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水网,可以分为地上水和地下水,地上水主要有河流以及湖泊,有大小河流约百余条,均属海河流域;地下水有泉体和水井等。在这里,我们将把北京的河道湖泊大体分为天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两个部分,分别加以简要介绍。因为北京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我们的介绍将无法覆盖全部,故在此只将与北京皇家建筑密切相关的以及对城市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水体加以概述。由于文章主题的原因,所讲的水道沿革,下限一般是清朝晚期,至于近代以及建国以后的改造,这里就略去不谈了。 (一) 天然水体——北京五大水系 北京的五大河流串联了整个北京的水系,也是大多数发源于北京的水体的归属,此五水系均属海河流域,为: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 1.永定河水系 永定河原为黄河远古故道,上源有南北两支,北支是洋河,南支是桑干河。洋河有三个源头,分别是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东、西洋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南洋河发源于山西省阳高,三条河在河北怀安汇集后成洋河。洋河东流,在张家口南接纳清水河和洪塘河,经宣化盆地,与其他河流汇合,成为永定河。 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管涔山北麓桑干泉。自东北流,经大同盆地,汇入了浑河和御河,东流入河北,在怀来于洋河汇合。 洋河、桑干河、妫水汇集后,可以成为永定河,从上源至怀来,为永定河上游,地处山区高原,绝对高度高,相对高度低,加之经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永定河自古就有“小黄河”之称。中游自怀来至三家店,多山谷山峡,河道落差较大,水流急湍,两岸渗水性强,是北京泥石流的多发区。出三家店,进入平原,到河口是永定河的下游,此处河道落差突然减小,造成泥沙淤积,自卢沟桥以下形成地上河,常以“善决、善徙”著称,古有“浑河”、“浑水”、“卢沟水”、“无定河”之称,在北京市范围内,也曾经多次改道。 商代之前,喝水出西山后,经八宝山向西北方向流去,经今昆明湖再流入清河,走北运河一线入海。后约西周时期,永定河驻留从八宝山北摆到今紫竹院一带,经积水潭沿坝河一线及北运河方向入海。春秋至两汉之间,河水自积水潭又摆向南流,经后海、什刹海、三海方向流去,经龙潭湖一带、萧太后河和凉水河入北运河一线入海。自汉至隋,永定河已经移到了今北京城南,即由石景山再东折,经马家堡和南苑之间继续东南流,又经凉水河和北运河入海。唐代以后,卢沟桥下永定河分两支,东南支仍走马家堡南苑之间,南支沿凤河流动,后逐步西摆,后来南支成为主流。自康熙年间筑堤之后,康熙皇帝赐此河“永定河”之名,永定河的河道基本上也没有过大的变动。(以上河道改动主要参考尹钧科《历史上的永定河和北京》) 北京市可以说是永定河的恩赐,北京城就是在它的冲积扇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北京市后来的很多河流,也都是在永定河故道上发育而成的。但是因为地处西南,加之河水泛滥无常,所以自金元以后,定都北京的皇室很少将皇家建筑建设在永定河沿岸,所以我们在此只是对这条北京的“母亲河”略加说明,具体的就不详细介绍了。 2.大清河水系 大清河水系的北支——拒马河,也称“涞水”、“巨马水”、“巨马河”,金以后使有今名。此河发源于河北涞源涞山,向东北流,在涞山西北入北京房山,经房山西南部,出北京市后在河北涿县接纳大石河和小清河。 大石河和小清河是北拒马河源于北京市境内的较大支流。大石河发源于百花山的南麓,向东流至漫水河出山,折向南流入平原,沿途汇入马刨泉河、周口店河、夹括河,在河北省涿县入北拒马河。 小清河发源于丰台马鞍山东坡,在那流途中接纳了哑叭河和刺猬河,到河北省涿县入北拒马河。 张坊以上称拒马河上游。河水在中山、低山峡谷中流动,地处黄土高原的东缘,太行山山脉的东麓,土质松软,河床下切作用强烈,是拒马河流域泥沙的主要源地。上游又是暴雨中心,河床比降大,地表产水量较多。张坊以下属于中下游地区,河流流经太行山东侧洪冲积扇及华北大平原上,因河床变缓,泥沙大量沉积,有地上河形成。 