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60|回复: 41

8月28日拍太庙[含2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8-29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1 T+ v# l) P2 g7 a! \4 _/ y v5 t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是国家祭祀设施“庙”的最高等级。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年(1541年)毁于雷击,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再次大修,四年(1739年)完工。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北洋政府接管,改为和平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1 j% H' q+ j: J# t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天安门内西向者为太庙街门,东向者为社稷街门,端门内西向者为庙右门,亦称神厨门,东向者为社左门,阙左门外西向者为太庙西北门,东向者为社稷东北门。

! r& _. {4 N+ g o* E9 U) p0 d

太庙在阙左南向。围垣一重,琉璃砖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基石阑,中三间前后均三出陛,中九级,左右七级,门内外列戟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前后均一出陛,各五级。前殿十有一间,重檐,阶三成,绕以石阑,五出陛,一成均四级,二成均五级,三成中十有一级,左右九级。东西庑各十有五间,阶均八级,燎炉二。中殿九间,后殿九间,两庑各十间。后殿东庑南燎炉一。戟门外石桥五,桥北井亭二,六角,间以朱棂。桥南神库五间西向,神厨五间东向。庙门外之西南,奉祀署三间东向,左右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北向。东南宰牲亭三间,前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井亭一,六角,间以朱棂。西南为太庙街门五间,西北为太庙右门三间均西向。”

3 F+ s) }4 ]1 H% O2 H

太庙外垣内为太庙外院,东西长294米,南北长475米,南墙有民国时期开辟的太庙南门(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院内绝大部分面积北柏林覆盖,参天古柏树龄多在五百年以上。

3 s, Q3 [6 b/ G

 

" g' V) j& |7 @, ~

内垣南门称“戟门”,门内外原各列朱漆戟架四座,上插镀金银铁戟,故称戟门。面阔五间,中启三门,台基石栏环绕,正中为汉白玉御路。门前七座汉白玉石桥横跨小河之上。

; f6 M% H9 f5 X' P7 h

 

* k6 b5 c E$ L0 u* U0 }

两座黄琉璃瓦六角井亭坐落在最外侧的小桥北面。

! i" a; E1 x( D5 v. `% T

 

" v) ^$ e! u1 W, P4 q! [# R

太庙前殿为祭殿,亦称“享殿”,是皇帝祭祀行礼之所。面阔九间,进深四间(乾隆时加建为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基石,环绕汉白玉石栏。该殿各柱都是外镶沉香木,其余木构件都采用金丝楠木。殿内空间高大,彩绘色调凝重,气氛神秘庄重。

Z# l) C9 t. h

祭殿两庑各有十五间,皆黄琉璃瓦歇山顶,连檐通脊,东庑供奉皇室亲王神位,西庑供奉功臣神位。东西两庑南侧原各有燎炉一座,供焚烧祭品之用,现只存留西侧一座。

- u% w; l2 z9 m( _! l4 o

 

/ w5 p+ l7 L7 m

祭殿之后为中殿,亦称“寝殿”,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与寝殿共处在“工”字形的高台上,呈“前朝后寝”的格局。

, W! X& [- h3 `; {- w) P5 M) I L

清代在此供奉太祖(天命)、太宗(天聪)、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等帝后的神主。

4 ~; j; v% V0 N; l

 

L& R5 | L$ j# Z( Z3 _/ G

寝殿两庑各五间,存放祭器。

7 b( }3 X) J5 t; E4 n

 

1 ~- s2 b8 ^/ r5 }& `: v

后殿称祧庙,规制一如寝殿,为供奉皇帝远祖之所。清代供奉了清太祖以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祧庙与前殿、中殿有红墙相隔,自成院落。墙上开五座琉璃砖门,中间三座,左右各一。

O" N; N2 k" o2 J4 S2 P1 o$ O

 

- X2 I0 ^0 Z* H* ?

殿后北墙为太庙北门,辟五座琉璃砖门,中间三座,左右各一座。

; }* @5 q) H3 }" Q- B2 a

 

" H% d# L6 m7 M- V5 p {6 x# C/ Q

清代皇家祭祀分为时享与Xia祭(左示补旁,右边一个“合”字,音“侠”。字库中没有此字),每逢皇帝有登极、亲政、册封、征战等事,还要举行告祭。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的祭祀为“时享”,每年除夕的祭祀为“Xia祭”。每次的时享与Xia祭都要将中殿内的帝后神主移至前殿祭祀,礼成后复送回中殿供奉。而后殿中供奉的远祖神位在Xia祭时移至前殿祭祀,礼成后送回,四季的时享,则派遣亲王于后殿行礼。

9 k: U1 p" l$ t3 O+ {$ I" F# P( C7 \2 B

 

