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1|回复: 26

[中国大陆] 无锡城中旧河[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10-30 14: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锡城中旧河2021-09-14 10:32·梁溪河畔
) f, J/ u' z6 i" l* J
无锡旧城原有弓河、弦河、箭河等河。这是以河的形状似弓、弦、箭比之。无锡旧城呈龟背状,南北向的城中直河穿城而过,将城划分为东西两半,弓河沿东城而行,两头通城中直河,从弓河分出东西向的9条支流,称箭河。 
弓河,又称东里城河。元《无锡志》称:“弓河,本旧县之罗城濠也,岁久无可验,但称东河,故老相传云。弓河自闸口湾由东门而南出渡僧桥,通运河,河如弓之背,故号弓河,以运河比之弓弦也。”据《越绝书》等记载,罗城应在城中直河之西,至北宋渐废罗城后,弓河可能成为外城濠,非罗城濠。闸口湾即莲蓉闸口。唐末杨行密将城东南拓建,弓河形状也随之外拓。1954年填没, 成解放路一部分。 
城中直河,即弦河,古称邗沟。古邗沟即古运河。南宋咸淳《毗陵志》称此为运河。在记载桥梁时,“大市桥,跨运河”,等等。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城中直河,自北水关入,直行出南水关,亦名弦河,以有弓河、箭河而名之,故运河道也”。宋单锷《吴中水利书》已有“无锡县城内运河”之称。汉建县城依河而建。大运河开凿时,城中直河即为城内运河,从北水关入,出南水关。该河既可供城内居民用水,又可作航运之用。清康熙《无锡县志》记载:“唐鹤征《河渠说》锡城久圯,漕艘贯县而行。后因倭警长冉,运道乃绕城而东出,是改从东路在嘉靖甲寅后也。”说明在明嘉靖前通漕运,嘉靖时,知县王其勤筑城抗倭,封闭南水关,舟船改道到东城河羊腰湾航行。清以后,因河道狭窄,仅作供水之用,原宽10余丈,至解放时,仅宽八九米。
元《无锡志》记载:“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别脉。曰斥渎,在北仓泥桥西堍。曰胡桥河,在州治后。曰州桥河,在州治前。曰营河,在州东,与州桥河、胡桥河并通。由胡桥河东出运河,曰水獭河,在大市桥南。曰束带河,河上即宋尤端明之故宅,河绕其居,故以束带名。自斥渎而下,皆引西溪水东入运河。曰仓前新河,元大德间凿,水通漕运。曰弓河,曰九箭河,皆县之古河,运河旧通焉,今多堙塞,二河并疏……自仓前新河而下,皆在运河东”。
1929年,薛明剑编《无锡指南》记载城中直河及其分支,为:“城河……其分流而西者,第一支出留郎桥西行,循城而南,为留郎河;第二支出泰定桥,西合留郎河为斥渎;第三支出胡桥,东行为胡桥河,经驻总桥分二道,一南行为营河,转西经老县前为玉带河。一由驻总桥绕老县前后阜民台,合留郎河南行,折而东归与玉带河合,今塞;第四支出水獭桥西行,为水獭河,经城隍庙前抵西溪,过迎溪桥,与前西溪合为荷花荡,转而南入玉带河;第五支出虹桥西行,为束带河,经学宫前过将军堰桥,纳荷花荡水,去西水关,其分流而东者,一出打铁桥,东行为沙盆潭,循城而南,过便民桥,是为弓河。一出盛巷桥,经县前转北,绕锦树里会於沙盆潭入弓河,是为仓前新河。别有箭河九道。其次第自南而北。” 上述旧河在解放后逐渐全部填塞。
1958年,惠山开凿映山湖,将开挖之土填没城中直河。稍后,河上自南向北的致和桥、南市桥、和平桥、欢喜桥、凤光桥、大市桥、中市桥、新市桥、仓桥、迎祥桥等10座桥梁被拆除,辟为中山二路。

