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拍记活动定在德内大街。早知道德内大街正在改造施工,可一直没时间去拍摄。本想这次能抓住机会,尽可能的多留下一些资料。可赶到集合地点,映入眼帘的却是令人惋惜的一幕。大街拓宽了,原来的临街建筑大多也随之消失了。还是晚了!飞哥带来了一些资料,本来想有针对性的进行拍摄。然而,这些也只能停留在文字上了。 贴几张图片,以示对德内大街的纪念。
先介绍一下德内大街: 德胜门内大街 是什刹海地区中部贯穿南北方向的街道,北段修筑于明代。元代的积水潭(海子)较之明代的什刹海水域浩淼许多,水面连为一体。凤池坊与析津坊隔海相望。明洪武初,修筑北城墙,积水潭局部水域被隔在城外,积水潭水域面积大大缩小。明中叶以后上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西海与后海之间逐渐分开,仅存一条纤细的河道。由于水位的变化和交通的需要,明代于德胜桥北修筑了一条南北通道,这就是德胜门内大街的由来。初称德胜门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清代分为两段,北段仍称德胜门街,南段(定阜街、护国寺街以南)称长桥街。民国时期改作厂桥。北平和平解放后,两段合并,称德胜门大街。1965年将东羊圈、马家大院、魏家大院并入统称德胜门内大街。“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易名“人民公社路”。街北段有德胜桥,始构于明代,是西海与后海的分界。明、清时周围多园林庙宇如:漫园、湜园、杨园、刘茂才园、永泉庵、佑圣寺、真武庙等等。桥两侧有稻田,久已消泯。清代正黄旗满洲都统署曾设于德胜桥南。 德胜门内大街,东侧有糖房大院、滨海胡同、东明胡同、羊房胡同、大石虎胡同、弘善胡同、刘海胡同、尚勤胡同、延年胡同、定阜街、兴华胡同、厂桥胡同。西侧有水章胡同、西海东沿、西海南沿、辛勤胡同、新街口东街、四环胡同、簸箩仓胡同、三不老胡同、花枝胡同、护国寺街、前铁匠胡同。
* j( G/ X ^2 L* d6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4 7:40: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