+ M4 y& h2 c, a. M. e

大礼当日,皇帝着祭服乘礼舆出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如常仪,在太和门阶下降舆乘辇,众人回避,午门击鼓。由太庙街门左门进入太庙,至内垣南门降辇。由赞引太常卿二人引导皇帝从南门左门入,至戟门前幄次盥洗后,赞引太常卿引导皇帝由戟门左门入,上左侧台阶进入祭殿左门。至此,祭祀大典正式开始,其间要奏贻平之章、敉平之章、敷平之章等祭乐,舞各种祭祀舞蹈,韶乐悠扬、祭舞翩迁。场面宏大庄重。最后将祝帛等祭品送至燎炉焚化。乐奏佑平之章,午门鸣钟,皇帝还宫。这里只是简单描述一下,实则程序异常繁杂,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之内。此中学问,还望就教于方家。

- c1 a( i. \1 K* `- t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 I( t8 l: t; N/ g

发帖完毕,谢谢浏览。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布衣亮子在2010-8-29 20:52:00的发言:
8 }6 o) A8 e4 Z1 T7 C) |* w & P/ ~% ~0 o. x* P

 

' }: Q- |6 ]& C Q8 V! W: y" u

详实!欣赏学习了!

2 z4 H6 ^. b- Q; m* O9 P2 W: L # N2 e+ s* s3 K8 w+ a) n( v

1 J' Q& Q$ D+ F4 o: B* m 谢亮子,你的照片有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在下这里班门弄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10-8-29 20:39:00的发言:
$ w# G6 g2 H% r7 h3 c7 f2 F' s 5 ~+ K6 f$ Q# h" E; {

        内容详实,构图严整、富有张力~

# E9 R/ {% z; K1 |9 [

                                                                       欣赏!

# G& v2 Q5 V. o, ]: c " I) D, H" g+ Z) Y H5 ~ - e1 X! O7 ]/ Q) T4 Q

0 _6 X7 R: x/ f C; i) a9 r+ d 白兄过奖了,这组照片拍的极一般,记录而已。
发表于 2010-8-2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Q- A) |! K+ f" U4 p7 i. x( y, x

详实!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29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详实,构图严整、富有张力~

/ j! e+ N2 B( `9 Y9 O5 q, n4 J

                                                                       欣赏!

发表于 2010-8-30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发贴没说关键词[em09][em17]

发表于 2010-8-30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一棵柏,还是两棵柏?

“此柏在八米高的斜枝上长出”,听起来像是两棵柏。“座枝”,是什么玩艺?“根基稳固”,为什么还要安装支架?心血管堵塞?离地八米,本身就是不稳固。既然应运而生,就该应运而亡,清亡,此柏为何苟且偷生?

0 a/ S% E$ V* i: g

这些故事,要是在前门刘老根、天桥郭得缸那里听到,或可博得一笑。可是这里自吹是国家一级的地方啊。莫非改办了导游培训学校?

" \! Q; s0 S) Q) [1 Z; Z

 

8 R$ m8 r7 `7 B. p; @$ g- E7 \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0-8-30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庙给先帝做饭的铜锅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发表于 2010-8-30 0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蓟风拍记很详细!太庙里还有三棵树可以一看

( m9 \7 S, u2 n+ | Z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 O A4 f& Y o5 _

原来用小数拍的,介绍可全是官方的呦!

发表于 2010-8-30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0-8-29 20:21:00的发言:
  % @9 |5 w# `& f) E: x+ b

......东南宰牲亭三间,前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井亭一,六角,间以朱棂。

R1 |* S5 }( Z. z0 o

 

0 z' _4 H5 c5 a% e

 

3 S' G- r/ a" R

 

% I% ?! Q% U4 E1 e5 `/ ?( r

KBtrz9CX.jpg

# D$ e! C% b3 n/ h

 

7 R, I$ g. D* K; b% @- m

 

W+ t! m! z, M

 

) r, [* n5 q0 Y2 `& d ?/ B! K

求教各位:图里红圈内是啥建筑?

3 L7 V; G; l- G6 ?! v

 

! V5 o( O& ?9 D. `2 i5 a5 ~5 l

图204. 中那座小门内......

/ L, A, h2 `* F- t( [* U: y: a


 

; U5 P' c# f1 m3 m9 T" z @7 k1 c5 P

aDJYCtsx.jpg

( W7 k# K; a" r) ]' A2 I

 

3 u/ l u6 Y( [" P: A5 w


 

6iroCurS.jpg
d7cybdTw.jpg
发表于 2010-8-30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老师拍的真细
发表于 2010-8-29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个《日下旧闻考》的文字,要是打字出来,可是费劲不少。这些个照片,不像是一次拍摄的,蓟风有存货吧。

7 s2 y: H) T4 U+ T

 

6 f* Z: D" Q- x

既然说明牌说这个是铜锅,大家预备开饭啦:

3 h7 N) W* c0 d

 

8 g3 ?) D/ ]8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逝去的光阴在2010-8-29 21:09:00的发言:
+ P' `5 B" p; |4 E9 l2 Y0 \) d ; e+ O. d2 ^0 ?$ G' X% U+ s: f+ @$ v   好片子,真是出片的好地方啊!!! # L5 t* |. y- }8 j. P! W 7 I7 d8 N# }; M6 S8 @) D( t

6 [, Y8 t1 B0 G. a% n; g% N& |有机会一块儿拍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555找乐儿在2010-8-29 21:29:00的发言:
7 [: Q0 \7 ?4 {/ F+ f5 L4 } 5 n6 o/ S7 p) W, e

 

- X. h! v) b1 r6 {

 

9 f9 u9 e- U7 N2 M& P/ ]

又见蓟兄好片!欣赏学习了!