拒马河可以说是北京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及北京最早的建成遗址——西周琉璃河燕国都城都位于拒马河流域。但是后来随着北京城址的变迁,大清河流域逐渐远离了城市中心,尤其是金代北京成为皇家都城之后,拒马河及其沿岸的皇家建筑并不多见,故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3.北运河水系 温榆河是北运河的上游,是源于北京境内的唯一河系。温榆河的上源汇集了昌平境内北山及西山的诸小水流。东沙河上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老君堂沟;北沙河,元代称“双塔河”,古代曾为漕运河道,上有虎峪沟、关沟、兴隆口沟、白羊沟、柏峪沟及高崖口沟;南沙河上有周家巷沟。三条沙河于沙河镇汇合后称温榆河,向东及东南流,先后接纳了蔺沟及清河,至通县称北关入小中河、通惠河和坝河。通县以南为北运河,继续向东流,纳入凉水河和凤河,在天津红桥入海河。 温榆河在沙河镇以上,汇集了发源于北山及西山的诸小河流,出山以后流经在山前的洪冲积扇上,河水渗漏于松散的砂砾石中,变成平谷,在地下水溢出带以下才成为常年有水的河流。北运河可以说是北京最重要的漕运通道和排水系统,具体的河道,将在下面的人工水系中加以介绍。 4.潮白河水系 潮白河自北向南贯穿北京的东部,它的上源是潮河和白河。潮河古称鲍丘水,发源于河北省丰宁草碾沟南山,向南流,在古北口附近流入密云,在桑园以西汇入安达木河,在高岭以南纳入清水河,向西南流,在阿槽村与白河汇合。 白河发源于河北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大马群山东南,经河北省下堡附近入北京延庆,沿途接纳了黑河、天河、菜食河、汤河、玻璃河河白马关河,在阿槽村与潮河汇合,以下称潮白河。汇合后的潮白河流经平原地区,在顺义境内汇入怀河、小东河、箭杆河,在通县大沙务以东出北京。 潮白河上游于密云境内,峡谷众多,水流湍急,河流下切作用为主;至下游河道平缓,地势开阔,于是出现了沙川和叉河,还有广阔的河漫滩,也是水患多发地。 5.蓟运河水系 蓟运河上源有两支,一为川河、一为泃河。泃河发源于河北兴隆县青灰岭,向南流经天津蓟县北部罗庄子,急转西流,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先后纳入错河和金鸡河,折向南,流出北京市,在河北省九江口附近与州河汇合,始称蓟运河。 蓟运河在北京市的流域面积非常小,而且此地旧时并不属于京城治地(平谷县于1958年划归北京市),所以此流域的皇家建筑也十分罕见,故此略述,不加以详细展开了。 (二)天然水体——其他重要河流 北京市除了这五大水系,还有很多河流没有纳入到这些水系当中,而且,这些河湖多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对皇家建筑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此简单作简单的介绍。 1. 凉水河 凉水河发源于卢沟桥乡的水头庄,向东南流经万泉寺,大红门、南苑、在通县张家湾汇入北运河。汇入凉水河的主要河道自北而南主要有莲花河、丰草河、马草河、旱河和小龙河。 2. 凤河 凤河发源于团河,清高宗曾在庚子年《团河行宫御制诗》中有“团河本是凤河源,疏浚淤旁筑馆轩。”之句。因其河形状似凤,故名“凤河”。其东南流经青云店、垡上、长子营、朱庄、采育、大皮营、凤河营入河北境内。沿途有旱河、岔河、官沟等小水汇入,境长二十余公里。 3. 凉水河与凤河流域的河塘与泡子 在凤河与凉水河的上游形成了很多坑塘和泡子,有地泉涌出,亦有永定河故道的遗迹湖。元代时始称“南海子”,清代有“七十二泉”、“五海”之称(见清高宗御制《海子行》)。汇入泡子的有一亩泉、凉水河、团河等。清后期逐渐枯萎。 4. 清河 此河以水清冽,故名,清代曾名“会清河”,从安河闸起东北流,经肖家河、朱房村、清河镇、河北村、立水桥、沈家村、沙子营后,入温榆河,长二十八公里。水源一为玉泉山泉水沿北长河入青龙闸在安河桥汇入,清河下游曾为供清河镇驻军军需的漕运河道。 5. 万泉河 此河源于海淀万泉庄,自南而北入清河,因汇“万泉”之水,所以得名“万泉河”。该河是清代畅春园和圆明园的主要供水河流。 6. 莲花河 位于广安门西,古称“洗马沟”。源于莲花池水。是古蓟城、辽南京城及金中都的供水河流,明代将其接入南护城河,纳入了通惠河水系。 古莲花池称“太湖”、“西湖”、“南河泊”,位于卢沟桥东北,是金中都的重要水源。《水经注》曾记此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折合现在一平方公里以上。不过元以后湖水逐渐缩小,至清末已经不足原有的二分之一了。 (三)北京古代人工水道概况 从北方的重要边镇到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自古就是水利建设的重点地区,因此,从古至今,北京留下的人工水道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只能择要介绍几条在历史上比较重要并且与皇家建筑有重要关系的,作个简单的叙述。 北京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魏国的守官刘靖于250年,在梁山(今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上建戾陵堰,又于这座拦水坝东建车厢渠,使永定河沿八宝山北部东注,于蓟城北导入高梁河。 到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又由樊晨扩建。重修了戾陵堰,“更制水门”,使车厢渠的流量加大。同时又在高梁河上游向东开了一条水道,过今和平里东入温榆河,再东注潞水(今潮白河),从而沟通了蓟城东西两大水系。 高梁河本为自然河流,但其也可以算北京历史上经过人工改造次数较多,规模较大的河流。关于原始高梁河的上源《水经注》记为“源出蓟城西北平地泉”(今紫竹院湖附近),在车厢渠修成后,便又有一“源出漯水”(《水经注》卷十三)。高梁东注,经蓟城北,下游分两支:一支转东南流,西距蓟城十里,下注漯水;(具体考证参加侯仁之《踪迹高梁河》北京日报1961年9月14日、10月19日)另一支东流至潞县,北注鲍丘水(今潮河)。金代人挖通了西北海淀地区的台地,引玉泉水注入紫竹院湖一带,扩大了高梁河的上源。元代建都北京以后,郭守敬开浚通惠河时,引白浮泉入瓮山泊,使高梁河水上溯至白浮泉,而其下游引入积水潭,转而入通惠河。元末明初,白浮泉日益干涸,只有西山之水济之。清朝乾隆年整理高梁河水系时,又将香山诸水引入其上源,并疏浚了玉泉山到昆明湖(即元、明瓮山泊,乾隆时改)一段,(即现在北长河一段)使其成为皇家游览西郊的御用水道。 辽以后高梁河名称多有变化,所指的河段也不同,大致的情况如下:自辽以前,这条源起现在紫竹院公园,注入现在积水潭一带的河流,都称作高梁河。金代挖通海淀台地,南开河道将西山诸水注入,此河名为“皂河”(《大清一统志》),也叫高良河(《金史》),名字一直是比较统一的。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渠入瓮山泊,使之于高梁河沟通,于是有了“通惠河”的名字。 所以说在元代,“通惠河”是由白浮村到汇入白河的这一段,“高梁河”是它的上游。但是元代也有人将“通惠河”与“高梁河”分为两河,如《析津志》中就有“(高梁河)入海子,下万宁闸,与通惠合流”之语,显然将海子作为了通惠河的起点。到了明代,高梁河的名字已经成为故名,而“玉河”指的便是这条水道。《明史》中有“又有玉河,源自玉泉山,流经大内,出都城东南,注大通河。”以及“东南有大通河,亦日通惠河,水自玉河出,绕都城东南,下流至高丽庄,入白河,即元运河也。” 此时玉河的起点在西山,止点在大内,是“通惠河”——也就是大通河的上源,而和通惠河没有水道上的重合。此说可以同时见于《长安客话》和《宛署杂记》。 到了清代,不但出现了“长河”一词,而且“玉河”的范围也扩大了,尤其在乾隆疏浚了西山诸水之后,名字用的比较混乱。在《光绪顺天府志》中,玉河的起止点和明代相同,在昆明湖流出后,“有长河之目”。也就是“长河”,指的其实就是现在“南长河”的水道(这在诸史籍中未见不同),而“玉河”,是南北长河之和,而在紫竹院到高梁桥的一段,叫作“高梁河”。《日下旧闻考》中也有“高梁河为玉河下游,玉泉诸水注焉,‘高梁’,其旧名也。自高梁桥以上,亦谓之长河。”。 另外,高宗的御制诗、《宸垣识略》等史料中也是此种说法。但是同样在《大清一统制》中,“(高梁河)今为玉河上流”,这里“高梁河”“自昌平沙涧东南流”,“入都城积水潭”,它既然是“玉河”上游,那么所以这里的“玉河”指的就应该是“通惠河”了。也就是说“玉河”这个词在清代的史籍中,有的指的是从玉泉山到积水潭的这一段,有的就是“通惠河”了。 辽代将北京定为“南京”以后,北京的水利工程打开了新的一页。因为此时对宋战事连连,东北海上运来的粮草经北运河至通州后,需快速运入南京。于是辽圣宗时在萧太后的命令下,将通州至旧蓟城的一段旧河道加宽,然后与城墙壕相连,形成了萧太后运粮河。 金定都中都以后,依然依莲花河水系而建,但此时萧太后运粮河日益枯竭,已经很难满足中都的物资供给,于是金世宗就下令开凿金口河,引永定河水以济漕运。 金口河西接永定河东岸,利用高梁河的西段故道东行,至八宝山入车厢渠,到西郊半壁店附近转西南,入中都北护城河,后出东郊,与萧太后河相连。