太阳高"的意思.二月仲春,节气临近春分,太阳一天比一天升得高,气候越来越暖和,此时有祈祷太阳神日日高挂之意.清朝内廷在这天也用太阳糕在慈宁宫花园祭祀太阳神. 北京城郊以农为业的人在二月初,每家都在大门外撒些草木灰,进门又在屋内和厨房等处及水缸四周撒草木灰.这样做说是引龙回来.城里人用黍水面,麦米做成枣糕放入热油锅煎熟而吃,说是"熏虫".过去,二月初二还是娘家接已出聘姑娘回娘家的日子.
3.蟠桃宫
北京农历三月的又一风俗是三月三逛蟠桃宫.蟠桃宫位于崇文门外迤东河沿南岸.据史书记载,蟠桃宫原名太平宫,创建于明代.庙不大,前后只有两个院落,山门横匾上书"护国太平蟠桃宫",左侧大墙上写"蟠桃",右侧大墙写"圣会"四个绿琉璃大字.山门里正殿四壁墙上塑着一座鏊山,彩塑的群仙从四面八方拥向鏊山来赴三月初三的蟠桃圣会.规模宏伟,人物众多,塑工精细,是该庙中泥塑艺术的精品.蟠桃宫庙内除王母娘娘殿外还有子孙娘娘,眼光娘娘和吕祖殿等.蟠桃宫虽是个小庙,但在北京人人皆知.该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开庙三天.初三是王母诞辰,香客和逛庙的老幼,男女人群如梭.
从崇文门外往东,沿护城河南岸至庙门,小贩的货摊,卖茶水的席棚以及耍把式,变戏法,摔跤等卖艺娱戏场子一个紧连一个,热闹非常.
4.暑伏
农历六月初天气虽然已经很热,但并不潮湿,适合晾晒衣服和书籍.所以北京有六月六"抖晾衣服书籍"的风俗.过去每年六月初六,各家各户都将箱柜中的衣物取出在院中通风地方着太阳晾晒,读书人将书籍也搬出来让风吹吹,防虫蛀. 六月,什刹海荷花盛开,天气又炎热,每天午后,北京农工商各界都会于什刹海乘凉观赏荷花. 前海北岸有茶棚,书馆,戏棚和卖冷饮的货摊,会贤堂大饭庄,烤肉季饭铺也在这一带.岸边满垂柳,海中荷花绽,风光倚美景,纳凉之胜地.所以,每年六月逛什刹海是北京人的风俗.
5.七夕
农历七月里有"七夕"和七月十五放河灯的风俗.七月七日夜叫"七夕",是北京民间妇女的一大节日.据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因犯了天条,被隔于天河的两边,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夜才能通过鹊桥相会.所以多少年来,每逢七月初七,北京没出嫁的姑娘都将一枚小钢针投入水碗中,使其浮于水面,在阳光下观看碗底的针影, 用此法以卜巧拙,俗称"丢针儿".妇女们还凑到葡萄架或藤萝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在此节日里除各家祭扫坟茔,祭奠祖先外,在七月十五傍晚后,儿童以燃点荷花灯为乐.北海,护城河,通惠河上放河灯是七月十五一项很有乐趣的风俗.
6.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这一天有郊游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花糕,插茱萸(yú)等习俗.永定门外的燕墩,西便门外的天宁寺塔,城南的陶然亭,城北的蓟门烟树以及西山八大处等地都是当年文人雅士登高观景,饮酒赋诗,烤肉分糕,共度重阳佳节的场所.重阳节期间,正是菊花盛开之际,富贵人家常在这一天将许多盆菊花放在庭院中,摆成一座花山,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观赏,在护国寺,隆福寺的花厂,天宁寺的花肆都有菊花展销会.重阳节时吃的花糕是用江米,黄米,小枣制作的,此外还有各种糕点:如满族的萨其马,汉族的芙蓉糕以及各式蛋糕应季上市."糕"与"高"同音,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要吃糕.
7.冬至
农历十一月又叫冬月,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常在此月,故叫冬月或冬至月.明清时期,每逢冬至皇帝要去天坛祭天,百官向皇帝朝贺.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以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古代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史记·律书》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就是说,冬至是节气的开始.民间在冬至时没有什么重要的活动,风俗是家家吃馄饨,所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顺口溜.从冬至起,就"数九"了.北京人给"九"编的顺口溜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六,老北京的传统礼俗
1.顿首
顿首是古代跪拜礼的一种,是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见的一般礼节.首先是叩头,将额头触于地即抬起,故名.顿首上古即有流行,现已淘汰.此礼节常见于书信敬语.旧时写信,一般开头即用"×顿首",意为"××向您问好,致敬".亦有以"顿首"为落款者.