3 H+ F# Z+ A& v" C P4 f 0 _2 [7 S: U, p; U3 |

j' X" X- E5 a7 s. G 找乐兄,久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8-29 21:57:00的发言:
h" D9 y+ F x; u+ w* o) F6 T5 ?0 h 2 q3 V: K3 J$ d

这些个《日下旧闻考》的文字,要是打字出来,可是费劲不少。这些个照片,不像是一次拍摄的,蓟风有存货吧。

" [5 P4 P3 h; f, E6 z

 

@# i8 e- L% w

既然说明牌说这个是铜锅,大家预备开饭啦:

( z8 _2 z6 B+ o0 m

 

6 X Z# t( K0 y8 }*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4 U' |, X: x4 b6 U8 k, v4 P * E0 `& b8 n1 }0 O$ `1 S. P* B

6 {( M. Z0 C+ e7 X k. p7 @" d6 s; D几个月前拍的,文字也是那时整的,一直没发,这次拍记机会挺好,就新旧一块儿发了。
发表于 2010-8-29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 j' l8 s4 f. |

 

% j/ _1 H; F2 w- C

又见蓟兄好片!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29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子,真是出片的好地方啊!!!
发表于 2010-8-2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7 }! p. B0 V+ e! i" L; s

 

2 x/ b* a- a9 y5 B, r$ t: [

 

' q7 ^2 n; A# P3 J

太庙街门的两张很喜欢,很少有人去特意拍的。

- t7 u% W) c' k+ M; J

 

3 P% s, Z" p" V$ v' M& `

 

/ M+ d& ~# ^( A3 J1 U3 |. N5 T# v% q

PDJtfi2Z.jpg
5Zkj6h3P.jpg

# @' W ?8 g. ^4 ?3 n! J4 K0 w

 

S9 i* w$ B) K0 M1 ?

 

: a# H8 A1 O. [0 \

 

! H4 e: q% Q: C8 G


 

BBAury5s.jpg
r2ElkYTx.jpg
OSpwCyvS.jpg
jaGJYyiV.jpg
q4Lc8oN7.jpg
C2q8jKGO.jpg
TOFoXXpg.jpg
bFEoeu9d.jpg
lejHg4uF.jpg
发表于 2010-8-30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方说法,尤不可信

神柏下轿?日下旧闻考记载:皇帝在琉璃砖门前的神路右侧下轿,然后由砖门三个门洞的左门进去。

' \) L' |+ W( g U) j* w7 x

沙滩是太庙的沙土形成的?栽一棵树需要挖走多少沙土? 

0 \" Q, h6 T; u! l" M/ p. [

元代的通惠河,自海子东岸万宁桥下流出,经今日地安门东大街以北的“东不压桥胡同”和地安门东大街以南的“北河胡同”、“银闸胡同”,向南紧贴着元代皇城的东墙外,由文明门(明清时期的崇文门以北)西水关出城,再向东流往通州。“沙滩”就在“银闸胡同”北边。“沙滩”地名应该是通惠河的河道形成的还差不多。

9 k: u& {, X3 \: [

 

5 \8 E; \9 f7 W3 S8 B9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0-8-30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庙幽禁时?

幽禁谁呀?太庙成了监狱?所谓鹿柏,分明是遭殃了,人为锯掉病枝。一棵残柏,自身难保,还要“鹿鹤同春”?

$ t2 C6 F- R$ K' e6 K0 {. {

 

b: X: Y: h% k9 E" Q' H9 V4 @ M3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0-8-30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去的时候看了,2009年去的时候正在修缮之中,现在是整修一新了
发表于 2010-8-30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有拍有记,这才是真正的拍记!顶梁兄一下!

发表于 2010-8-30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资料详实 非常值得我学习!
发表于 2010-8-30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庙太幸运了。而那些散落在野外的田间文物得到的关注几乎为零,任凭风化雨打,盗贼破坏。我们这些热爱文保事业的同仁更应重视野外文物,唤醒政府社会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zhaohq

感谢您的关注,我觉得您分析的对,划红圈的部分应该就是牺牲所门口右侧凸出的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陆老师对几棵柏树说明牌的看法。别的树不敢说,70年代在文化宫美术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从所谓“鹿形柏”前经过,当时觉得只是个树桩子,也没人说它象鹿,而且很可能是解放后伐的。多年之后竟被无聊的人附会成“鹿形柏”,堂而皇之地竖起牌子,还言之凿凿,不知可笑还是可悲。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听雨漫步、革命后代、大漠孤狼、剑胆琴心的鼓励,在这里一并谢过,盼望下次拍记再见。
发表于 2010-8-30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好资料

发表于 2010-8-30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8:00 , Processed in 1.19922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