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元文并摄 “齐白石当木匠时的刻刀,徐悲鸿的油画刀,傅作义的短剑,李少春的匕首……都是我们衡家做的。”44岁的衡起通乐呵呵地显摆。他是京城百年老字号“宝刀衡”的第八代传人。 中国有南剑北刀之说,南剑指“龙泉剑”,北刀指“宝刀衡”。衡家祖辈在清朝曾是民间制刀高手,康熙年间进宫做腰刀,所以衡家的刀又称官刀,从不在市面上买卖。 1903年,北京的东安市场刚开市,衡家就开了“宝刀衡”铺子。100多年过去了,眼下,在新东安市场的“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仍有它一个门脸。 衡家在制刀剑上有自己的绝活,刀头、剑头都用油淬火,韧性好,硬而不脆,软剑可以围腰。好刀剑都需经过9个月的锻造才能出炉,刀鞘用料多为红木、景泰蓝、木雕,做工精湛。 衡起通生不逢时,4岁时赶上“文革”,家被抄了,人被轰到农村。高中毕业后,他到一家刀剑厂学徒,无非做些水果刀、铅笔刀,觉得特没劲,就四处求学。 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学过摄影,在中央美院学过油画,在首都经贸大学学过企业管理,甚至还在中医药大学学过中医。父亲说:“也不知道你要干嘛,就一个杂家。”他则沾沾自喜:“刀剑制作技艺是综合的,涉及多学科,木材、钢材、铜材、玉件、雕漆,什么都得知道。” 30岁那年,衡起通当上了“宝刀衡”的掌门人,管起了东安市场的店,还在河北三河建了厂。开始他没意识到责任重大,做起来才发现,肩上的担子特别沉。“祖上不过给了你3个字,你得有能耐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衡起通与父亲——工艺美术大师衡连江,既是父子关系,又是师徒、师生关系。父亲对他要求极严,“开始学做刀剑时,稍一走神他就踹我,现在我到工厂忘了穿工作服,他能张嘴骂大街。” 有一次,衡起通新买了个手机,拿到作坊去,在父亲面前炫耀了一番。父亲二话没说,拿过手机就扔到炉子里,衡起通顿时傻了。事后他才知道,这破了家里的规矩,手机的干扰,可能让一把宝剑的制作前功尽弃。 做刀剑是个苦差事,一把普通的刀,得用50斤钢坯锻造,做成后只有1斤半重。衡起通胳膊和手上疤痕累累,都是干活伤的。这活还特脏,虽然他戴着口罩,鼻孔里塞上棉花,但取出的棉花都是黑黑的。 “不是吹的,目前我的手艺绝对可以跟我父亲持平。”衡起通面有得色地说。他曾用3年零9个月,制作出一把高1.30米、重8斤4两的华夏宝剑,光那红木雕刻的剑鞘,就精工细雕了一年。此剑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时,专家称其为精品。他携剑到英国展出时,有人出高价买,他拒绝了,因为“以后一定得捐给祖国”。 他不想像长辈那样只满足于闷头做刀剑,10多年前就琢磨着,出国折腾一摊儿打开市场。他去了美国,边学习边寻找机会。为生存,他在纽约地铁里画像,在餐馆做中餐,在仓库当搬运工……最终,一个华人的基金会同意投资,让他在美国注册“宝刀衡”,还给他买了房。 他乐坏了,赶紧给家里打电话,让父亲去美国。“如果‘宝刀衡’到了美国,那不就等于给自己找个洋妈嘛。”父亲这一句话,把他移民美国的念头闷回去了。 但他继续在多国游走,“宝刀衡”的刀剑订单源源不断,约旦公主、法中友协会长、日本太极会主席、美国华人商会会长和多个外国武馆,用的都是老衡家的刀剑。 “宝刀衡”的技艺代代相传,全凭口传心授。“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家的刀头和剑头全部用油淬火立蘸,而非用水,可是却没有人能学会。”衡起通说。衡家的祖训上写着:“有外人不做活。”他至今恪守这规矩。 为让“宝刀衡”后继有人,儿子打小就被他带着逛各种庙会,学北京的传统文化和“老礼”,还学着做刀剑。如今,儿子在职高学的是国际商务。他指望儿子学成后,不仅传承衡家的刀剑绝活,还能从事国际文化交流。 10月底,衡起通组织了90多位做面人、脸谱、剪纸、空竹、根雕等民间艺人,浩浩荡荡地飞到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宣传节,回来后再带他们去加拿大。多年来,他一直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他曾在美国给哈佛学生讲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中国书法,在韩国讲老北京风土人情…… “人说一心不可二用,哈哈,我却一心八用。”衡起通还有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把国外的民间艺人请到中国来。“文化是互动的,我不需要等国家政策和钱,靠我们民间的力量,同样可以促进国际文化的传播。”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元文并摄
- N5 `1 J; m' u0 Q[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 1:50: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