中山河附近旧影


4 Y+ d9 F) Q4 W
  箭河,早已有之。元《无锡志》记载:“故老云,无锡有九龙峰,下有九涧,城中有九箭河,应之。谚云:九箭通,出三公。”即9条箭河通了,无锡地方一定要出3个大人物,所以历任地方官,无论如何不准条条开通。
一箭河,在南门内大井头花园弄以东,大井头花园弄旧称边巷,元代已涸塞,清代康熙县志已无标记。
二箭河,在置煤浜(元称庄巷,清称朱卖煤浜),清代仅通10余丈,解放前填塞。
三箭河,在槐树巷(元代名染泾,后名冉泾河,以冉泾桥命名)。明正德、嘉靖年间,无锡人邵宝准备重新开通此河道未成。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冬季,知县许令典浚冉泾河,邑人龙时纯(一说为尤盛明)负责,花两年多时间,将河道开通,称“新开河”。同时,在河的西段建一座石桥。当时东林党领袖高攀龙为此桥题名承贤桥,意即继承先贤邵宝之志,并写了一篇《承贤桥记》,连顾宪成、刘元珍及县知事许令典的文章,一起刻石立碑于桥南。至清代尚可通,1954 年填塞,辟为新开河路,现有新开河小学。1960 年初,二下塘扩建为中山路,填河拆桥。

无锡城中河道旧影


. |) M9 a% z% i  M; G& I* W) `
四箭河,在留芳声巷(亦称刘芳声巷、集贤坊巷、杨家巷),稍可停舟,1954年填塞,为留芳声巷。
五箭河,在东河头巷( 旧名董家巷、茹家巷,又名东河浜),元代已只是一大沟,1956~1957年填塞。

解放前无锡城中河道


; |! {4 O7 [- e' o! n
2 M% N3 u. _" v' t* ?9 y
六箭河,东通东水关,西出弦河通西水关,明代丈量长330丈(1070米),宽2.7丈(9.315米),为各箭河中最长,是横贯城中区的主要河流。光绪时,北有善智尼寺,故又名师姑河。民国时,以新生河为界,东曰小河上,西曰大河上。唐代,跨六箭河先后建凤光桥、斜桥。至解放初尚通。1954~1955年填河拆桥,筑崇宁路。
七箭河,在福田巷田基浜。河上有将军桥、神仙桥(又名承先桥),据说曾经有过一座蛤蟆桥。 元代只是一条长约三四

旧时无锡河道纵横


- y/ r) N6 G  C1 O( v# O5 O' C1 M" p
十丈的沟。1957年填塞筑路。
八箭河,自东门桥北而入,西接观前街,民国时以石驳岸,俗称驳岸上。元代尚可通小舟,清代已涸塞,河上有克堡桥、环秀桥、青石桥、护德桥、营桥。1958年填河拆桥,连同河道南侧的熙春街、营桥巷、观前街成人民中路的一部分。
九箭河,在盛巷东,映山河以南。元代仅存一二丈河口,清初已湮没。
仓前新河,又名亿丰仓河。现崇安区政府所在地在元代曾是一个大粮仓,称亿丰仓。元代《无锡志·艺文》“亿丰仓记”记载:“常(常州)之为郡沃壤多,而税石伙,于是置仓无锡州,以便海漕,合是州及义(宜)兴、溧阳之粮凡为石四十七万八百五十有奇,悉以此输纳焉。”常州府专派官员负责此仓。为通漕运,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 在亿丰仓前开凿河通城中直河,称仓前河(清称仓前新河)。到清代,亿丰仓废,原址为驻无锡守备营守备署。雍正二年(1724),无锡县析置金匮县,雍正五年,将这里改建为金匮县署,守备营署迁到八箭河上。因有别于西门内的老县前,将这里称新县前。门前河已填塞,县衙前成为一片场地,人们俗呼“县场”。辛亥革命时,在金匮县衙旧址建立锡金军政分府。1912年5月1日,改为无锡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1949~1953年为无锡市人民政府驻地,1953~1955 年为无锡市劳动局所在地,1955~1958年为市兵役局所在地。自1958年8月后,又变为崇安区政府驻地。

! X; X: @; C8 B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0 14: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董老现在居住的完全就是俩地儿!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1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14:33
/ q% q, _# F% w这跟董老现在居住的完全就是俩地儿!
* e/ K4 T2 j/ @- d
时代进步
发表于 2021-10-30 1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里的这些地名、景致,在无锡恐怕也只有个别老人知道一些了。文章最后提到的老的市政府,如今是梁溪区政府所在地。1 p' u6 u  Y! b
IMG_20211030_164033.jpg
. ?. L  S* h% k8 v( U" E7 f
2 C" A2 t- U: e6 q IMG_20211030_164015.jpg
( B) C- f: c1 F# q* {- M! r
发表于 2021-10-30 1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0-30 17:03" Q7 ?* v5 b3 c
时代进步
# Z5 g5 j7 g/ R6 R8 d, R
毁桥填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1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0-30 19:02
8 y, y( k, y% W, f5 Z9 T文里的这些地名、景致,在无锡恐怕也只有个别老人知道一些了。文章最后提到的老的市政府,如今是梁溪区政 ...
0 p0 R! F4 \  {$ v' n$ ^, n6 A
遗存!
发表于 2021-10-30 2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14:33
" A/ q" F, Q% s' t这跟董老现在居住的完全就是俩地儿!

