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举报
北京最早的炒肝里有心,肝,肺和小肠.
因为心肺口感不好,所以食客往往不爱吃,经常吐的满桌满地都是.后来的炒肝就不再放心和肝了.
由此,衍生了一个歇后语:天兴居的炒肝--没心没肺,来形容某人缺心眼.
"炒肝"实际上是煮肠,其中有少量的肝片用于点缀和调味.
老北京经营的炒肝,从来都是有肝的.有的时候肝卖没了,只有肠子了,这时候会改名字,叫烩肠,绝不会再叫炒肝.
其实做法是一样的.改名是对主顾的尊重.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8 00:26 , Processed in 1.12294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