但此河因引永定河之水,水灾成患,河道常年淤积,于是在金后期就废置不用了。当时还在金口河下游开凿了闸河,它便是通惠河的前身。 同时,金政府还开设河槽,(又名“西沟”、“大明壕”)引积水潭(当时叫作“白莲潭”)水以济闸河漕运。此河明清时期成为北京内城西部的泄洪通道。北起西直门内横桥,南接北京内城南护城河。清前期所绘的北京地图,尚可见由西直门内斜向东北,与积水潭连通的一段河道。 元朝建立大度以后,激增的人口增加了的城市用水的要求。于是建国初年,政府曾重开金口河,引永定河水入大都。但是后来同样因为永定河泛滥无定,此工程完成三十年后被迫废止,不得不另寻水源。于是郭守敬四处勘测,将北京用水向高梁河水系做了战略性转移,开通了通惠河。 通惠河,源出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此河“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后来“于三十年之秋,赐名曰通惠”。(《元史·河渠志》) 明代时城内段因城墙所阻,不能通航,城外大通桥至通州一段仍在使有(当时称“大通河”)。直至清末,因铁路兴起和实行漕折银政策,该河的漕运功能逐渐消失。 通惠河的上源主要为白浮瓮山河,该河河起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转,下汇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泉、玉泉诸水,毕于瓮山泊。元末明初,白浮瓮山河废而未治,通惠河丧失上源,永乐五年曾经重修此河,因不彻底而未成。 通惠河上一个重要的水库性湖泊就是瓮山泊——也就是后来的昆明湖。此湖位于现在的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初为自然湖泊,水源于玉泉诸水,古称“七里泊”、“大泊湖”、“西湖”。金、元、明之时,湖如半月,西北岸呈半圆,以青龙桥,功德寺为界;东北岸为西堤,位于瓮山西至南湖岛一线。元至元二十九年,郭守敬引白浮渠入之,加以疏浚,后浮白渠断流,湖面缩小。清乾隆十四年,将湖向东、南两面拓展,东移至今知春桥以东,西仿杭州西湖建西堤,上建六桥,使东西湖水相通。南由南湖岛推至今秀漪桥,余一孤岛以十七孔桥连于东岸。扩建后“廓于深两倍于旧”。十六年又铺总长七公里的引水槽,引香山诸水汇入。 除了通惠河外,元代为了保持宫廷用水的清洁,特开金水河特供皇家用水。金水河将玉泉之水单独引入大都。《元史·河渠志》载“金水河其源出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之南水关入京城,故得金水河名。”至元十五年十二月下令“禁玉泉樵采鱼弋”、“金水河濯手有禁”。此水载与其他和流交汇时有跨河槽。元末明初时下游淤塞,上游并入南长河,称金河。 元代在凿挖通惠河前,还曾经开掘过坝河漕运水道,因河中筑了七道拦水坝,故又称“阜通七坝”。坝河利用了高梁河一条故道之水作为上源,西起光熙门,往东经今太阳宫、酒仙桥、东坝、楼梓庄等地,在沙窝村南入温榆河。 明代对城外水系的改造不大,但是对护城河及城内水系做了一番改动。首先,1368年徐达占领大都城后,以其北部难防为由,将大都城城垣南推5里。因此,原有的北护城河被废,而于新城墙北另掘一河。而其又将皇城南墙南推两里,在今前门外东,沿西河沿一带重开护城河。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备修外城,而工料不足草草收工,北京城的南护城河又开凿到了外七门一带。 此外,明迁都北京、建设紫禁城以后,又开挖南海,并将六海之水凿通,又将太液池水与紫禁城筒子河水连成一体,同时将外金水河水泄入皇城南护城河,联通了南北水道。 同时,因为城址南移,将原通惠河东不压桥到东长安街一段全包入皇城之中,所以由通州开来的船只便无法进城,只能停在东护城河上。 明初浮白渠干涸,高梁河上流水源匮乏,于是明政府又重新疏浚了西山入瓮山泊的水道,通西山、玉泉诸水以济高梁。同时,由于明代水利工程修缮不利,经常会出现暴雨时城内河沟暴雨泛滥的场面,所以明政府又挖掘了大量的排水沟、减水河,以保证城内的水质、水量。 清代对北京的水道改造不大,主要是治理了长年泛滥的永定河,以及疏浚了西山水源,修整西郊园林,这点在昆明湖处已经叙述过了,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1 H, F- \& q% x4 a" h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4 21:47: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