2.鞠躬
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示敬意.现在某些集会及祭扫亡灵的场合仍然常见.有些老年知识分子亦作见面或道别之礼.
3.作揖
拱手的俗称.后世因拱手常伴以屈身,故亦称弓身拱手为作揖.
4.寒暄
寒暄又作"暄寒","暄凉",见面时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之同时道"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康泰否.初次见面还有"请教台甫","敢问贵庚,贵府"等一大套繁文缛节.
5.请教姓名
初次与人见面的礼节,即请问对方姓氏,表字.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号,与人交往以直呼其名为失礼,故初交时多问字号而忌问名.今人一般只有姓名而无字号,与人初交亦忌问名,多询问对方姓氏,且冠一"贵"字于前.如:"您贵姓 "答时将贵字免去:"免贵,姓张."
七,老北京人生活中的交往禁忌,语言禁忌,住宅禁忌和行业禁忌内容
1.交往禁忌
交往禁忌是指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的禁忌.待客方面以尊重客人为基本原则,给客人倒完茶后,将茶壶放在桌子上,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因为"壶嘴"谐"虎嘴"音.递烟,酒,茶都要双手,忌单手;要主动给客人点烟,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连点三支烟.酒以敬客多次为荣,忌自饮不敬客.客人进门的第一顿饭忌吃水饺,因为水饺是送行的食品,俗称"滚蛋包".宴客席间主人要始终陪坐,忌讳提前离席.吃饭未完忌讳将空碗空碟收走,忌讳抹桌扫地,以为这是"驱客"之举.宴客时忌子女上桌共餐,尤其忌媳妇,女儿,否则认为待客不诚,不敬.待客菜肴一般忌单数,喜用双数,取意"好事成双".
到别人家做客以尊重主人为原则.走进主人家,客人要主动向主人打招呼.北京普遍的习俗是客人应当向主妇打招呼,否则,认为无礼貌,轻视主人.
交往中人们常常互相馈赠礼物,有些礼物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赠物中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忌以伞,鞋,钟等送人."伞,鞋,钟"分别与"散,邪,终"谐音.有"散伙,送邪,终结"等意,特别不能给老年人送钟.
若借别人家的药锅不能主动还,要等人家来要,以避送病之说.若一定要还,需在锅中放些米,并对人家说:"我给您送米来了."也可在锅中放些小钱以压锅.
2.语言禁忌
语言禁忌是很富有地方方言或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禁忌的原则,大体是出于吉凶,礼教,功利,荣辱等诸种考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忌讳听到凶语的,惟恐这些字眼会招致凶祸的真正来临.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要表达不祥的内容,便另用一些褒义或中性词来代替.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谓"讨口彩",此法在禁忌语中极普遍.戏院里的太平门,原意为万一发生了火灾好让观众逃走,说"太平"乃失火事故之反义.用假托文来代替,如古代汉语称帝王之死为"晏驾",意即他不出朝了.佛教僧尼之死为"圆寂",意即他们完全沉浸于念经中去了.
3.住宅禁忌
北京人在选择住宅,建造住宅和构筑住宅环境时,有许多禁忌和讲究是必须顾及到的."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这是最起码的选择住宅方位的条件.除此之外,数字,位置,高矮,周围植物都是很重要的.首先院门一定要开在八卦的巽位,若不可能开在巽位的话,也应在正对大街门处放置"石敢当"镇之.住房从方位看,北房是最好的.从数字看,盖房一般多取单数,单数为阳.要避免"四六间","四六不成材".从高度看,北房的房基最高,其次是东西厢房,南房最低.院里的地面一定比胡同的地面高,禁忌入门"跳坑".院里种植的花草树木也有禁忌,"桑松柏梨槐,不进王府宅".其实不仅不进王府宅,就是一般老百姓的院子也不能进.因为"桑"与"丧"谐音;"梨"与"离"谐音,松柏是多种于坟地的树木,槐树也只能种于后花园里.在老北京民间宅院前后或院中,屋内,常有镇物以保护风水,驱妖避邪.如泰山石敢当,八卦太极图,门前照妖镜,山海纹镇石等等.
4.行业禁忌
医院,药店等行业的经营者,送客时忌讳说"再来坐","欢迎再来"之类的话,否则顾客以为是在诅咒人家"再得病",就事与愿违了.
店中不论有没有顾客,伙计都不得朝里坐,背对店门则意味生意不顺,此为店家大忌.今日店员背对店门仍被视为对顾客的不礼貌行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3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词解释,不错。

发表于 2008-11-2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08-11-2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8-11-30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解释的清清楚楚,难得的细心人
发表于 2009-1-8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学到了。
发表于 2009-2-13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收藏了。谢谢了!
发表于 2009-2-13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的
发表于 2009-2-13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么好的文章的人,怎么才"从七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00:24 , Processed in 1.16169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