1 h# E& ?  n2 s- { 别说我了,无锡人(包括老年人)基本都不知道这些事了。老的景致只能在资料里找了,现实中荡然无存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2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19:36# F. k! Y9 r, Y  X2 V* s7 T
毁桥填河
# ^& `1 y# Q( o. ~0 h
盖高楼!
发表于 2021-10-30 20: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0-30 19:58
. k- ^5 O" P! }5 G遗存!
  c( K( `$ I: d6 ?0 |, D, Y
  硕果仅存的也都是经过翻建的,早不是原生态喽。
发表于 2021-10-30 2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0-30 20:07
8 u1 k3 `# ~% o2 i0 q' D7 x别说我了,无锡人(包括老年人)基本都不知道这些事了。老的景致只能在资料里找了,现实中荡然无存了!
" p, e' U* S" b7 B6 e
几十年前的北京不也就咱们在这儿嚰叨嚰叨,新北京人哪有这份闲心!
发表于 2021-10-30 2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0-30 20:10
8 q7 }1 E' P) G. B盖高楼!
+ i2 R! O  p; O1 T6 ~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2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0-30 20:19. a1 V0 z+ H3 I" s' J. ^  Q0 o- v
硕果仅存的也都是经过翻建的,早不是原生态喽。

& q7 B" ?3 _- r" v! Z哎!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2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20:23( y- Z0 k$ s- I$ |" D& j, {  H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A6 L: a7 X$ w0 |8 ?豆腐渣?
发表于 2021-10-30 2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0-30 20:28" H2 N9 ?8 {" q. R, b% i2 y
豆腐渣?
' M% k6 B: G! ~* m' G* `: S' S
不是。这句取自《桃花扇》的台词。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2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20:36
1 K0 i+ }0 D, L( J6 L. X不是。这句取自《桃花扇》的台词。
4 r5 U5 _4 B9 B1 ~  _
发表于 2021-10-30 2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5 r9 h8 b3 ~. \1 k- B: {0 t+ \, q+ j繁华热闹如过眼云烟,暴发户急躁速成心态催生的只能是“处理品”。
发表于 2021-10-30 20: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20:20% ]0 A+ Z5 Y" y8 B6 e9 f- P
几十年前的北京不也就咱们在这儿嚰叨嚰叨,新北京人哪有这份闲心!
/ V: X7 G& K. B
对啊,一座我们熟悉的北京城,眼瞅着一步步变成这样了。老人们捶胸顿足,后人们没什么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0 20: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0-30 20:48. `0 |* J6 }  ^" h& ~8 u
繁华热闹如过眼云烟,暴发户急躁速成心态催生的只能是“处理品”。
/ [, e1 f1 }, Z. c7 r$ X  u
没错!
发表于 2021-10-30 2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0-30 20:54
3 Q' i0 N1 ]8 A# W对啊,一座我们熟悉的北京城,眼瞅着一步步变成这样了。老人们捶胸顿足,后人们没什么感觉。

; u) E- M5 r( ]3 C$ |+ O望洋(玻璃钢筋混凝土)兴叹!
发表于 2021-10-30 2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1-10-30 20:55* b+ w9 ^, ~1 |( v5 p. s8 H6 W) d
没错!

: j) M/ p" ]3 ]7 l4 S0 k, T3 e4 ~
发表于 2021-10-30 2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jpg.gif
发表于 2021-10-30 2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0-31 0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瞬间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1 0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8 q3 Q. ~, X" a" \" b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1 09: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N4 y3 u1 `- e1 j$ R5 i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1 0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21-10-31 09:11
5 ?2 _3 |. R' ]" l8 t历史的瞬间

* G* u& z/ C  z. o: ^说没就没!
发表于 2021-11-1 0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4 @5 ]& @# l. q, Q" w. d: d2 N 盖碗.jpg.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13:40 , Processed in 1.31529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