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山深处 于 2021-6-3 16:50 编辑 1 h. V6 t) o }5 T: f. @. ]6 z( W
* t6 Y: d2 |& {* I- s& \卢沟晓月(清·张若澄绘):+ f5 A0 d5 }, p8 e. P/ c" Q$ e1 w
; j$ N" d. J: t3 H) c- v* k
4 T2 v' |/ ~4 z) b% x! B3 j4 t卢沟晓月碑:
8 e# [% P; s L1 X8 B9 M
& v1 ~) Z m9 S i& d/ R: {& ~
! P7 d# R* P9 H* B! C: S b
【元】陈孚《卢沟晓月》诗: 长桥弯弯眠海鲸,河水不溅冰峥嵘。 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横。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鬣湿。 忽惊沙际金影摇,白鸥飞下黄芦立。 《观光集》 2 y# C' k5 }. X, G
【明】赵宽题《卢沟晓月图》诗: 银河半落长庚明,城高万户皆鸡声。 长桥卧波鳌背耸,上有车马萧萧行。 苍烟淡接平芜迥,沙际朦胧见人影。 举头一望天宇高,残月苍苍在西岭。 《半江集》
6 U. r, F" z( B/ [! k5 D) G& ^+ m
【明】杨荣《卢沟晓月》诗: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石桥马迹霜初滑,茅屋鸡鸣夜欲阑。 北上已看京阙近,五云深处是金銮。 《燕山八景图诗》 0 \% Y; w' A$ L0 N2 U8 m2 T1 s8 {
【明】金幼孜《卢沟晓月》诗: 卢沟杳杳出桑干,月照河流下石滩。 茅店鸡声斜汉曙,江沙雁叫早霜寒。 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 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曽题柱倚阑干。 (同上)
6 f4 a1 T3 U& V; i+ d$ U& E5 D
《集咏燕地八景全图》中:(未知作者,时间应为明代或之前) 卢沟晓月 长桥危耸控居庸,晓月芦花淡影重。 环水石栏辉玉兔,横空桂魄耀青龙。 一川明灭鱼家火,飞岸微茫云树容。 多少早行名利客,寒光照鬓叹萍踪。 ) {; y) _5 t9 S" D
燕京八景题咏(未知作者): 卢沟晓月 南襟涿鹿北居庸,王车驱驰曾过从。 一弯澄波星影没,百丈虹桥月色慵。 玉栏拍遍数隐狮,霜钟韵断恐惊龙。 紫气东来佛西去,谁为红尘醒愚蒙? 4 z9 j5 j* Q+ _& u
【清】乾隆皇帝御制《燕山八景》诗: 卢沟晓月 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 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 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 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 《乐善堂全集》 . ~ }3 z0 Q5 I( Q6 T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制《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卢沟晓月 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黒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余步。由陆程入京师者必取道于此。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 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易州建泰陵,来往必由之道。)
0 p/ [# d0 ]& e
【清】和亲王弘昼(乾隆皇帝之弟)作《燕山八景》: 卢沟晓月 晨钟初动晓苍苍,月照芦沟白似霜。 车马纵横连倒影,星河踈淡黯清光。 往来人迹长桥上,断续鸡鸣曲岸傍。 指顾帝城佳气绕,千村灯色已辉煌。 《皇清文颖》
+ B7 U4 _+ y" E5 Z' w. n
【清】嘉庆皇帝作《燕山八景》(1798年): 卢沟晓月 直省朝京遵大路,城标拱极据卢沟。 石桥霜迹钟音彻,茅店鸡声月影流。 晓雾迷离现林角,曙霞照耀绚峰头。
6 X8 @/ Q) m$ Y. B迩暇瞻觐欣同轨,久沐皇恩浃九州。 / k8 S2 X c9 n1 `
1 ~% k1 g' J5 S4 W
" J' L9 O1 x2 D( P: f) f
5 J5 f" k0 v% E5 D1 Q5 Z/ M" R+ F% f* S) w6 K# R$ N) e. [# l
# ~6 o% X" s7 w ~. `8 T3 O
|